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初探
2017-03-29周冬
周冬
高中物理课堂上,越到高三学生回答问题的越少,经常显得“死气沉沉”的。活力在哪里?老师提问的艺术性,启发性,有效性非常值得探究。
1提问原则
1.1紧扣要点,讲究目的性。课堂提问的目的,或是调动学生思维,或是检查教学效果,或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或是引起学生注意,或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
1.2难易适度,讲究科学性。问题内容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问题本身叙述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材,从教学目标出发,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确立关键性的問题。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要符合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一系列小台阶的问题做铺垫。
1.3联系实际,讲究趣味性。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日常现象、生活经验中提炼充满情趣、新颖别致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主动回答。
1.4因势利导,讲究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是激励学生积极思维的信号。
1.5随机应变,讲究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司空见惯的。学生对问题不理解或回答不上也不鲜见,教师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随机应变并冷静处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
1.6注重方法,讲究针对性。教学中教师必须讲究提问的方法,要针对问题本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问题呈现形式和提问方式,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回答。
1.7合理评价,讲究激励性。教师的评价要秉承激励性原则.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客观的有积极导向的肯定性评价,多用赞美、鼓励、肯定的话语,善用友好、真诚、激励的眼神和手势,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坦诚指出不足,提出希望。
1.8面向全体,讲究广泛性。教师的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使问题吸引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及学生实际设计难度不同、梯度合理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已有知识水平上经过努力回答出来,得到相应的提高。
2提问方法
2.1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可以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2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3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
2.4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
3提问艺术
3.1诱导质疑问难,激发探究热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品质,教师就应大胆鼓励学生的“求异质疑”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3.2控制提问频率,精心设置情景。据观察,学生一节课只能集中25~35分钟左右,所以你应该把一节课中最需要提问的精心设计成二三个问题并设置一定的情景,加以提问,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
3.3引起认知冲突,进发思维火花。物理学中许多规律、定律是前后相连的,而中学生的思维缺乏连贯性,往往停留在表层认识上,如果教师能设法让他们发现原有认识的片面性,或再多问一个“为什么”学生就无法解决,则会使他们产生认识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提问,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从而成为推动学习的有效的内部动力,使教学中被迫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求学,积极钻研,形成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最终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