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7-03-29吴金颖
吴金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课程标准也提到了人文性与文化密切相关。英语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学好英语离不开对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学习英语又会加深学习者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识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拓宽视野,也要学习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我们在进行文化导入的时候,内容应以日常用语为主,包括简单的称谓、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和请求作出适当的反应,知道英语国家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名称,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标志物,知道英语国家的首都国旗及重要的节假日等,感受中外两种文化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对文化知识进行渗透:
1.根据教材内容所设置的情景,拓展其背景知识。
由于上课时间、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讲授背景知识,所以只能在课堂上有选择性的讲授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来加深小学生对西方文化背景的理解。教师在讲授文化背景内容的同时,要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禁忌,并着力于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中国,我们在见面打招呼时,会说“吃了吗?”、“去哪儿?”或交谈时会问到“你挣多少钱?”,而在西方,这涉及到了个人的隐私问题,尤其是询问女士的年龄、体重,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使谈话难以进行下去。这样,学生会问,那我问课本中学过的“Whats your name?”总该没问题了吧?可事实恰恰相反。当填写表格信息或面签的时候,如果问“Whats your name?”对方会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会很不舒服。一般会以“Your name ,please.”代替。
2.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多媒体技术为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及灵活的教学手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熟悉并了解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更好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如果单凭老师去描述,小学生因知识量有限,很难就老师的描述进行想象,或进行了错误的想象,影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在互联网的教育网站里,寻找并挑选适合小学生观看的视频,上课时利用多媒体直接将视频呈现给学生们。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传递生动形象的教学信息,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各个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增强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介绍西方节日,创设文化语境。
在《英语课程标准》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中提到了“了解英语国家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的庆祝方式”。在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級课本中也涉及到了西方节日,如“Christmas、Easter”,在上课前,让学生预习,了解这些节日的时间,来历,风俗习惯,教师在上课时把每个节日代表性的标志贴在黑板上,下载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Jingle bell”来营造学习气氛,并借助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对课文进行介绍。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在课后,老师可就“Christmas”这一话题,让学生制作圣诞卡片送给家人和朋友。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使学生感受西方节日的气息,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印象深刻。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4.使用身势语来渗透文化知识。
身势语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body language 和gesture的重要性。当我们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时,需借助body language 和gesture来传递信息。虽然它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但可以使对方很容易的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在不同的国家,身势语所表达的意思不完全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收集大量的关于身势语的资料,可以利用课前的三两分钟时间,介绍一下西方国家的身势语及交谈习惯。比如,大多数说英语的国家在交谈时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有一定的私人空间,而阿拉伯人恰恰相反。所以当一个英语人和一个阿拉伯人交谈时,阿拉伯人喜欢近距离的接触,会一直向前移动。而英国人为了保持一定的距离,则不断的向后退。经过数分钟的交谈,他们早已不在原地了。在中国,点头“yes”,摇头 “no”,但尼泊尔人,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点头代表“no”,摇头代表“yes”,与中国人正好相反。另外,“V”字手势源于英国,因为字母“V”在英语中代表“victory”(胜利)之意,用此手势时需把手指背向自己。但在希腊,“V”手势代表视对方为邪恶之人,用此手势时必须将手指背向对方才能表达胜利之意,否则就会表达轻视对方之意。由此可见,看似简单的“V”手势,朝向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通过介绍,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文化知识,才能在实际中正确使用语言,才能使他们在英语交际中学有所用,游刃有余,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这也是提高语言水平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