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的现实困境与应用模式分析
2017-03-29杨艳红
杨艳红
(赤峰学院 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的现实困境与应用模式分析
杨艳红
(赤峰学院 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在新形势下,我国已经迈向大数据时代,除了对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一定变化,还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高校图书馆不断向前发展.而在大数据不断兴起和发展的背景下,对高校图书馆进行建设发展时,其主要是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高校发展中,图书馆属于重要部门之一,在各学科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促使图书馆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取得显著进步.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的现实困境与应用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困境;应用模式
伴随世界逐渐数字化,促使大数据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人们生活.而在各行业领域内,对于数字痕迹(或数据)将其称为大数据,同时受到人们的广泛运用,从而为生活生产带来一定效益、便利.例如:学校开展多媒体课程、数据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此背景下,我国许多高校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均应正确掌握大数据的具体研究动向,对大数据采取理性态度,以保证大数据更好应用于图书馆各项服务.
1 对大数据进行分析
大数据是指:其资源规模相对较大,无法利用现有软件工具对其进行提取管理、处理,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信息整理等工作,以便于企业更好进行经营决策等相关工作.而大数据环境下,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信息服务方面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对用户的网站浏览和借阅情况等数据给予全面分析,进而向读者、用户提供优质和智能化服务.
通过对于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数据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是将海量资源进行结合,属于非结构化数据信息.而大数据更是和云计算、数据挖掘和分析等密切相关,加之涉及资源规模较大,无法通过软件工具对其进行整理,使其可以向企业提供更多有效资讯.由于大数据无法对其进行尺度衡量,同时难以进行存储和分析等,因此,大数据存在较强的时代性,可以更好实现传统数据的来源和思维转变.正是因为大数据可以存储海量数据,并对数据的挖掘与处理,属于社交网络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延伸,所以,大数据具备较强的数据管理能力,有助于人们从众多数据中获取有利价值和信息.
2 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造成的影响
在我国数字图书馆不断发展下,促使高校图书馆实现了数字化的发展目标,其中文献资源更是得到有效拓展.就当前情况来讲,信息资源结构相对比较完整,而内容更是在丰富、充足的前提下,实现自身鲜明特性的全面发挥.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高校图书馆取得显著进步,并形成一定非结构化数据,例如:图书馆和读者间,读者相关个人信息,或者读者间数据和信息的交换等,在构成图书馆大数据的同时,还属于基础组成部分,为更好提供图书馆服务奠定资源基础.
和传统数据相比较,大数据主要是以半自动化、自动化得以形成,将云计算作为重要依据,以实现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分析等相关操作,从而为更好实现高效图书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到来,使高校图书馆能全面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并对数据资源实施有机整理、分析,以达到改善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目的,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3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的现实困境
3.1 数据收集
在对大数据进行应用时,数据收集作为应用起点,认真做好数据整合、存储,能为大数据的应用奠定基础.现阶段,因为经常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致使企业数据库开发力度逐渐减缓,频繁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最终影响数据收集的完整性,例如: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通常情况下,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完成付费之后,才能获取检索、文献的下载权限,但却很难对数据库进行详细研究,其原因为数据库关联程度的不同,使其存储方式、数据格式存在较大差异,若是选择简单方式将其进行堆砌,尽管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仍然无法实现图书馆的大数据整合.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作为服务重要前提,其同时也是大数据的应用关键,由于大数据具有信息量大、种类复杂等特点,因此,数据分析与挖掘显得极其重要.在传统数据挖掘中,很难满足深度分析和半结构化等分析需求,则需要借助计算设备、软件平台得以实现,以达到提升处理速度的目的.
3.3 知识展现与知识服务
在高校图书馆中,对于大数据的应用,需要将知识展现与知识服务作为应用宗旨,以保证知识发现过程可以帮助用户更好掌握,从而对知识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基于数据开发、知识的共享,为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则应以用户需求为前提,利用知识搜索以及分析等形式,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知识服务,以实现知识创新的目的.但是,在对其进行相关研究时,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缺少理论分析、技术支持等.
