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初探

2017-03-29杨媛媛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杨媛媛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方法,提问的方式方法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加强探究与反思。教师要追求高效课堂,就要使用多种新颖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语文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一、激发兴趣,提高提问有效性

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在有兴趣时,往往伴随着血液循环的亢进,使大脑皮质得到营养物,能把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因素都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化,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学习动力。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要予以鼓励,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必要时,教师可通过适当地引导或暗示帮助他们回答,以逐步培养他们大胆向上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进行合理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争辩,把问题引向深入,让学生从争辩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拓宽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先出示五幅图画,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文,要求用文章中的语句给图画配上最合适的语句。学生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课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读得认真,想得仔细,总想写出最贴切的。学生在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清楚了,人物的语言、心理、反映出的崇高品质揣摩到了,教学目标迎刃而解。这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问题辐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削减了许多琐碎的提问,扩大了学生领悟、交流的空间。又如,在教学《太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对太阳的认识和理解,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如果没有太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根据这些教学任务的安排,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有想要了解的强烈欲望。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理解,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巧妙设计,提高提问有效性

把握提问的时机,恰当时候的提问可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注意在提问时应该由易到难,先导入再激发再深刻。将思维难度大,需要较深入探讨的问题,放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情绪饱满的时段。同时,注意课堂时间的后10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相对抑制的时候,这时候所提问题應面向大多数学生,提问内容也不宜过难,而且语言形式也要活泼生动。以此凝聚学生注意力,使其思维火花重新点燃。课堂提问要新颖。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的意料,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例如,教学《花钟》一课时,教师问:你见过花钟吗?想象一下,花钟是怎样的?学生随即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还用手比划着。花开了,教师改变了原文,都用了同一个动词“开花了”。接着,教师就问学生:“每一种花都用同一个动词‘开花了,你喜欢吗?”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不喜欢。”紧接着,教师就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生动的句子,帮花儿改一改。这样一来,学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到文中去寻找答案。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要有1到2个大问题以引起学生大块地活动。要给学生留下大块的思考空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可以提炼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这样,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文章中找到不同的内容来说明,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海底世界》是老教材中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当讲到此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读完课题之后,针对课题来提问。学生也许会问:海底是什么样的?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海底世界中有哪些生物等等。这样,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再来学习课文,就会比老师先提出问题,再来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来学习课文,效果会好得多。

三、探究发现,提高提问有效性

教师提问后,应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让大多数学生能及时调整思维内容和思维情绪,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还要开展扎实地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辩论、查阅、批注、练写、竞赛等等,不断给学生新鲜的刺激,激起学生不间断的、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魅力,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一种自我价值的体验,在互动中更有效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问题时,遇到难度较大或看法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争辩,让他们在争辩中产生共鸣、碰撞智慧,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步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一块特别的石头》,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我问学生:当父亲也说不上为什么时,李四光还要不要继续追问、探索下去?有的学生说:“不要,反正都没人知道,而且一块石头有什么特别的?”有的学生说:“要,不懂就要弄明白啊!”还有的说:“要,说不定真有什么特别的,对科学研究还能有帮助呢!”……这一矛盾冲突发问,激活了学生的共鸣,启发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会李四光数十年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又如,教学《鸟的天堂》,我在总结课文时指出:“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话音刚落,就有两三只小手举了起来。我没有立即让他们起来回答,因为在这么仓促的时间内作答,学生的回答十有八九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而且这时让他们回答会影响其他同学思考。于是,我用手势示意这几位学生把手放下,亲切地说:“你们反应可真快,我想你们如果和其他同学一样能认真读读课文,思考周到些,把语言组织得精练些,回答一定会更精彩。”这样,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稳定了全班学生的情绪。学生在教师期待的目光中细致读、认真想,教室里鸦雀无声。不一会儿,学生陆陆续续举起小手。这时,我请一名中等程度的学生起来回答,他回答道:“这里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大榕树茂盛和当地农民不许人捉鸟。”另一名学生补充道:“我认为这里成为鸟的天堂有三个原因:一是大榕树茂盛,适合鸟儿做巢生活;二是农民不许人捉鸟;三是四周环境宁静优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们经历了一个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历程,经历了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金珍.《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5):160-160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