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年健康创始人俞熔:体检只是大健康的敲门砖

2017-03-29林楠邱蕾

支点 2017年3期
关键词:国宾医疗

林楠++邱蕾

核心提示:以体检为基础,开拓更多的创新赛道,从而满足用户更多的需求,提升企业的复合竞争力。

远处走来的俞熔个子不高,偏瘦。

有句电影台词形容他正合适,“Tiny man, huge ego”(个子小,野心大)。

作为资本圈里公认的“狠角色”,在专注进军大健康领域之前,做投资起家的俞熔已较有名气,孕育和投资了雷柏科技等8家上市公司,范围涉及高科技、农业、证券、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投资中接触了大健康后,他便发疯似地爱上了它,并将资本手段运用到这个领域,一举收购大健康科技、慈铭体检等多家体检机构,他所创立的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成功登陆A股市场,并成为民营专业体检机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龙头企业。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美年健康实现营业总收入30.78亿元。

不过,俞熔想要的并不止这些。

“我们正以体检作为入口,布局与体检具有协同性的专科诊断、慢病管理、精准医疗、基因检测、远程会诊等大健康生态圈。”不久前,在北京的一场企业家活动上,美年健康创始人俞熔对《支点》记者这样说道。

专门读了个中医博士

和当时很多人一样,1971年出生的俞熔,第一桶金来自房地产。

上世纪90年代早期,我国第一次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热。199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通信工程系的俞熔,并没有选择进入分配的单位工作,而是去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在这家公司摸爬滚打两年,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后,便自己创立了房地产公司。在上海闵行区、徐汇区等地做了一些项目,俞熔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虽然房地产市场前景广阔,但俞熔发现,这个江湖的格局已逐步定型,要想成为万科这样的一线公司,机会十分渺茫。

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就是总能比别人早一步看到先机。投资,便成了俞熔试水其他行业一个便捷而又快速的桥梁。

1998年,俞熔成立了天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亿投资”),此后多年作为主要出资人,陆续与科技部和地方高新区发行了多只基金,总规模达30亿元,并“催生”出雷柏科技等8家上市公司。

好运一直在眷顾着这个投资人,如果就这样走下去未尝不可。只是,俞熔骨子里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在他看来,那时的天亿集团更多的是一家纯财务投資机构,他希望找到一个能够长期做下去的行业。

一次偶然机会,俞熔认识了一位医疗界的朋友,对方判断医疗会是一个风口,并鼓励他往这方面转型。

在了解了医疗行业的一些基础信息后,俞熔很快果断出手。这一次他还是以投资作为突破口。

2004年,天亿投资成立子公司天亿医疗,专注于大健康产业投资。然而,前期并不顺利。当年,俞熔一心想要投资上海市一家护理学院,却以失败告终;2005年,欲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合作收购杭州市一家整形医院,也没有遂愿。

认准了的事儿,就绝不回头。俞熔认定医疗行业就是“一件可以一辈子去做的事”。

终于,2006年,天亿医疗成功从上海市卫生局手中,接过了国宾体检20%的股权。彼时,国宾体检仅在上海市西康路有一家体检中心,年营业额达4000多万元,利润为1500万元。

也正是这笔投资,让俞熔想明白了一件事,进入一个行业还得从细分市场做起,而不是到处撒网。他意识到,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体检的市场前景很大,他决心要在这一领域闯一闯。而20%的股权在国宾体检里仅是一个小股东,这让他并不甘心。

于是,俞熔“狠心”退出国宾体检。2007年,他将天亿医疗更名为美年体检,并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门店,为此,他还专门去中国中医科学院读了一个中医博士。

“既然看好了方向,就要不断学习并专注做下去,从而向行业第一进军。”这是俞熔事后对当时抉择的解释,他形容自己在40岁以前是“漂”的状态,之后才慢慢“定”了下来。

资本腾挪的好手

事实上,当时看重体检这一市场的并非只有民营专业机构,不少公立医院也都设立了专门的体检中心。

“很多情况下,即便一些公立医院的服务环境和态度十分恶劣,效率也不高,大家还是愿意去那里。”俞熔说,“根本原因是他们有专业的力量,能够精准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何同他们竞争?

在俞熔看来,除了要有舒适的环境和体贴的服务,更要有专业的品牌力量,也就是体检结果要准确、全面、快速、负责。

“不管你是300元还是3万元的体检套餐,我们都遵循这一准则。”俞熔笑着说,“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品牌价值。”

体现在美年体检的具体运作里,不仅有门店环境舒适大方,导购人员贴心问候,硬件上更是舍得“下重金”,引进的都是西门子、飞利浦、GE等国际标准的品牌设备;在软件上,引进了体检行业的权威专家近5000名,36小时内出具体检报告并给予健康管理建议。

到2011年时,美年体检成为民营专业体检市场领域的第三名,门店总数达40多家,前两位分别为慈铭体检和爱康国宾。

这离俞熔行业第一的梦想还有点远,有没有捷径可走?作为资本腾挪的好手,俞熔这一年在收购整合上开启了“开挂”模式。

2011年10月,美年体检收购了大健康科技,后者在民营专业体检市场排名第四,门店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两者合并更名为美年健康,门店总数扩大至100家,市场份额进一步上升。

