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重文本重构”还原真实丰满的屈原
2017-03-29赵海亮
赵海亮,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教师。
师:同學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离骚》。在我们一起正式走入文本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屈原在你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一个伟大的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
师:看来没学这首诗歌也能基本了解屈原的情怀!但对屈原的情怀只认识到这个层面就够了吗?其实,当历史和时代给一个人贴上一个固有的标签的时候,这个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妨碍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认知有时会被这样固化的标签带着走,对吗?(很多学生点头认同)
一、诗歌形式重构,还原一个“自爱”的屈原
师:伟大的爱国诗人,到底伟大在哪里?这节课我想带着大家走入文本,尝试还原一个真实丰满的屈原,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个“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标签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先用自己的声音自由地品读这首诗歌。
(学生自由品读)
师:请大家帮我推荐一位有朗读热情的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歌。
(一生朗读诗歌)
师:这位同学用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你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朗读之后的内心感受吗?
生:感觉诗歌中的文言词有点儿难,又有方言词,读起来很累、很枯燥,好像距离我们很远。
师:这是你最真诚、最宝贵的初读感受,谢谢你的分享。同学们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部分学生点头附和)
师:诗歌字面意思确实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做了一个尝试,对这首诗歌的前八句做了修改,让这首诗歌变简短些,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陌生的字词,请同学们读读看。(ppt:帝之苗裔,朕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曰平,字余曰原。)
生:自由品读。
师:同学们怎么评价老师的修改?
生:更简洁、更清晰,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我修改的四言诗歌,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笑):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那么简洁、清晰是不是我们评价一部作品的唯一标准呢?除此之外,还应有什么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表达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要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师:也就是说好的作品要更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情感,那你觉得我的修改在情感表现上怎么样?
生:比较生硬。
师:其实他的思考方向很正确,他不单指向了简洁,还指向情感、主题,这是同学们理解作品都需要具备的深层的思维维度。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我删改的最多的是哪个字?
生:“兮”字。
师:这个字所承载的情感厚不厚重?
生:厚重。
师:我们读的时候要尽量放慢语速,要拉长语气,让它有充足的情感表达空间,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项羽的《垓下歌》。(ppt: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师:如果这个“兮”字承载的情感很厚重的话,应该怎么读?大家可以自由品读,用心体会。
生:自由品读。
师:通过大家深情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有意识从作者情感和朗读情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为主,《楚辞》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所以我们能不能把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我们再来看改动后的诗歌,我去掉了哪些字?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的角度去思考,你对修改后的语句有什么看法?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并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独立思考后,开始讨论,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我们小组认为“高阳”二字绝对不可以省去!
师:态度很坚决呀,为何不可?
生:因为根据下文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高阳”二字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这二字用意独特,比只说“帝”要好得多,只有加上“高阳”这样正统的血统,我们才能感受到屈原对自己的出身非常地骄傲,这也应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注意去看注释里的解析,关注文本仔细地去琢磨字句,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习惯。那么,你们小组觉得“朕考伯庸”一句去掉的“皇”字恰当吗?
生:也值得商榷。“考”是指死去的父亲,这句话虽让已经表达清楚“我失去的父亲叫伯庸”这个意思,但“皇”在注释中是大、美的意思,他应当是再次强调自己的血统正宗,出身高贵吧!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很贴切的把握。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生:老师我们小组想谈谈“摄提孟陬,庚寅吾降”一句。原来有一个“惟”字,意思是“只有”,有一种举世无双的感觉,原来那种自豪的气势莫名地散发出来。
师:其实“惟”这个字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是句首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一是“只”。大家更赞成哪个,自己可以保留意见。
生:“摄提孟陬”一句去掉了“贞”字,“贞”的意思是“正当”,体现了出生的奇特、不凡。
师:奇特在哪儿?
生:寅年寅月。
生:其实古人对自己的出身时辰是特别在意的,所以那一“贞”、那一“惟”很重要!
师: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了,但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大家对我后面的修改也未必会赞同,哪个小组来继续谈谈吧。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時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文下注释中写有,“览”是“观察”的意思,“揆”有“思量”的意思,由“观察”到“思量”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被删改的字都调整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生鼓掌)
师:同学们,老师能够感受到,大家在修改与比较中,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
师:那么,屈原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自己高贵的出身、非凡的气度、尊贵的名号呢?
生:显得高贵。
师:为什么强调自己的高贵?他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在涌动?
生:一个人总是强调自己的出身,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炫耀,一种是自恋,我怎么觉得屈原那么自恋呢。(学生笑)
师:假如一个人的“自恋”是建立在爱国忧君的基础之上,并且一辈子都在努力践行这一理想,最终用生命去表达自己的坚守,你还觉得这仅仅是自恋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材料。(ppt:屈原自道本与君共祖,俱出颛顼之子孙,是恩深而义厚也。——王逸《楚辞章句》)
师:结合材料,你有新的理解吗?
生:屈原应当是为了说明自己与楚王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表现出的是一种高度的庄重和自爱。
师:所以屈原的这份“自恋”是一种存君兴国、热爱宗族的道德情感和担当,更是自爱、自重。(板书:自爱——存君兴国 热爱宗族)
师:请你带着这份情感,用你的声音为我们品读一下这八句诗。
生(深情):朗读。(学生鼓掌。)
二、诗歌内容重构,还原一个“忧虑”的屈原
师:刚才通过走近文本我们发现,在爱国主义的标签之下,诗人还涌动着高度“自爱”的情愫。他的高度自爱绝不仅仅表现在此,大家看后面有句过渡的话——
生(齐):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师:修能就是修态,是内美的外现,内美与修态统一,乃是屈原追求的目标。文中很多诗句用了各种香草,我把它们摘取出来了。(ppt: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师:诗人所选择的香草都有什么特征?
