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接材料为杖藜 于字里行间潜行
2017-03-29章卫良
章卫良,浙江省长兴县煤山中学教师。
新课标中对于阅读教学建议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同时又要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那么,教师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同时,恰当使用链接材料,给予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增加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和空间里感知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感,真正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受文本,充分拓宽文本的廣度与深度,以帮助学生对文本主旨有深入的理解与感悟。这里所说的链接材料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和文本类似或者相关的阅读材料(但不是文本),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这样的链接材料能够引发思考,或方法借鉴,或为我所用,或理解主旨等。
一、让链接材料成为熟悉作者的扶手
众所周知,只有当我们熟悉和了解一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现状、教育背景,才能知晓此人,才能看懂他所写的文字,才能走入他的内心世界,体悟到心灵的真切感受,才会在看他的作品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眼中噙满泪水。这就是“知人论世”的真谛吧!
下面以笔者执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课为例。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家,他叫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他有一篇著名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老师节选了一段,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师:读了这一段话,请大家说说你对汪老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汪曾祺是一个挺有趣的人。
生2:汪曾祺是一个开放的人。
生3:汪曾祺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
生4:汪曾祺是一个很亲切的人。
……
师:大家说的很到位,其实这段文字中的一个词“没大没小”,就显得随和亲切。他不仅人如此亲切自然,富有情趣,他的文章也呈现这个特点。有人评价汪曾祺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看似平淡的语言却极有韵味,极富情致。
师:那大家找找看,文中有没有那种看似平淡却极富情致的语言呢?
生1:第二自然段中“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一句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看似平淡,其实透露出对其他鸭蛋的鄙夷,更加凸显了对高邮鸭蛋的喜爱。
生2:同样也是在第二自然段中“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看似平淡的用语,两个动词,一个“扎”、一个“冒”,一个拟声词“吱”,而且是拖长音的,生动的写出了高邮鸭蛋的油多,有股喷薄之势,更加体现了汪老对高邮鸭蛋的赞不绝口。
生3:我找的同样也是第二自然段“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一句“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非常普通的用语,瞧得上只有高邮鸭蛋,言未提及但我们却能感觉到。
的确,通过这样的链接材料,一下子就对汪曾祺本人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再带着这样的印象去看他的文章。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注意,当学生面对同一位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时,不要总是带着千篇一律的眼光去看待,因为人是发展着的,不同的时期可能就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果一味地带着“首因效应”去品味文本的话,就会导致文章内容理解偏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恰当选择链接作者的背景资料,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扶手。
二、让链接材料成为品味语句的帮手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语文课本这个“工具”来达到“人文”的境界,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了工具性,我们也没开设语文课程之必要,那么语文的人文性也是空中楼阁;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能是拆开的字、词、句、篇,零碎的、无意义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设计好这个工具,让学生能品尝到人文艺术的佳肴。
如特级教师赵群筠在执教《春酒》一课时,她在让学生品味句子的时候这么说道:
师:我们读琦君的文章,一定要琢磨她的文字。她的文字清新素雅,普通中透出灵气,如行云流水一样。特别是其细节描写让人过目不忘。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注读课文”的读书方法。
【投影:注读课文 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示例:
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枉入红尘若许年。【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其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或”字谦得好。】可适趣解闷,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却反失落无考。【据余说,却大有考证。蒙侧批:妙在“无考”。】
那我们也通过这种方法来认识一下这位调皮的、可爱的、开心的、幸福的小姑娘。
不一会儿,马上就有学生完成了。
生1:第一自然段“我是母亲的代表……面包似的……回家”,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蜜蜂似的”写出我当时非常喜欢喝春酒,对春酒充满期望,“肚子鼓鼓的”写出我吃得很多,嘴很馋,让人联想到“我”当时的样子,体现了一个小女孩的可爱。
生2:更有这样的一句:“我……走来走去……酒全洒在……上了”,我的动作,我不舍得喝这又香又甜的八宝酒,表现出了这个小女孩的天真浪漫,“端着”“闻着”“走来走去”就是没喝,写出作者对母亲酿的八宝酒的喜爱。不舍得喝。“走来走去”是因为舍不得喝,妈妈那么小气,就给了我这么一点点,我拿着走来走去,“闻来闻去”,间接写出对母亲的爱。
……
当我们要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当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无从抓手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链接材料作为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能一个字,一个词语,可能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我们就通过运用这样的形式来凸显出来。在我们平常课堂的“揣摩语言”“品味语言”教学环节教得不到位,不扎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合理地运用这样的手段。
三、让链接材料成为体悟情感的抓手
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情感体验,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边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方法是一门研究情感互动的艺术,我们语文教师就要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绪,形成正確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如江苏特级教师丁卫军在执教《背影》一课时,丁老师马上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
师:文章开头作者淡淡地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
学生都在沉思,一筹莫展。这时候,丁老师呈现了这样一个链接材料。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只能怅然离开。
1923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王君《生之苦痛与爱之艰难──《背影》再读》
原来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着父子之间的一场“情感战争”。这封信,仅仅是希望儿子回去看看病入膏肓的父亲吗?现在细想,其实这是父亲在向儿子求和。父亲在心中乞求儿子的原谅,信中虽然短短几字,却蕴涵了太多太多的心酸和反思,这时候,作为儿子,也从这里真正原谅了他恨了大半辈子的父亲,父子之间怨恨终于消融了。
通过这样一个链接材料,学生明白了学生也真正能理解这篇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沧桑感”是沉重的,也能立刻从文本的情感过渡到自己与父母发生矛盾的场面,很多学生眼睛都是泪汪汪的,因为他从文本中似乎懂得了一些东西,获得了一些体验。
四、让链接材料成为深化主题的舵手
《语义新课程标准》指:“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大胆利用链接材料,延伸教材的宽度,让学生跳出课文读课文,充分挖掘作品的深层次意蕴。
下面以一位徐老师执教的《孤独之旅》为例。
师:跟着杜小康,走完了这段孤独之旅,我想我们每个同学的内心一定品尝到了一份孤独的味道,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最后想知道徐老师眼中的孤独吗?
生齐声:“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孤独,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人生和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和他人;
孤独,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成熟,少了很多盲目与追随;
孤独,让我们的心灵远离了尘世的浮躁和喧嚣,多了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宁静和超然;
孤独,让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份历练,变得更加坚强和无畏。
这就是孤独的力量,当饱受孤独之苦以后,当他流着泪,用双手捧起了那温热的鸭蛋的时候,苦尽甘来,他终于在现在的生活轨道中第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从此他真的成功了,后来,所有的鸭子都没有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倒了。但他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回家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这些变化使得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桑乔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
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链接材料的比较出感悟出文章的主旨,有比较才有鉴别,一字之差,一个标点符号之差,就可以从比较中发现其中细微的差别,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只有慢慢的品味,才能让书本中文字变成一副有血有肉、饱满的画卷。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巧妙地利用这些链接材料,对作者的经历及所写文章的风格、对重点语句的品味与赏析、体会与领悟当时作者的情感、提升文章的主题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在适合的时机、在适合的文章、在适合的学情下,链接材料就会成为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资料:
[1]张艳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扎实有效的感悟[J]新课程(小学版) 2010,(3).
[2]李金芬.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艺术.
[3]姜海军.链接材料,让文本阅读更加厚实 作文成功之路(下旬) 2015,(6).
[4]梁修贵.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5).
[5]琴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