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写作中中介语偏误类型
2017-03-29魏四方
魏四方
【摘 要】中介语理论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呈现出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发展过程。它的形成过程是学习者不断开动脑筋,运用种种手段,对新的语言作出各种假设并在语言接触和交际使用中不断去检验假设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中介语是可以通过教学而产生系统的变化,使其更接近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因此,了解中介语理论及构成中介语的手段将会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介语理论;目的语;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末,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中,人们开始用研究母语习得的方法来研究外语学习,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对外语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所产生的不完全正确的语言系统的描述,人们试图通过对这一语言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来寻找语言自然习得过程的规律,使外语课堂教学更具对性。Selinker(1969)在其论文《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中首先使用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Selinker(1972)又发表了题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论文,从而使中介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被普遍认可。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宗旨,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对写作教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英语书面表达是高中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体现。然而在写作方面,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教师感到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写作成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基于此,本研究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观出发,对高中生写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作一个归纳,从而找出相应策略,更好地作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二、中介语理论的偏误观
1.中介语理论的特点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在1972年首次提出了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概念,进而建立了中介语理论。中介语理论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呈现出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发展过程。
中介语有着五个鲜明的特点:(1)可渗透性。隨着新知识和新规则对原有知识的不断渗透,原有的尚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在不断调整,中介语偏误在不断得到修正。(2)动态性。中介语与其他自然语言一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中介语发展的任何阶段,语言成分的变异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这些因素之间常常发生交互作用。(3)系统性。尽管中介语具有可变性,但它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是规则有序的,学习内容的加深与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发展保持序列的平衡。(4)反复性。中介语在向目的语接近的过程中不是直线前进的,而是有反复和曲折,通过不断修正与调整直至最终接近(尽管很困难甚至不可能)达到目的语水平。(5)石化现象。石化现象指的是由于绝大多数人中途停滞未能达到目的语语言能力的最终形式。
2.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与中介语偏误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外语教学研究的重心由“如何教”转向“如何学”,语言学习的过程日益受到关注。长期以来,凡是不符合规则或标准的语言现象都被视为偏误。然而事实上,无论是母语习得者还是二语习得者,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偏误。偏误会一直伴随着学习者,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偏误分析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有关偏误分析的理论和研究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1)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偏误是否应该纠正;(2)应纠正哪些偏误;(3) 何时纠正;(4)由谁纠正。由此,语言学界先后出现了三种理论: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和中介语。语言学家对待偏误的态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不容忍,到容忍,再到对偏误的理性态度。
三、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从中介语的概念及其特征和构建手段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中介语是一种受规则支配的系统语言。它的形成过程是学习者不断开动脑筋,运用种种手段,对新的语言作出各种假设并在语言接触和交际使用中不断去检验假设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中介语是可以通过教学而产生系统的变化,使其更接近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因此,了解中介语理论及构成中介语的手段将会给教师一些启示。
(1)要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错误视为洪水猛兽,有错必纠,而根据中介语理论,错误正是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发展情况的晴雨表(Ruth1988),教师应把这些错误视为走向完善的路标,并且通过这些路标的观察和他们所提供的数据,了解学生的中介语所处的发展阶段,并对他们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评价,提高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信心。
(2)要提高教师对中介语错误分析的技能
中介语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相对于目的语而言,中介语永远是错误的语言,但学习者的中介语反映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它是错误分析的基础。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和分析学习者的错误,并通过这些错误,了解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学习者由于对目的语的规则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能自行纠正并能解释自己的错误,教师只需点到为止,无须多作解释。
(3)要充分利用学习者中介语错误发出的反馈
学习者中介语错误如同一面镜子,它能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还存在哪些不足或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学还是依靠学习者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得出结论;教学内容是否提供了一些能与学习者认知能力相符的学习内容等。如果教师能从学习者中介语错误发出的反馈中认识到这些问题并能采取补救式教学,外语教学效果就一定会改进。
四、结语
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他们不断地在有意和无意中建立一个语言系统,这一系统能够使他们理解所学的外语并且能够自由地表达,这一中介语系统不应该被认为是不完善的,一个学习外语的人,当他把这种语言的知识与一个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对这种语言的知识进行比较时,其中介语才被看作是一个不完善的语言系统。然而,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头脑中这一系统却是相当合理的,它是一个向目的语接近的、灵活的、有效的语言系统。学习者在自己中介语的知识基础上,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地处理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行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语言作出正确的评价,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给予合理的反馈,从而使学生中介语系统连续不断的向前发展,直到他们能够运用外语进行清晰、明确、有意义的交流。
【参考文献】
[1]Selinker,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10):209~231
[2]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罗晓杰.孙琳.偏误理论与二语习得[J].外语学刊,2003(2):103~105
[4]赵萱.中介语石化现象与中介语心理认知机制浅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18~20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向教材学作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JYC160510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