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导学反馈策略的研究

2017-03-29刘海洋

成才之路 2017年8期
关键词:导学教学现状小学数学

刘海洋

摘 要:数学课堂要求教师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园地,领略数学学习乐趣,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文章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对数学课堂导学反馈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学”;教学现状;反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96-01

课堂导学反馈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数学教学,更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抓住学生反馈的重点,及时进行回馈

当代的学生敢问敢说,在课堂的学习中思维比较活跃,如果在课堂的学习中有什么疑问,学生也必然会毫无顾忌地提出来,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提问式反馈要及时解答。但由于小学生并没有很强的能力去区分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有时候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和语言,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对一些次要部分可以一带而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例如,在学习运用乘法做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学校里有柳树15棵,杨树是柳树的3倍,杨树有多少棵?这时就会有一部分学生这样答:15×3=45(棵),也会有一些学生这样解答:15+15+15=45(棵),教师面对学生不同的解题方式,可以做出如下的讲解:“同学们都做对了,而且还能够运用两种方法解题,说明同学们认真思考了。老师认为,运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更合适。如果题目给出的不是3倍,而是7倍或者更多,运用加法就会很麻烦、很复杂,所以,同学们要掌握运用乘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通过抓学生反馈的重点,教师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教会学生解题方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缩小旧知,放大新知,体现反馈的延伸性

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只要遇到自己知道的知识点时就会很兴奋地表达出来。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一一地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解释和回答,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适当地缩小学生反馈中的旧知识点,而要将学生反馈信息中对新知识讲解有用的部分进行放大性地解释和阐述。例如,學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多媒体上的各种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图形的特征,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图形这样表达:多媒体上的图形有大有小,并且有的图形是三角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而有的学生在经过仔细观察之后会这样回答:三角形有的是三条边都相等,有的是两条边相等,四边形有的是有一组对边平行,有的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有的则是四条边都不平行。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第二类型学生的回答进行阐述:“同学们,多媒体上的图形多种多样,就像同学们所看到的那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今天我们重点是学习平行四边形,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就像有的同学所看到和描述的,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教师运用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回馈,可以充分体现反馈的延伸性。

三、引导启发学生向着主要知识点靠近

小学数学内容并不多,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删除一些冗杂程序和内容,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引导学生向着重点知识和主要知识靠近,避免由于过多繁杂的内容导致学生走向学习的困境。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在开始导入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式计算面积,当学生熟悉之后,可让学生做这样的题目: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求其面积?学生如果还按照数格子的方式进行计算,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向着主要的知识点靠近。

四、课堂互动中体现互馈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教学工作,也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见,反馈是师生之间的一个相互过程。学生对课堂导学的反馈能够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情况,同时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运用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能够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

参考文献:

[1]尹艳明.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

[2]李静波.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J].辽宁教育, 2013(07).

猜你喜欢

导学教学现状小学数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