生:都充满了芳香,而且“辟芷”是幽僻之处的芳芷,“秋兰”可以驱虫除臭,“木兰”是去皮不死,“宿莽”是经冬不枯。这些都象征着屈原在自己身上培植各种美好的品格。
师:可以说就屈原美好的人格而言,既包括内质的纯正,又包括外表的芬芳。然而,诗人在描写香草的句子中还穿插了一些句子,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句子的情感表达效果,想一想屈原的内心是不是还有什么情愫在涌动?同学们读读看。(ppt: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生:自由品读。
师:大家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生:着急、急切、恐慌……
师:其他人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受?在这些句子中,究竟是哪些词语,强烈地传达出了这种感觉?
生:“恐”“忽”“惟”
师:能不能就你说的这三个词做详细一点的解说?
生:“忽”是迅速的样子,有岁月匆匆逝去的感伤情绪;“惟”是思考的意思,有一种凋零之感;“恐”的内涵就更丰富一些,更见一种恐慌忧虑之感。
师:既然说作者的恐慌忧虑之感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那么同学们能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思考一下屈原还为什么而恐慌焦虑吗?
生:此时的屈原,楚怀王不相信他,之后顷襄王不相信他,令尹子兰陷害他。而且不允许他回国,被流放。我想这些都应当是他忧虑的东西吧。
师:所以屈原的这种“忧虑”情绪的背后,是一种党人不容、君王不察的人生境遇。(板书:忧虑——党人不容 君王不察)
三、抒情主题重构,还原一个“执着”的屈原
师:同学,你可以用你的朗读表达一下你所感知到的这部分诗句所蕴含的诗人情感吗?
生(深情):朗读。(生鼓掌)
师:党人不容,君王不察。面对如此处境,诗人在这种时候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改变自己,还有一种呢?
生:坚持自我吧。
师:屈原的选择呢?
生:坚持自我。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诗歌的后四句有这样的表达。
师: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大家可以关注“何不改此度”一句中的“度”,指的是不善的法度,而不是改变自己的操守。另外最后一句“来吾道夫先路!”读起来特别有那种呼唤、呐喊的力量,感觉得到,却说不清楚。(生笑)老师,我可以用声音来表达吗?
师:当然!
生:朗读。(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你的朗读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种执着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背后涌动着的是诗人独立不迁、上下求索的人生态度。(板书:执着——独立不迁 上下求索)
师:其实,在屈原的很多诗句中都有这种人生态度的表达。(ppt: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生:齐读。
师:到此,我們感觉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化的“浪漫的爱国主义诗人”,还有诗人内心所涌动着的复杂的情感,屈原的形象越来越真实丰满。现在,让我们来一次穿越,假如你在汨罗江边与这样真实丰满的屈原相遇,你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ppt:假如我和屈原在汨罗江边相遇,我会对他说……)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来交流分享一下吧。
生:你始终一个人蹒跚独行,没有朋友,没有知音,只有敌人。我曾无数次的想象,我曾生长在那个时代,我一定会跟随着您的脚步,成为这个伟大孤独者的挚友,因为你的高洁明志有人懂!
生:在我的心中,你是山,你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在我的心中,你是海,你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
生:空气开始凝固,风欲呼无能。你最终还是来到了汨罗江岸,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你的心在滴血,不平的遭遇,不同的人生之光,最终你选择了与日月争光。
……
师:同学们,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到底伟大在哪里?我想,肯定不仅仅因为他是第一个留下作品的人,而是因为他的情怀、他的决绝、他的精神,他用生命去爱自己的祖国。有人说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基本情怀,只有人格极不完善的人他才有可能不爱国。所以说爱国是一种正常情绪,屈原的伟大恰恰是直接地表现在他的为人、他的个性、他的气质上。真希望,这样一幅立体、丰满、真实的屈原画像,能够帮助我们向着美的境界飞腾!
板书设计:
自爱——存君兴国 热爱宗族
忧虑——党人不容 君王不察
执着——独立不迁 上下求索
教学反思: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离骚》是一部拥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作品以情感激荡的自传回忆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然而文化、思想、时代、年龄的差异使学生很难走近这部“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的煌煌巨著。如何让这部具有缤纷“内美”的作品为学生所感知接受?这确实需要教师的“修能”。
何谓教师的修能?我想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解读文本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在解读文本方面,我紧紧抓住“人”。教师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屈原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应该做的,是在与屈原充分对话的基础上促成学生与屈原的心灵碰撞。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前提下,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生命个体的碰撞、感受和升华为出发点。课堂伊始,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明确,历史和时代给一个人贴上一个固有的标签的时候,这个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妨碍我们的认知,而这节课的目的是带领大家走入文本,还原一个真实丰满的屈原。之后,我设置了比较阅读的环节。学生比较阅读教师修改后的四言诗和屈原的原诗。这个环节看似简单,然而课前需要教师下水写作,课堂上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在直观比较的同时自然地领会到诗歌的美和屈原的魂。在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又设置了“假如我和屈原在汨罗江边相遇,我会对他说……”这样一个写作环节,让学生在有话要说时有了一个平台畅所欲言,更深层次地感受到屈原的血肉和灵魂。
课堂结束时,“屈原”已经不是原来的“屈原”了,由一个“爱国主义诗人”的标签变成一个立体的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肉的人,一个高尚而受人尊敬的人。学生也不再是原来的学生了,他们变得更加明于理解,精于辨析,善于思考。课堂简约大气,活动设计精巧,环节层层推进。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整个课堂明波翻滚,暗潮汹涌。学生感受文字,品评人物;又被屈原深厚的人文情怀、爱国热情所深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