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2017-03-29马良刚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生差异教学评价新课程

马良刚

摘要: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面,以學生为中心,尊重学生间差异的同时,使学生教学评价发挥出应有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从而促使每个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学生差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35-01

引言:教学评价的作用是检查教师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系统而起到促进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本身的发展被放在首位,素质教育得以强化,生活与课程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因此需要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的趋于多元化与互动化

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学生本身,学生家长均需积极参与评价,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1]。互动化是指各个评价主体之间相互评价,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等,这样就会使得各个主体之间加深了解与理解,更易于学生的教育。

2.考察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的情况下,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具体包括字、写作、阅读、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在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不仅评价了学生的智力方面,也对非智力因素(意志、性格、态度、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评价。

3.重视评价得发展性功能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再只是选拔,增加了激励、反思、反馈等发展性的功能。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学习的情况,以便更好的学习。

4.注重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在新课程教育下,对于小学语文评价需要重视过程的动态性,将评价贯穿于整个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时时刻刻不忘评价,如随机检测、作业批改等,强调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这种动态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持续性,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5.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学生间智力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能力不同,使用统一的标准明显,不能准确评价每一个学生,所以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特性,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使得每位学生充分够发挥其特有的潜能,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语文的学习不是简简单单课堂上的学习,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小学语文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面,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习个体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金霞,黄学先.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2):147-149.

猜你喜欢

学生差异教学评价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尝试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