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区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策略研究

2017-03-29其米贡布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课外阅读习惯

其米贡布

摘要:西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应试教育的模式逐渐退出我们藏区历史的舞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有教育家认为: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没有阅读,学习无从谈起。藏区中学学生充满了好奇心,有求知欲,只要我们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会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来。因此,提高我们藏区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精神力量的发展有了活动的余地,对于21世纪青少年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藏区中学;阅读教学;培养兴趣;课外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40-01

引言: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是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同时语文还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藏区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我们藏区学生在学习、把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语文教学环节。本文就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论述如何提高藏区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粗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与看法。

1.藏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讲究创造性

在藏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阅读主体要在自己头脑中将储存的思想材料与读物内容建立起联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考来获得意义。这种心智活动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活跃的和充满创造的。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可以培养我们藏区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从而促进创新教育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的展开。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聚精会神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藏区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信息辐射教学,用信息技术作助手,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我们藏区中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我们藏区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2.培养阅读兴趣入手

2.1培养兴趣,我們首先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喜欢学语文,知道语文不仅是升学的工具。我觉得北京大学中文系 "孔庆东"教授讲得很好,他的话可做指导思想: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不妨把他的那篇《怎样学语文》给学生好好聊聊。

2.2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死抠术语,不大谈文学现象、文学理论。尽可能结合生活,联系我们藏区学生自身体验,走进文本,吸取营养。

2.3尽可能张扬学生个性,展示自我才能。鼓励学生筹划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赛,班级辩论会,名著知识竞答赛,编故事接力等以提高阅读兴趣。

3.建议选择课外读物

我个人认为,"真的语文,真的语文人,是经得起时间的验证的!"不论是学语文,还是教语文,"读书!""把书读起来!"参天地玄机,识人生妙理,穿行于语词的丛林,沐浴人性的光辉,秉承文化的魂风血脉,语文的真面貌,语文人的旖旎和浩荡,才会得以确证和实现。尤其是对于我们藏区中学生而言,好读书只是开始,读好书更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一是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课外读物。社会需要主要指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从这个方面说,只要是进步的、健康的、有益身心的读物都可以让学生读。就如:"孔庆东教授的《怎样学语文》"、《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

二是选择符合藏区中学生自身阅读兴趣的课外读物。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学生喜欢《电脑爱好者》、有的喜欢《四书五经》、有的却去看《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学生只有对读物感兴趣,才能主动去阅读,积极去思考,才不会把读书当作是一种苦事、一种负担。

三是选择符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低中年级学生适宜读图文并茂的短文,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高年级学生知识面较广,阅历较丰富,可以阅读一些游记、惊险和科幻小说甚至古典名著等。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特别是我们藏区学生,在他们跌跌撞撞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时,更需要一本好书把他们牵引走向成长的彼岸。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选择好入门之书。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4.培养正确阅读习惯

4.1经常诵读、默读的习惯。在藏区中学语文阅读实践中我们把诵读、默读二者结合起来,能达到突出语段教学、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之目的。阅读教学中,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与理解的关系。就语文这门工具性基础学科来说是极其狭窄的,更为广阔的语文天地在课外,经常阅读书报杂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吸取丰富词汇,学习写作的技巧,可以说语文水平的高低与课外阅读关系很大。

4.2积累整理的习惯。当前我们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是供学生学习的例文,文中有许多生字、生词、修辞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督促学生经常分门别类,随时整理积累,以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在于这日积月累。

4.3运用工具书的习惯。中学生在阅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懂不识的字、词,要求学生要自觉翻检工具书,并结合该字词的语境定其音义。这实际是一个分析、判断、筛选的过程,这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形成。在判断筛选的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该字词所有的音项、义项,有利于知识的全面化、系统化。

4.4提问答疑的习惯。阅读中善于提问并回答就会促进学生自己去推测分析领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自然而然会在回答中培养起来。因此,我们藏区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以课堂阅读为中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视野。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对象的选择上做有效的指导,还要善于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的开展,促进我们藏区中学生的自主阅读精神的增强,使他们善于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培养我们藏区中学生阅读各种有趣、有益的书籍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创造性、习惯性的阅读教学是以创造、习惯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创造、习惯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它是长期以来对灌输式教育和独白式教学模式的颠覆,是我们藏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革。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课外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