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在抽象与写意中自由舞蹈
2017-03-29林涛
林涛
前不久,旅居美国时得知《李利画集》将出版并在北京举办个展,我当即决定飞回中国,前去祝贺。因为与李利相识三十春秋,知道他长期远离尘嚣,潜心绘事,却第一次公开出版画集以及举办画展,就好像听到好友总在“孕育”而终于“临产”,真为他高兴。
“画集”诞生、画展举办的那天下午,地处北京郊区的杜革私人艺术空间无比热闹,嘉宾如云。朝着人头攒动的喧闹里望去,原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兼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王楚光、原台盟中央政研室主任王学军、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原民革北京市委秘书长耿玉岐、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楼开肇、中法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李祺、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蒋晔、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沈辰以及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书画界名流华拓、张伟、陈永康、杨明义、舒春光、韩文来等等,纷纷莅临致辞,给予李利创作热情评价。收藏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济济一堂,将展览空间填得“扑扑满”。
我流连在展览大厅,惊异于李利新作的个人辨识度非常清晰。所展作品都有强烈的视觉张力,构图大气,奔放奇崛,气象万千。整体看,大块面抽象的山林云水,笔触豪放,色彩大胆,而小局部的农舍古松,笔触率性、气息温润;他在运用色彩方面尤为“色胆包天”,红白黄绿蓝紫黑以及金银等各色,表现得出人意料的强烈对比,却又协调而具美感,浑然一体。他的笔墨也别具一格,干湿浓淡掌控自如,层层涂染,浑厚幽深。所有作品,远远地看,绘画格局均显得气势磅礴,气质潇洒;而于细微处看,则章法谨严,耐人寻味。
李利是个年轻的“老先生”。他的书画相比他的年龄,倍显“老到”,这与他从小受书画前辈熏染息息相关。他10岁左右“出入”书画圈,与刘海粟、朱屺瞻等可谓“忘年交”,绘画方面得到老先生的鼓励和亲炙;青少年时期他多次向唐云、谢稚柳、亚明、陈大羽、宋文治、黎雄才、王学仲、黄均、刘开渠、徐北汀、孙大石、何镜涵等前辈朋友求教,也目睹名家挥毫垂范,因而受到各路前辈名师的滋养。30多年前,我在北京初识他的时候,他是许多书画名家的“常客”,常任侠、潘素、李长路、王遐举、何镜涵等等,见他到来都蛮高兴,任这个白白净净的机灵鬼在自己作画、作书时,或在一旁屏息“偷师”,或毫无忌讳,评头论足。潘素、李长路还手把手教他如何用笔、用色,而王遐举则悉心教他写字。
李利的艺术修养就像“蒸桑拿”,是被诸多前辈书画家“熏陶”出来的。
当然,李利从小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禀赋,当别人家的孩子在胡同里嬉闹玩耍,他却能安安静静待在自家书房里舞文弄墨;他对书画艺术的狂热浸入了血液,不需要大人督导,更不需要名利心驱动,只是受到内心的驱动,他就自觉地玩纸、玩墨、玩色、玩意象、玩梦境。他在创作中,用笔用墨的一招一式,似乎随意间就继承了前辈大师的厚实技艺,却没有受限于哪一家哪一派,因为他在名家圈浸淫久深,养成了毫无门户之见的艺术视野,和自由不羁、真情直白的审美取向。他不断吸取各家之长,融合自我感受,使笔墨锤炼达到相当高度。
近些年,李利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渐渐聚焦张大千、刘海粟、宋文治等泼墨泼彩的艺术风格,深入钻研前辈,并努力探索自己的大写意泼墨泼彩山水画创作。他在山水画创作中专注于表现自己理解中的山水精神,通过笔端律动所产生的变化和韵味,玩出了破墨破彩和积墨积彩,从而生成了抚琴动操、万物鸣响的震撼效果。读李利的作品,自然会感受到,他的大写意泼墨泼彩山水画,看似无墨法、无章法,实际上纵横涂抹、内外呼应、亦收亦放、张弛有度,在笔墨色彩相辅相成的画面上,创造出混沌却圆融、虚幻又真切的审美意境。
字如其人,画亦如此,李利的书画与他本人一样,真诚而率性!
