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新思路

2017-03-29孙彩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新思路意义

【摘 要】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观念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必须要以新的思路作为指导,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达到提高小学生思想品质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意义;新思路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目的,是学生学习品德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意义,深入研究了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新思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提供科学借鉴。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意义

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础,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学科。首先,小学生身心发育不成熟,喜欢对社会现象与行为进行模仿,小学生在复杂的社会形态中还不具备判断对错的能力,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被社会一些不良行为感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对与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目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数量较多,这部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备受关心与宠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孝敬长辈认识不足,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人格与性格的形成,在小学中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逐渐认识到帮助他人、尊重他人、孝敬长辈的重要性,对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不仅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关键,在丰富小学教学课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充分打破了以往学科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新思路

1.以学生为主研究教学素材

以学生为主研究教学素材是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需要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材,教学内容与素材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夸夸我自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先从小学生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着手,教师使学生回忆自己做过的值得骄傲的事情,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优点,对于一些性格内向较腼腆的学生,教师要对其加以鼓励,使其大胆的进行自我表扬,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对自己的优点进行总结,极大的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待学生自我表扬之后,教师再说出自己眼中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最后使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優缺点,对优点的指出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缺点的指出能够充分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生在客观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中重新审视自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十分重要。

2.开展情感体验活动培养学生情操

记得伟人列宁曾经说过这么一句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的确,事实证明,道德情感是一股无形的内驱力,它能够支配人们对事物或行为是采取支持还是反对,是追求还是舍弃,是热情帮助,还是漠然处之。它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是建立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是产生道德信念的基础。在情感体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操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使学生在情感方面领悟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涵。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伸出我们的手》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捐助活动,带领学生到社区了解一些困难家庭的具体情况,学生了解到一些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中,与自己同龄的孩子不能到学校学习,衣衫破旧不堪的情况,学生内心深处对自己父母产生感激之情,对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些浪费行为感到羞愧,同时对这些同龄孩子产生怜悯之心,学生内心的变化充分表明了在情感体验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转变,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为贫困儿童捐赠活动中,学生在捐赠活动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在生活中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在生活中进行品德教育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行为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应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公共生活讲道德》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到一些环境比较脏乱的公共场所进行体验,学生在公园中看到人们随地吐痰,将零食包装扔的到处都是,想坐到长椅上休息,却发现有人躺在长椅上睡觉,之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学生深切感受到在公共场所中较差的道德素质为他人带来的不便,对公共环境造成的污染,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改善公园环境。学生们开始讨论,并制定了改善公园环境的计划,学生在课余时间带着劳动工具到公园打扫卫生,在公园休闲的人们在学生的影响下,逐渐产生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在生活中进行品德教育,充分达到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是重要的小学学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建立新的教学思路,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将品德与社会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倪丽萍.师爱润童心德馨伴成长——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35)

[2]万秀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活动课的实施策略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1)

[3]王国东.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4(08)

【作者简介】

孙彩霞,学历:大学本科,职务:副校长,职称: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学校德育校长六年来,始终秉承“以德为先,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工作中遵循“爱的教育”育人本质,注重全面、扎实、细致、创新的做好每一项德育工作。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思路意义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