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存”就是活体雕塑

2017-03-29王南溟

财富堂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存艺术史劳作

王南溟

在一组《钢厂民工卸30吨货每吨6毛,为省钱用盐巴煮面》在网络传播后,我在微信的朋友圈中转发并写下了这样一段议论:

我说这太像苦难的雕塑。这是图片告诉我的,中国已经不需要艺术家了,他们本身就是活动雕塑,他们已经完成了作品。中国的艺术也早已离开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中国的艺术主体早就不是艺术家了,而是社会各阶层的参与者所形成的视觉符号,它们可能很瞬间、很突发、很片断,但都有很独一无二的脚跟。

这是一组钢厂民工在劳作时被拍下来的摄影,拍成图像的是摄影,但是其拍的对象不只是对象,而就是活生生的身份和身体的行为,这个行为,尽管以前不会被人们当作作品来看待,但到了今天的艺术理论如此前卫的时候,毫无疑问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才是让人震撼的作品,而摄影是对象在行为中的记录,因为有了这样的身体与身份,摄影作者不管从哪个角度,拍出来的效果都超出了人们的视觉期待。

这就是这组图片在新的艺术理论人群中有不同凡响的原因。他们看了这组图片中的人物造型,惊讶道,任何的雕塑家的作品在这一组图片面前都会黯然失色,关键是他们还是活体雕塑,是用他们活生生的劳作的动作呈现出来的雕塑。

让我们对着这组图片来看这段新闻报道:

老三今年60岁了是钢厂附近的农民,他和他的同伴一样没有什么特长技能,都是普通的农民,农闲时到钢铁厂做临时矿粉装卸工,一年四季就这样每天干着。卸一吨矿粉6毛钱,他一天最多的时候能卸300吨。老三说起这个很开心,他说这样每天都能挣200来块钱,比种地还挣得多。为了省钱,工友们每天都会凑买些面条用水煮一下,放些盐巴,不舍得吃青菜和肉。无论什么样子的天气,只要货场有货就得去干。否则以后就不会再被雇佣了。一位工友在一次装卸货物的时候,手指被割掉一节。

这是由李晓威摄影后发布在微信的图片说明。当我们面对这些图片后,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他们的劳作出现在我们看前,我们能否从中获得一种感受力,这种感受力已经被规定为,它不是一种美的艺术,而是一种撞击人们大脑的社会现实,并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挣扎。

所以,这些图片在它发布的第一时间,在我们看到了第一眼,它就成了一组雕塑,我以前批评过《深圳人的一天》所谓公共雕塑,而这组图片才是真实的公共雕塑,那种如铸铜似的但却是活的躯体,其劳作时暴出的肌肉和已经被褐色了的筋脉仿佛在震动,衣服皱褶在这个时期因为装卸货物过程中被矿粉混合成烂铁皮视觉,每一个局部,如脸的挣扎表情,如手的關节僵硬突出,都让人们在错觉中认为这就是一组群雕,就差没有真正做成现场的群雕了,以至我将它当作活体雕塑的图片记录,并感谢摄影师的镜头对这个现场的锁定。

通常人们喜欢问什么是艺术,但这个问题本身就预先被以往的艺术概念给框死掉了的问法,艺术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自从人们的视野被艺术史和博物馆规定了艺术的范围后,懂艺术的人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只知道按照艺术史和博物馆的套路去跟已有的标准去判断艺术,结果是把本来无处不是的艺术缩小到如此小的范围,因为艺术史和博物馆只是艺术的知识而不是艺术,通过知识来谈论艺术是本末倒置的,艺术是对知识的突破,人们通常强调的反艺术、反博物馆其实就是因为艺术需要对自己不断的批判力。

博物馆艺术死得越多,生活中的艺术才会一个个活起来,这个时候,正像那组《钢厂民工卸30吨货每吨6毛,为省钱用盐巴煮面》的图片告诉我们的:放眼望去全是艺术,艺术本身就存在于天与地之间的任何的现场,并且时时刻刻等待着发现它们的眼睛,就看人们有没有这样的眼睛,而这种眼睛必然带上了它的康德式崇高属性的反思,舍此,就不会有艺术。

猜你喜欢

生存艺术史劳作
致敬爱的祖母
误读的“艺术史”
春暖劳作花相伴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浅析当下国内类型电影的现状及对策
在劳动中获得
镣铐下的舞蹈
困境中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