Q&A 李利艺术探索是一场人生修炼
《财富堂》:你第一次认识恩师潘素是什么时候?张伯驹、潘素夫妇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李利:大约1979年初夏吧。那时我才10多岁,由常任侠先生引荐并亲自带我去了后海伯老的家。常老对张伯驹夫妇介绍我时说:“这是小利,跟王遐举习字,跟我学东方美术史,也喜欢画画儿,今儿个带来认识认识,见见张大爷、张太太……”伯老听后笑指身旁的夫人,说:“画画儿,得跟她,要从传统来。”就这样,我成了他们家小院的常客。那时,我经常拿着自己涂抹的山水啊、花鸟啊,送去给潘老看,而潘老呢,总是和颜悦色,手把手地教我怎么运笔,怎么着色。我曾经在《张伯驹印象》一文里专门记述了那段时光的交往。
在我的印象里,伯老非常洒脱,他常年穿布衣布鞋,食素少肉;平時言语不多,神色淡定;他和潘老的记忆力都极强,引经据典往往脱口而出,对年轻人也有求必应,待人热情。我跟伯老相识了三年左右,与潘老交往就长了。她最后10年,我经常去看望她,向她求教,也伴随她度过很多时光。对他俩相濡以沫、携手寄情于琴棋书画诗词,我印象深刻。当然,我尤其感激潘老的悉心指导,让我很小的时候就领会到绘画的乐趣和技艺。
《财富堂》:三十多年前,你曾经带我去过王遐举家,看得出王遐举对你也关爱有加的。
李利:是啊。我与遐老自东四八条、团结湖、西坝河等几个住处均有来往,一晃已经二三十年了,但当年的情景一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遐老是大书法家了,对待后生却毫无架子,当年我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往他家跑,数不清有多少次了,遐老每次见到我只说一句“你来了”,他并不刻意招呼我,那种随意就像和家人说话一样,而我更随意,渴了就自己倒杯水,也可自由地翻看他两个柜子的书,有时直接就在他的案几上涂抹。遐老呢,总会看似随意又认真地对我说:“勤加临池、巩固基础,然后才能博采众长,写出自己的个性。”从他的言行举止里,我懂得,书法不仅仅只是写字,不是看临摹得是否惟妙惟肖,而必须融入自己的腕底功夫和人文修养,要体现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印象最深的是,我每次去,遐老都会兴高采烈地当着我面,写上十来副对联或几张四尺整宣的唐诗、自作诗,那时我会瞪大眼睛观摩、暗自揣摩他提笔过程中的起承转合。我牢牢记住了他说过的,书法没有捷径走,不要耍小聪敏,只有多读帖、多摹帖、多临帖,不是以十遍、二十遍计,而要练一百遍、几百遍……
《财富堂》:你在青少年时期不仅得到潘素、王遐举的鼓励和亲炙,还在与刘海粟、朱屺瞻、唐云、谢稚柳、亚明、陈大羽、宋文治、黎雄才等交往中,目睹了前辈挥毫垂范,稚嫩的心里受到各路大师的滋养,他们对你艺术个性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
李利:艺术探索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是人生的修炼。我小时候有幸接触过许多名家,譬如刘海粟、朱屺瞻、唐云、谢稚柳、亚明、陈大羽、宋文治、黎雄才、王学仲、黄均、刘开渠、徐北汀、孙大石、何镜涵等等,那时因为他们到北京来,有的住在我家,有的我参与同桌吃饭,与他们“忘年交”的过程中得到了书画方面的提携和指点。从他们身上,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个个具有博大胸怀,画艺上容纳百川,从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艺术风格里汲取养分,从而使自己的艺术日臻完善。从那时起,我自己学习画画写字,一开始就不是刻意地跟随哪一派、哪一风格,而是观察、揣摩每个前辈的笔头功夫,加以吸收消化。我画画写字方面的ABC,就是被前辈画家这样“熏”出来的。
至于自己的艺术个性,那时长大后,随着越画越多,逐渐增强了自我意识。我不愿意去重复别人的风格,而试图走出自己的道路,这如同在森林里寻找出口,沿着别人走过的路相对轻松,而自己摸索一条出路很难,但艺术创作的魅力就在于闯出自己的道路。
《财富堂》:你目前形成的大块面抽象与局部的写意有机融合,怎么摸索到的?
李利:哈哈,那是在几十种甚至上百种风格的创作实验后,逐渐悟出来的。一开始创作,会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别人的影子,因为亲眼看到前辈怎么画、怎么用色,自己画的时候情不自禁凭记忆也照着画了,而且那样的绘画效果看起来也不错。但我知道,效果再不错也是别人的,不属于我。而我几年前就发誓要画出自己的、我李利的风格,当然这不是“无中生有”的,许多灵感来自研读古今中外的画册,也来自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所以,前不久所办的个人作品展,几十幅作品就是我尝试大面积抽象的山林云水与一些局部大写意屋舍松林等有机结合,我发觉这样的表现十分符合自己的性格和情绪,画起来也越来越有感觉,因为抒发的都是“有感而发”,完全是自我情感、情绪的表现,很过瘾!
《财富堂》:这次是你涉足绘事以来第一次举办个展,也首次出版画集。卖画吗?
李利:其實,从10岁左右开始画画,我的画龄已经蛮长了,也算是个“老先生”了。但很多年来,画画只是我的个人兴趣,我从来没有想过靠书画出名或赚钱,也从来没有想过要举办个展。这次出书及办展也是碰到“机缘”,朋友们张罗着要帮我出版画集,并举办一次展览,我实在盛情难却,想想将前一阶段的创作探索做一次公开亮相也属情理之中,所以我答应了,结果忙七忙八,居然画集出了,个展也办了。呵呵,像大姑娘头一回“上轿”,我其实啥都懵里懵懂,一切听任朋友们帮助操办,结果就办成了你所看到的。至于卖画,我不愿意去操这份心,有人拿着我的作品在欧洲卖了,卖价还不错,我听了蛮高兴,却不很在意。所以这次举办个展的所有作品,怎么卖,卖多少,我一概不去过问。我只是觉得,有那么多新老朋友前来参加我的个展,那么多名家在开幕展上热情致辞,给了我许多鼓励,我也觉得很快乐。原本,画画的快乐只来自私人的情感宣泄,如今与别人分享了,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