此后,美年健康又一举收购了北京绿生源体检中心、西安康成连锁体检中心和广东体检龙头瑞格尔等多家体检机构,版图向全国扩张。

2015年,美年健康及其兄弟单位天亿资管,分别收购了慈铭体检27.78%和68.4%的股权。当年,美年健康成功登陆A股市场。2016年美年健康又宣布,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天亿资管、慈铭体检创始人韩小红等股东持有的慈铭体检股权,从而达到拥有慈铭体检100%股权的目的。

美年健康通过一系列收购整合,坐稳了民营专业体检市场的头把交椅,背后的操盘手俞熔,也被业内认为是“投资出手凶狠”的野心家。

不过,交流过程中的俞熔,脸上时刻挂着微笑,也很照顾周围人的感受。说话语速较慢,如果没有听懂他会耐心地再次陈述。生活中的他为人处世十分谦和,这与他在工作上作风大胆、出手快的特点完全不同。

俞熔并不在意外界对他评价如何。在他看来,要想成为行业第一,收购具有优势的品牌十分正常。这样能在较短时间内,让企业规模、品牌、市场地位迅速提升一个台阶。

公开数据显示,收购慈铭体检后的美年健康共有300家门店,年服务人次达1400万,远远超过了排在第二位的爱康国宾。

不过,俞熔同时表示,尽管以美年健康为代表的民营专业体检机构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但依然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俞熔透露,美年健康计划在2018年布局800家门店,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同业收购。另一方面,在体检服务上,会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如提供早期癌症筛查项目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不止于体检

俞熔想要的远不止这些。在他看来,美年健康每年超过千万的体检数据具有重大价值。

“我希望美年健康成为一家生态型公司,能够在体检的基础上,开拓更多的创新赛道,从而提升公司的复合竞争力。更何况随着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体检之后能有更精准的服务,这些创新能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俞熔说,“因此,我们正以体检作为入口,布局与体检具有协同性的专科诊断、慢病管理、精准医疗、基因检测、远程会诊等大健康生态圈。”

说到这里,俞熔的笑容更为灿烂,话匣子也像突然被打开了一样。

那么,资本手段当然也会运用于生态圈的布局上?

俞熔坦言,正如在体检的布局上采取自建、投资和收购协同作战一样,大健康生態圈的布局也是类似战略。跟体检很近的如预防医学,可以自己做从而控制核心赛道;自己做不了的如医疗器械、远程会诊等,则以控股或参股形式,选择行业内的优秀企业,让专业人做专业事,采取合作共赢方式共同将市场做大。

战略已经开始实施。

俞熔透露,美年健康从体检入口,已积累了大量糖尿病和CT胸片数据,从而提炼出了这些单病种规律,能够快速辅助专家诊断,将高危人群筛选出来,并及时给予预防和精准治疗方案。

不仅如此,美年健康还投资了安翰磁控胶囊内镜机器人进入胃镜检测领域;买入基金测序公司美因健康科技公司20%股权,试水基金检测;与远程影像诊断公司大象医疗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提供远程阅片服务……

毫无疑问,俞熔的大健康版图已是越来越大。

业内人士称,既然俞熔打算在大健康领域搏一搏,在他为美年健康布局的几个赛道里,未来肯定会有很多投资或收购事件,精彩才刚刚开始。

对话

不能盲目收购扩张

《支点》:如果创业者现在想进入医疗行业,您认为哪些方向还有机会?

俞熔 :医疗是跟政策非常相关的行业,要想在医疗行业创业必须关注并理解相关政策。

比如,去年12月初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是国家首次发表中医药行业白皮书。这就意味着未来三五年内,中医药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因此,中医配方颗粒、中医信息化服务等中医药产业链,都是可以挖掘的方向。

再比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多元办医格局,专科领域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体检、眼科、口腔倒还发展得不错,但是像骨科、儿科、五官科等还没有出现较好的品牌,这些都是创业机会。

《支点》:在美年健康的发展轨迹中,收购扩张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他创业者是否可借鉴?

俞熔:收购确实是一个快速扩张的方法,但对创业者来说,刚开始不要把盘子想得太大。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选好细分领域,打磨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标准。只有在一个行业内具有一定优势之后,收购整合才能更好进行。

因此,先打好扎实基础,再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度扩张比较好。我见过很多创业者刚开始发展还不错,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钱之后就盲目扩张,反而从赚钱变成亏本,这是不可取的。

《支点》:您在医疗行业已经做了10多年,对创业者有哪些告诫?

俞熔:医疗行业变化很快,几乎每天都有新东西产生。对创业者来说,一方面你要把现有的业务发展好,另一方面要留意最新趋势不断作出调整。否则,一不留神你可能就出局了。之前有报道说,一个美女创业者用一滴血就能检测多个常见疾病,虽然后来并未成功,但我当时看到消息时很紧张。举这个例子其实想说的是,必须不断关注新知识和学习,才能不被踢出局。(支点杂志2017年3月刊)

猜你喜欢

国宾医疗
医疗UDI
中国国宾洞——桂林芦笛岩
袁毅平作品
医疗合同中医方违约责任的判定
钓鱼台系列酒品鉴
在文字里栖息
南瓜卧秋遍地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