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长绒棉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2017-03-29何玉梅何宗铃

中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长绒棉农科所一师

何玉梅 余 力 何宗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阿拉尔843300)

新疆长绒棉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何玉梅 余 力 何宗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阿拉尔843300)

1959-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先后培育出21个长绒棉品种。随着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育成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等性状上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并且优质、高产、抗病性得到更好的协调统一。以一师农科所历年培育的长绒棉品种结果为依据,总结了一师农科所长绒棉育种取得的成就,正确认识评价一师农科所长绒棉育种水平,提出了长绒棉育种应以继续提高产量和品质为核心,同时发展多抗、专用、机采等类型丰富的品种为重要内容的长绒棉育种方向。

南疆;长绒棉;育种;成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一师农科所)地处新疆南部地区阿拉尔市,是新疆南疆重要的农业科学研究基地,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育种中心。一师农科所以长绒棉新品种选育为重点,始终站在育种研究领域的前沿。经过几代人持之以恒的奋斗,在长绒棉产量、品质、抗枯萎病等方面获重大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其在我国长绒棉育种界的中心地位。一师农科所目前是我国自育长绒棉品种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拥有丰富种质资源的研究所,也是国家长绒棉生产基地稳固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在我国长绒棉育种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为新疆棉花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在对1996-2010年间全国40多家科研育种机构、大学、公司的排序中,一师农科所15年共审定棉花品种17个,培育棉花品种数居全国前10,居新疆第一。兵团科技局对“十一五”兵团所属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考核,一师农科所在研发类地区级科研所中排名第一。

1 育种成就回顾

一师农科所长绒棉的研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农科所长绒棉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所育成的品种,丰产性取得了较大进展,纤维综合品质不断在改善,抗病性有了突破性进展,高产与优质、抗病已得到较好统一。作为长绒棉生产基地的核心科技力量,50多年来,通过科技攻关,长绒棉育种硕果累累,先后培育出21个长绒棉品种,累计推广长绒棉种植面积超过120万hm2,自育长绒棉品种占生产总面积的85%~90%,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新疆长绒棉的生产。

1959年沙井子试验站从前苏联引入的品种中,选育出新疆棉区自育的第1个长绒棉品种胜利1号,改写了中国没有自育长绒棉品种的历史;军海1号作为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新疆南疆长绒棉的主栽品种,是我国种植时间最长的长绒棉品种;新海13号的育成,实现了我国长绒棉品质的重大突破,是第1个品质与进口的埃及棉吉扎70相媲美的优质长绒棉品种;新海21号是当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新海25号是可纺270支纱的优质长绒棉品种;2010年育成的新海36号,实现了长绒棉抗病、优质、丰产性状在更高层次的协调统一;近年育成的优质、抗病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2号、新海46号、新海54号,正逐步进入生产领域。目前一师农科所长绒棉新品种选育工作进入了集优质、高产、抗病、早熟等多种优良性状为一体的综合育种新阶段。

2 育成品种分析

2.1 长绒棉品种选育工作的几个阶段 第1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农科所长绒棉新品种选育开始起步,选育方法以系选为主,代表品种为胜利1号和军海1号。此期共选育出3个长绒棉品种,占14.3%。第2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末期,选育方法以单交杂交育种为主,共育成6个长绒棉品种,占28.6%;其中,新海14号为南疆地区长绒棉主栽品种。第3阶段:2001年以后至今,垦区长绒棉新品种选育速度加快;选育方法以复合杂交为主,结合远缘杂交、回交、单交等育种方法,共育成12个品种,占57.1%;其中,新海21号和新海36号成为当地主栽品种。新海42号、新海46号正快速推广。

2.2 育成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 与早期育成品种相比,2005-2015年育成的10个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平均单铃重为3.27g(表1),早期品种平均单铃重为2.92g,单铃重有增大趋势。单铃重较大的品种有新海46号、新海54号,铃重达3.5g以上。2005-2015年育成的品种,纤维品质有了明显改善:纤维平均长度为37.28mm,其中,有2个品种纤维长度≥38mm;4个品种纤维长度在37~38mm之间。早期品种纤维平均长度为36.45mm。比强度平均值为44.84cN/tex,5个品种比强度超过45cN/tex。早期品种比强度平均值为41.88cN/tex;马克隆值平均为4.04,分布在A级(3.6~4.2)的品种有8个,B2级(4.3~4.9)有2个。早期品种马克隆值平均为4.25,分布在A级的品种有5个,B2级有6个。抗病性通过育种改良手段得以提高,从早期品种感枯萎病、耐黄萎病到近期品种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病性显著增强。目前,垦区长绒棉育种已进入优质、抗病、丰产协调统一的新阶段[1]。

