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中“教与学”的互动

2017-03-29林碧英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本教与学互动

林碧英

摘要: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开发教学资源,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乐的活动氛围,生成师生、生生间相互的勾通和交流。

关键词:教与学;互动;人本;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75-02

"教"与"学"中的互动,就是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使教师融于教学活动之中,调动学生情、知、意、能各种感官,使学生敢于发现、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研究探索、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感悟知识,体验成功,实现其智力情感及其它方面全面发展。互动不能局限在语言和动作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互动、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结论迫切探究的愿望,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参与的位置。互动,使学习进入了新课堂,互动,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

1.教,在互动中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以教人者教已",教师在互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与外界的教育环境相联系,还要与自我的内在环境相协调,并取得均衡,以最优化的方式进行互动的设计、调整、实施和反思。

1.1互动教学:在静、动中得到均衡。教材往往是静止的、先验的,是预设性的,而小学生往往是喜动的,教师在互动教学设计时要化静为动,把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相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相联系,并结合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风格、特点,联系教学的环境,创设互动机制,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可能性》一课时,我把教材转化成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首先师生之间开展摸乒乓球的游戏,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再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与乒乓球的多少及颜色的设置的联系;再经过动态变化的互动过程来验证、理解"可能性"与"一定"以及"可能性大小"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及内化、激发个体渴望互动的欲望,形成良性的互动教学循环,符合探索性学习的规律。

1.2互动教学:在时空中得到演绎。教学的每一课时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这是课程标准的目标所在,也是课程实施的依据,且有它的规定性。但从实施的内容和时空的匹配来看,并不是饱和的,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与机动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以讲化动,调控出相当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学生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在互动中凝聚精华,让反应人本发展的力量成为主导旋律。又以《可能性》为例,教学时,我尽可能增加了和学生的互动,和学生展开了二次摸球比赛,两个盒子各有8个乒乓球,摸到白球多的为胜。第一次由于教师的盒子里都是白球,而学生的盒子里有4个白球、4个黄球,教师自然必胜。学生在不服气的情况下,油然产生了新的更深刻的互动,探索出了随机结果的"一定"与"可能",这种互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

1.3互动教学:在过程中得到生成。教师上课的教案是事先预设的,是主观上理想的东西,但我们所要面对的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下,学生又有不同的心理,就会导致互动各种随机状况的出现,而教师绝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学生,硬把学生拉到预设的轨道上,互动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师和学生融合的历史性交流。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和调整,调整自我的互动预设,推动教学进程,并及时做出教学反映,当然这种教学机智得益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人文修养,还取决于投入同步与预设的宽度。

1.4互动教学:在放收中得到交融。互动学习是人的最基本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说互动学习是一种过程,那么,所谓的放就是指让学生尽情地动起来,使个体通过反复观察、感受、实践、探究,亲身经历全过程;如果说互动状态是一种多水平要素的整合,那么所谓的放在于使个体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通过心理感受,情感互动,认识顿悟,反省内化,提高感觉水平、认识水平和意志水平。放要放到位,使内心深层的互动得到深化、扩展和升华。同时发挥收的功能,防止出现被动接收、脱离实际、感受力下降、缺乏互动、忽视内化、知行脱节等问题。收放的交融可以使互动默契、强烈、更有效。

2.学,在互动中学

只有让学生回归自我生活,回归原有知识,并融合新教学的内涵,形成强烈、完整、清晰的互动,才能更好地探索,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记忆,更好地创生。

2.1互动学习:主动的学习。互动是亲身经历的体验,这就强调了少年儿童是互动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活他们自主参与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互动学习活动的动机,使互动学习成为自觉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可能性》教学,创设了师生二次摸球比赛,使比赛成了互动学习的催化剂,输赢成了个体关注首选的焦点,当摸球结果与旧有的生活经验矛盾时,更大热情地融入了互动。本课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师生互动,激活了学习互动的热情,自觉并渴望投入到互动活动中去,学生正是有了这些互动,思路打开了,精力投入了,热情高涨了,目标达成了,学习轻松了。追随着互动的实践,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2.2互动学习:创造的学习。在互动中,将学习空间回归自我的生活空间,从而使旧有经验得于激活,也增加了运用的张力。学生能利用原有知识、表象或经验,作为互动的基础,融入新的互动,开展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进行大胆猜想或预测,获得积极互动和顿悟。《可能性》教学中,教师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设置了新颖的师生互动方式,提出了似乎明白但又说不清的半捆惑问题,在充满情趣的教学情景中,使学生产生创新的动机,激发、强化创新行为,探索出了控制或改变随机事件结果的"一定""可能"及可能性大、小等规律。享受到了创新的成功与快乐。

2.3互动学习:立体的学习。学生的互动是多元的。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不同的互动,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有多元的互动。在学习中联系、尊重自我的互动,使知识能够更好地联系自我的准心理空间,从而产生内化和顺应,进而使互动更加立体。《可能性》就是创设了立體学习的互动,课首的小游戏营造了融洽的氛围,加深了师生情宜,让学生敢说、想说,情商在互动;师生的互动比赛,激活了旧有的生活体验,只有争论,没有胆怯,思维在互动;追朔原因和结果,探索活动在展开,体察、理会、领悟、开窍,再创造在互动;"集体游戏"是检测性的活动,生生交互产生碰撞,智慧在互动;课末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激励,点亮了人本发展航船的航标灯,生命在互动。整节课学生对自我、同学、老师的多元互动,形成了立体的学习。

2.4互动学习:生命的学习。在互动学习中,只有真正开放师生的心灵,才能充满生命的互动,才能使课堂教学绽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增长智力,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形成习惯,获得人格的提升。因此,教学活动是生命的互动活动,互动的过程是生命不断完善的过程,互动学习是与生命的对话,是获得对生命价值的领悟。所以互动式学习也是生命价值提升的纽带。例如在《可能性》的教学中,我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角色互动,给予关怀、给予激励、给予自信,并提供较多发言等表现的机会,引导全班学生向他输入"种子的力",使之逐步获得感受,经过内在的、反复的矛盾和斗争的互动,明白道理,激发学习内动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在互动学习中闪耀人性的光泽,铸成人格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著: 《学习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晓明.管延华 编著 《现代学习论与学习指导》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3]陈和.韩希墉.编著《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人本教与学互动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人本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