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以C学院为例
2017-03-29张艳
张 艳
(巢湖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探析
——以C学院为例
张 艳
(巢湖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8000)
大学时期是个人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层次及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满意度与成就感埋下伏笔.高校应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为学生成才发展服务的终极目的.此文以C学院为例,概括了生涯规划课程现状,对提升教学质量做了进一步探析,为该门程的改革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教材;教学法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个人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而系统的工程,关系工作的稳定性与成就感的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但是在课程开发、内容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1 C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概述
1.1 教学团队力量薄弱
首先,教学团队师资是由辅导员和就业工作人员及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组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资配备不足,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单一.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专业出身老师屈指可数,导致课程教学质量不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师资力量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2 教材选择缺乏针对性和应用性
2012年以来,C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曾经使用的学生教材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及《新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第一本书包含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决策和行动,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等多个单元,基本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过程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与技巧.每一单元内容设置,包括章节要点,困惑与迷茫,理论与讲解,实践与应用,思考与解答,课后作业,相关资源等.该教材较系统,实用,被广泛普遍的使用.任何不根据实际情况的拿来主义的照搬照抄都缺乏实用性.非本土化的教学内容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根据我校情况进行修改,可发挥更大效用,如何移植有用的部分为C学院所用,还需进一步探讨.后面两本教材偏重于理论解析,内容较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认识有待进一澄清,实践操作指导性不强.如果能够补充契合实际的案例,对没有入职经历的大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同时能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该类教材内容可读性较低,不能指导实践应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老师们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这种传统的指导模式只能枯燥的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这些知识点的传授,与践行知识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一味地灌输知识点,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发现自我存在的问题及对问题深度思考的能力和可塑性挖掘.案例分析,课程讨论,情景模拟等体验性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也被应用,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些教学方式只被淡化,一带而过,只能作为课堂讲授的一点补充,其核心要素还是老师的一言堂讲授,师生间沟通互动过于单调.
1.4 教学实践效果有待提高
根据教育部要求,C学院也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纳入各专业培养计划,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共2个学分32学时,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一方面,C学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授课时间安排在大一年级,共32学时,从时间的分配上不能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分班的标准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同专业合班或者是相近专业合班上课.班级人数均在100人以上.这种大班上课的形式不适合生涯规划课程的个性化指导特点.由于该门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只是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学校对该门课程的必备的硬件投资非常有限.导致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有悖于这门课程的特点,严重影响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另一方面,照本宣科的重理论讲解方式非常普遍,课堂设计贫瘠,课堂内容可控性少,教师自由发挥空间过大,缺乏整体统一的标准.因此,造成了不少同学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解误区,甚至失去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大部分同学来上这门课程目的只是为了修满学分,真正认真上课的人寥寥无几,课程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出路探析
2.1 充实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全必要的教学组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低,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教师队伍水平.因此为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努力打造一支专家化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迫在眉睫.因此要把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当做一项重要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要不断拓展教师进修渠道,优化教师知识结构.面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现状,可采取脱产学习与在职专训相结合.也可以请进来,送出去补充新鲜血液,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教研组可以定期开展相关学术活动诸如素质测评模块,创业教育等,促进教学相长.学校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研室可采用根据老师的专业特点及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组,分模块专攻某一主题.围绕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这么讲进行集体辩论研讨,集体备课.对学生关注的疑难焦点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同时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师对课程的驾驭能力.这样既充实就业指导机构的实力,也同时优化了职业生规划课程内容.使生涯规划课程的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和规范.
2.2 自编符合校情的教材,实现日常教学的目的
教材是学习的最直接载体.它的内容直接决定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材版本多,都有其自己的特点,质量参差不齐,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自编一本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内容丰富、可操性强且指导性突出的教材尤为重要.美国职业生涯规划师Donald Edwin Super认为,人的生涯发展是有五个阶段组成:成长阶段(出生-14岁);探索阶段(15岁-24岁);建立阶段(25岁-44岁);维持阶段(45岁-64岁);衰退阶段(65岁-死亡)[1],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又相互影响.人生的不同阶段其职业生涯课程的主题也不同.15岁~24岁,处于大学教育时期.因为我国初等教育阶段生涯教育的缺失,给高等教育阶段生涯教育带来一定难度.大学阶段的生涯教育,尤其是教材多选择要充分考虑到这个特殊情况.该时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对性格、兴趣类型和技能的自我认知,是本门课程开设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要有配套的测量工具,分析工具,整合分析.其次,系统普及对职业世界的种类,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认知.尤其是c学院已经开设的专业,进行全面剖析,使学生对就业市场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再次,在自我与职业认知基础上,探索可能感兴趣的职业方向.探索阶段是整个生涯教育阶段的核心部分.最后,职业所需的可迁移能力的培养运用.普遍备受企业关注的可迁移技能有:人际关系沟通,研究技能,领导能力,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与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材应该围绕本校校情,适应本校学生发展规律去开发.
2.3 体验式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始于企业的“体验式管理培训法”,是一种实战型教学方法[2].体验式教学是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为价值导向.教学是以个体体验活动展开.体验式教学是实践与心理活动的碰撞.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特点和目的就是对自己的各项认知进行探索,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对各项认知的探索就必须建立在具体的实践中.体验式教学方法与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完全吻合,教学成效也很直观.体验式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再评估与实践等环节教学中,唤醒大学生的规划意识,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让职业生涯需要管理与规划的理念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中,而非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角色,身临其境的体验情景活动,感受深刻,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分享反馈,更真实,更有说服力,也真正实现了参与式教学方法.老师上课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与技能的说教,而是充当导航者角色.教师要统筹全局,充分调动一切可支配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在模拟情境中探索.教师通过活动引领学生自我探索,学生也会在全程参与中受益成长,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组织教学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创设生涯规划体验情境,体验生涯探索,开展生涯问题的讨论与点评,指导课外实践.是体验式教学的五个主要方面.
2.4 模拟实训检验法
访谈与社会实践是职业生涯课程普遍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他们对学生本身的素质要求与主观能动性要求很高,c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很难满足这个要求.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一般都是安排在课下或是寒暑假,老师很难客观的掌握具体情况,指导质量很难保证.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便进行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可控的隐患问题.综上所述,模拟实训可以避免上述诸多不足的同时,还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模拟实训就是仿造一个全真的生活和工作情境[3].在这种情景中,没有安全问题的隐患,也不会受到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以深入地探索各种可能性,完成生涯规划课程的探索阶段任务,从而为学生个人的生涯发展提供现实的可能性.模拟实训可着重围绕社会互动与个人技能两个核心部分展开.社会互动实训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角色内涵意义,以及该角色处理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与行业规范等的策略.通过实训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体验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为学生步入社会早做准备,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转换.个人技能实训就是让学生置身职业者的角色,演习实际工作并解决设置的障碍问题,从而使学生个人技能得以展示运用,优势与劣势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提问讨论,教师的总结陈述,可以使实训的辐射效应最大化.模拟实训可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强化完善自己的努力方向.模拟实训的活泼型教学方式,贴近实际生活,更易被学生接受,能够将学生情不自禁地带入课堂情景,引导他们主动对问题进一步思考,获得成长.
〔1〕钟谷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4.
〔2〕Kerr Inkson.理解职业生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32-35.
〔3〕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2014.361.
G645
A
1673-260X(2017)11-0177-02
2017-08-27
安徽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AH2017103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