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水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浅析

2017-03-29赵朋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保护

赵朋

摘 要 植物在水景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现状滨水植物应用的基础上,分析滨水植物景观营造需遵循的几个原则和造景艺术手法,探讨了多种水体的植物配置模式,提出景观与生态兼备的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 滨水景观;滨水植物景观;美学设计;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31

水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财富,最具吸引力[1],对水景的设计常借助植物来展现。滨水植物不仅有益于水体的生态环境,且植物的姿态、色彩、倒影均可提升水体的美感,研究滨水植物景观建设中生态与艺术完美统一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滨水植物景观,郭春华等将其定义为:在水岸线一定范围内所有植被按一定结构构成的自然综合体[2],包括岸际植物、水边植物和水生植物。

1 滨水植物应用现状

滨水植物的设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果,在视觉艺术及生态造林颇有成效。南方地区对滨水植物景观建设较成熟,注重植物的艺术美和耐水湿性,如杭州西湖沿岸、曲院风荷;北方也有所建树,北海琼华岛的“堆云”“叠翠”,颐和园后湖的“两岸夹青山,一江流碧玉”的意境。西方对于水生植物应用讲究水边耐湿乔、灌木相互结合,善于花卉的使用,以量來塑造美。

在滨水植物景观的生态建设方面,仅停留在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表层,缺少具体的实践措施,层级单调的滨水草坪和简单的等距的线条树屡见不鲜。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重视,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是必然趋势[3]。

2 滨水植物配置的生态原则

2.1 滨水植物的耐水湿性

滨水植物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了解在自然驳岸边种的植物耐水湿性,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4]。依据耐水湿能力的不同,滨水植物分为五类:第一,最耐湿的植物,如垂柳、怪柳、落羽杉等;第二,耐水湿能力较强,如水松、棕搁、枫杨、白蜡等;第三,耐水湿能力中等,如龙柏、水杉、紫薇、迎春等;第四,耐水湿能力较弱,如樟树、合欢等;第五,耐水湿能力最弱,如桂花、腊梅、奕树等[5]。

2.2 保留原有植物原则

滨水区受外界干扰较少,常保留着景观效果越好的原有树木,多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且有管理方便、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环境变迁的见证,最易突出地方特色,应对其加强保护和景观强化。

2.3 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

对于自然水岸植物的设计,应符合植物群落的自然生态规律,采用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和地被层多层次组合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采用多树种混交林的形式,不仅能取得较好的群落生态效益,并可塑造适宜动物栖息、觅食的场所,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6]。

2.4 体现地域风貌原则

在设计滨水树种、空间形态和群落结构时,应适合当地的风格,除考虑周围环境、生态条件等事项,还应注重其历史文化、景观风貌,更好地展现地域性特征[7]。

3 滨水植物景观设计

3.1 滨水植物的景观艺术设计

3.1.1 对色彩的美学运用

根据植物色度布置前景和背景,在组合色度不同的植物时,选深色植物做背景可利于构图稳重,也可彼此衬托前景植物的明亮、轻快,并能丰富水体边缘植物层次感[8]。在开放、热闹的水景中,可点缀偏暖色的植物,烘托热烈的气氛。若需营造偏幽静的水体,可选偏冷色植物。

3.1.2 滨水植物的线条艺术

硬质型或较狭窄的水体,水面多平直而略显呆板,可借助植物的形态和线条构图丰富水体的层次[9]。如柳条成行自然低垂可形成优美的线性轮廓;挺拔向上的落羽杉,刚劲有力,塑造空间的力度感。而枝条探向水面的植物或平伸、或拱曲、或斜展,使水景丰富。

3.2 对于两种主要形式水体的植物设计

水景的形式多姿多彩,可将其概括为整齐式和自然式两种形式:整齐式主要有整形式的水池、喷水池和整形瀑布等;自然式则包含溪流、水池、瀑布等[10]。

3.2.1 滨水植物在规则式水体设计

在规则式水体的植物设计中,水池边缘整体的线条简洁、轮廓清晰,呈较为规则的几何形,为边缘较少或不种植物,宛如镜面,可在四周植草坪或点缀花坛,以求视野开阔。对于小型的水池,可种植水生植物,用量可全部植满或有规律地放置同一类特征相似的植物盆景。

3.2.2 滨水植物对于自然式水体的塑造

拥有较广水面的水体。植物的配置一般用注重景观的整体构图,多大片带植的栽植株型较大的树种,使水体近岸的植物有四季变换的色彩和形态,是塑造优美水景的手法[11]。春花、秋叶、夏荫、冬枝,季相变幻丰富的植物阐释生命真谛。借助不同季节植物的搭配,可充分展现滨水景观的多样景观:春天绿枝飘舞的柳树、伸展嫩叶的红棕香椿;在夏天黄花如伞覆盖的奕树、粉花满枝的合欢;秋色叶浓厚的落羽杉、枫香、三角枫等;冬季可欣赏到苍劲枝干的苦楠、悬铃木、构树等,赋予水景以变化。

以自然式水池或小溪流为代表的小水面的水体中,不宜种植五颜六色的花灌木,以免破坏水体自然宁静,高大的绿色乔木可保留自然的朴素,简洁的竹类、棕搁等单子叶植物可体现水的静雅。乡土树种为主,利于展现自然的野趣,植物种类的简洁,反而更易形成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水景,如曲院风荷纯美的芙蓉溪和杭州花港观鱼简约的“柳港”[12]。

3.3 注重水生植物景观功能

在滨水绿地水流较为平缓的区域,可将水生植物紧靠水岸线的边缘一定范围内种植,对柔化、修饰滨水景观意义明显。美丽的水生植物既可观花又可赏叶,水中的倒影也独具特色,如挺立水面的黄菖蒲和鸢尾。但若附近有亭、榭等既可观景又具景观功能的园林建筑或具较好观赏性的植物,则其量不宜超过水体的1/3,以便欣赏水体中的倒影[13]。

4 结语

对于滨水植物造景的塑造,需以艺术美与生态美的协调融合,滨水区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构架生态稳定与景观和谐的滨水植物景观,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J].中国园林,2005(4):59-62.

[3]吉杨婷,李燕妮,陈为.西北林学院学报[J].2016,31(3):291-297.

[4]汪源.成都市滨水植物耐水湿能力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4.

[5]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6]钟理,翁殊斐,许萍萍,等.园林人工水体植物群落的生态设计管理和控制[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1):230-233.

[7]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8]王艳,方建永.彩叶植物在杭州园林中的配置应用[J].中国园林,2008(7):73-80.

[9]刘洋,李同升.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以咸阳渭河滨水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4):192-196.

[10]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1]安然,翁殊斐,陈华平,等.广州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探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1):186-190.

[12]朱钧珍.园林理水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滨水景观生态保护
提高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意识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南通通吕运河市区段生态滨水景观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