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初探

2017-03-29乔淑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乔淑娟

摘 要 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从本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实际出发,分析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现状,提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146-02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在这一大背景下,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汽车系组织课题组,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为基础,探索研究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以期对学院的转型发展有所裨益。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繁荣,汽车服务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对于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激增,获得符合本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企业争相角逐的目标。一些企业开始探索进入高校要人才,参与高校学生培养,甚至采用订单式培养等招募人才的新方法。

而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使得人才培养拘泥于传统,理论课程占据大篇幅的课程设置,往往与培养目标失之交臂,再加上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失联”,诸多因素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直接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毕业生无法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2 以就业为导向,以“顶岗实习”为先导的 “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形成以德、英、美为代表的独特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高职教育形式。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近年来,“双元制”又有新的发展:跨企业培训,即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强化。

2)英国的“三明治”模式,主要是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相互交叉。以四年制为例,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两年理论课程,第三年到企业参加实践,第四年回到学校进行“理论回炉”,这种模式被大家形象地称为“三明治”模式,是目前公认的国内外教育改革中比较成功的模式。

3)美国的“企业大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美国通用汽车设计和管理学院的设立为标志。企业大学最初以员工为培训对象,由企业高管和资深技术人员授课,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大学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

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 探索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既符合既定培养目标,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一直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难题。以上几种国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常见于高等职业教育,难以照搬照抄应用到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中。

我国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体育、高等数学等,学时比例占到三分之一强。如果参照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学生再有一年的时间到企业参加实践,那么留给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就很少了;如果参照德国的“双元制”,“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很难得到学生家长认可,缺乏政策配套和社会认同;再看美国的“企业大学”,虽然国内已有类似经验,但并未普及。

以就业为导向,以顶岗实习为先导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目前,由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学科教育、实践教学环节构成的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本科主流培养模式的框架。探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新模式要在这一框架内进行,而这个主框架留给学校、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空间并不大。从时间上来讲,本科学生在校4年间,寒暑假共计7个假期,还要参加一定量的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就业创业实践等,难有集中的时间。从地点上来讲,高校很难与合作企业同处一地。不难看出,在主流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如何利用“空间”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就成为探索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

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直接体现为学校—企业、学生—工作零距离对接,因此,“就业”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逻辑终点。

课题组在探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过程中,结合以上逻辑起点和终点,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院大力开展顶岗实习工作现状,确定以顶岗实习为先导,在时间安排上,前三年学生在校学习,第四年到企业参加实践。这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顶岗实习为先导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3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如下实践过程。

基础条件 自2014年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来,学院的校企合作经历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关系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学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这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进行校企合作初期,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一是削减与本专业关联不大的理论课程,腾出用于专业课学习和专业技能实践;二是拆分部分理论课程,如将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分成汽车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汽车底盘检测与诊断、汽车电气系统检测与诊断三个子课程,边理论边实践,先理论后实践;三是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大大加长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

培养模式的初步形成 合作伊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11级学生10余人于2014年初进入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2015年,该专业2012级43人进入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经过近一年的实习,根据生企双向选择的原则,截至实习结束,有31人留在企业工作。至此,该培养模式初步成型。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 随着新一轮定岗实习的开展,双方的合作也拟定进一步深化:

1)在原有合作基础上,争取由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2)根据企业一线管理人才素质的需要和专业需求,编写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

3)在校内组建辐射吉林省内的为企业生产、制造、汽车营销及售后服务等业务培养人才的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普通本科教育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效果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加以证明,同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扼西,冯培峰.独立学院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以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机械专业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9):54-58.

[2]王志阳.论我国校企联合办学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9):41-42.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实效性探究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