3.4 计算设备与资金投入
大数据时代下,为了保证图书馆可以长远发展,则应对目前计算设备、资金投入情况进行及时解决,其原因为:在高校图书馆内,伴随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促使数据存储、计算规模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大硬件设备、软件设施至关重要.然而,多数高校每年经费相关比较有限,需要不断寻找其他解决方法,以保证此现象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4 对高校图书馆大数据的应用模式进行创新
就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而言,对于大数据的应用、知识服务现状、资金投入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不足,若为更好解决以上现实困境,需要对传统数据分析进行不断创新,通过建立元数据或用户行为模型等,才能及时处理以上问题,为大数据的应用奠定基础.
4.1 优化数据资源的共享
基于社会层面,图书馆资源共享、大数据应用关注度逐渐提升,促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进而实现了数据资源的联合建设目标,以便于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由于数据资源的共享比较符合大数据特点,因此,进行图书馆的结合时,应将数据资源的共享作为重点,并对安全策略、建设策略以及运行策略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同时围绕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科学构建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对于馆员来讲,为了更好执行数据资源共享,应该对资源联盟选择以及特色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创新的目的,利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完成数字资源传输、共享等操作,从而实现优化数据资源的共享.
4.2 学科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创新
就读者而言,虽然当前高校图书馆可以实现读者的个人需求,但是,因为缺少非结构化的数据,导致图书馆普遍缺乏个性化的服务理念,而读者需求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问题,更是不利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发挥自身价值.而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对数据收集方式进行有效完善,以便于更好制定学科服务、个性化服务模式.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的学科服务面临阻碍,即研究对象的虚拟化特点,使科研需求过于知识化,最终造成科研交流、数据共享存在不利影响,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建立学科服务体系,以此实现研究型、知识型图书馆服务体系,使图书馆可以更好适应大数据技术要求,从而提供优质的服务.
部分学者以学习分析的技术手段,对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效图书馆服务优化思路进行具体研究,借助用户数据的收集,以实现相关技术的高效运用,从而对读者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具体调查,按照用户学习需求,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进而发挥学科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价值.
4.3 改变传统管理思维方式
大数据不仅属于一项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新型思维.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实现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的转变,通过对惯性思维的颠覆,向人类认知进行全新挑战.基于此,许多专家学者对大数据的思维进行总结时,发现其具有开放性、规律性和关联性等特点,而在图书馆方面带来的影响为:大数据前提下,对图书馆的管理思维进行创新,换而言之,从资源管理转变为数据管理,使其管理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对此,馆员需要具备大数据思维,实现传统管理思维的优化,以便于更好理解、掌握大数据相关知识,为达到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模式创新奠定基础.
4.4 对资源建设进行创新
当我国迈入大数据时代后,高校图书馆出现的不同程度转变,如资源采购和数字资源等.在此过程中,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其目的为:向读者营造良好技术环境,而图书数据采购则是成为图书馆资源发展新模式.与此同时,大数据在图书馆资源模式方面带来的转变,还表现为:图书馆的建设从原有数字资源演变为大数据背景下数据获取.按照相关研究显示:将大数据运用于高校图书馆,有助于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型整合式、分布式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对馆藏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为摆脱当前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困提供依据.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下,促使我国读者阅读习惯、阅读方式发生较大变化,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教学力量,需要严格按照大数据相关原则,例如:将读者需求作为重点,对服务方式进行合理转换,坚持主动服务的原则,并在服务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将先进数字技术合理应用其中,以保证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从而向读者获取更多便利.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在高校图书馆中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服务模式的转变,进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
〔1〕何胜,熊太纯,周冰,等.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服务现实困境与应用模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2):50-55.
〔2〕李嘉璐.大数据环境下行业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情报服务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4):44-47.
〔3〕李艳,吕鹏,李珑.基于大数据挖掘与决策分析体系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2):60-68.
〔4〕宗云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6(18):128-128.
〔5〕李微.浅析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发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1):131-132.
〔6〕陆建玉,周菊芝,阮焕立,等.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 (10):102-104.
G253
A
1673-260X(2017)08-0165-02
2017-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