表1 1959-2015年一师农科所审定长绒棉品种主要性状

3 主要品种介绍

3.1 胜利1号 是棉花育种专家陈顺理首次育成的我国第1个长绒棉新品种,改写了中国没有自育长绒棉品种的历史。1963-1966年累计推广面积4600hm2,成为一师垦区及邻近各县海岛棉主栽品种。

3.2 军海1号 纤维品质较好,1971-1985年成为塔里木的主栽品种。推广种植22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4.93万hm2,成为我国海岛棉种植时间最长的品种。

3.3 新海13号 较好地解快了我国长绒棉纤维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其高强力和高产品质堪与埃及吉扎70棉相媲美。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优质长绒棉的历史,为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1995-1999年推广2万hm2。

3.4 新海21号 是我国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长绒棉品种,种植面积达100万hm2以上[2],目前仍是新疆海岛棉主栽品种。

3.5 新海36号 纤维品质优异,各项指标配比较为合理,且使抗病、优质、丰产三者性状在更高层次得到协调统一。从“十二五”至今,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33万hm2,创经济效益1.5亿元。目前已成为阿拉尔垦区及阿克苏地区长绒棉主栽品种之一。

3.6 新海46号 在2003-2015年新疆审定的30个长绒棉品种中,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8mm,且抗枯萎病、黄萎病的双抗品种只有2个,新海46号是其中之一。新海46号纤维品质和抗病性优于新海21号(当地主栽品种之一);纤维品质和产量比新海36号(当地主栽品种之一)有所提高,抗病性更强,达到双抗水平。在品种示范推广过程中,出现过每667m2产450kg的高产记录,应用推广潜力大。2015年以来,新疆塔里木河种业公司已扩繁新海46号466.67hm2,可供2万hm2大田生产用种。

4 一师农科所今后的育种方向

在继续保持原有育种水平的基础上,长绒棉育种还应该重视以下问题的研究。

4.1 加强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 结合育种新技术,培育纤维品种类型丰富、特色专用、适应机械化采收的品种。目前,农科所选育的长绒棉品种,纤维长度一般在36~38mm,比强度在42~45cN/tex。纤维长度超过38mm甚至40mm、比强度大于50cN/tex的类型几乎没有。此外,南疆棉区陆地棉已实现大面积机械采收,而长绒棉因其坐果节位低,无法进行机采,仅依靠人力采摘,因而劳动成本增加,植棉比较效益低。今后可通过品种改良或者育种技术和资源创新等手段,创制超级长绒、适宜机采等新类型,满足特纺和生产需求。

4.2 加强长绒棉抗病性的选育 棉花抗病性是长绒棉育种中的重点。一师农科所通过远缘杂交等方法,长绒棉抗枯萎病难题已得以解决,获得了一批抗枯萎病品种和材料;但是将抗枯萎病特性持续稳定保持,仍是育种上需要努力的方向。其次,由于棉田常年连作,长绒棉黄萎病也有蔓延趋势,应引起育种者高度重视。棉花生育后期,叶斑病造成的长绒棉早衰,也不能忽视。建议加强建设复合病种病圃,结合早期重病田选育,促进长绒棉抗病性的提高。

4.3 加强长绒棉抗旱、抗盐、抗寒性的选育 近几年来,在棉花生育期间,灾害天气时有发生。南疆地处沙漠干旱地区,长绒棉的耐旱性不如陆地棉,干旱高温造成棉花生长受抑制、落蕾、落铃严重,产量降低。建议通过遗传改良研究或资源创新,加强长绒棉抗旱、抗盐、抗寒性的选择。

[1] 邰红忠,练文明,卢金宝.新疆海岛棉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棉花,2013,40(6):15-17

[2] 王献礼,戴翠荣,贺美球,等.新疆长绒棉品种性状分析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种业,2014(11):28-30

2016-12-23)

猜你喜欢

长绒棉农科所一师
近几年新疆长绒棉的质量变化
彭中华
新疆长绒棉精梳/细绒精梳混纺集聚纱的纺制
拥抱新疆棉优质好物推荐清单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地市农科所所外基地(联合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长绒棉纤维性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一师开展“送温暖”活动
五师农科所测土配方科技服务助增产增收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