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新闻可以“高”,但不能“冷”
2017-03-29杨柳
杨柳
与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见面比预定时间晚了两天,彼时的他因嗓子发炎,几乎说不出话。从元旦到春节,在这举国上下合家欢聚的日子里,朱广权和他的同事们始终奋战在新闻第一线,此次的“失声”许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状态下身体本能发出的红色警报。
提及被网友封为“央视段子手”这件事,朱广权微微一笑,“我们不认为那是段子,就是想让我们的新闻有点温度,而这样的做法我们至少已坚持了6年。”
翻看朱广权担任主播的《共同关注》栏目往期内容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段子”可谓层出不穷。譬如,“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是不能没有归宿”、“别挑概念挺玄的,选那物美价廉的”、“喝少了是助兴,喝多了不出事儿就是万幸了”、“儿童用药,吃药基本靠掰,用量基本靠猜”等等。
由此可见,朱广权的春节走红并非偶然,这些观众眼中的“段子”其实是在央视新闻这片创新的土壤上顺其自然开出的花。
放下身段儿
做有“温度”的主播
《综艺报》:在那段“地球爆炸论”播出前,想过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吗?
朱广权:《共同关注》经常会在节目中进行一些创新尝试,對我们而言那不是段子,只是新闻之间的串接,我周围的同事也都很习惯这样的语言风格,没想到这次这件事就突然引爆了,很奇怪,但是也算是顺理成章,因为我们一直在节目里做这样的努力。
《综艺报》:网友之所以反响这么大,是否因为你的这种风格与他们印象中或者想象中的央视主播有着比较大的反差?
朱广权:大家对央视主播可能会有个标签化的认识,觉得你就应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但其实真的不是这样。早在2003年我刚到新闻频道时主播的语态就开始变化了,包括现在,新闻频道主播的播讲状态都能看出来有变化,已经不再是那种宣讲式的播报,而是向更接地气、更亲民的方向转变。
《综艺报》:播讲状态的改变是有意识的创新尝试吗?
朱广权:新闻主播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会有人硬性要求你去创新、去尝试。这种改变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和顺其自然的结果。其实我们新闻播音部这个团队,往早了说像罗京老师、李瑞英老师,现在的像李修平、康辉老师,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风格特点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互相影响。比如早些年文静主持的《媒体广场》就已经在创新,那种表达方式和语态,对我们很多人都有影响,我和康辉、文静碰到一起的时候,经常没聊几句就聊到业务上了,互相交流经验和想法。
《综艺报》:新闻毕竟是严肃性的节目,如何在权威和亲民之间寻求平衡?
朱广权:新闻确实更严肃,但是你可以“高”,不能“冷”。我们的这些尝试不是说要去迎合观众,去搞笑、娱乐,新闻不可能是这样的,我们就是想让新闻有点儿温度,让观众看上去觉得“哦!这是个人在说话。”如果主播只是机械式念稿,那不用等新媒体淘汰你,人工智能就把你淘汰了。
原来老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我觉得新闻也不是搞笑片段,但是你可以放下身段儿。像我们《共同关注》的时段就是一个陪老百姓吃饭的时段,有新闻大事件时可以做报道判断,而小事儿时就是百姓的陪伴。
电视最缺乏的就是和观众互动,我觉得主播是跟观众互动的一个点,让观众觉得节目内容是跟自己有互动的,我认为这是主播应该承担起来的一个作用。
幽默不失分寸
创新拒绝迎合
《综艺报》:你之前提到会在节目中带入一定的个人风格,那么如何去拿捏自由发挥的尺度?
朱广权:一般大型节目都会提前开策划会,跟节目组沟通,他们会告诉你想实现的是什么,哪里你可以加一些你自己的东西进去。去年的G20杭州峰会,是我和欧阳夏丹做的,这种大型时政项目自己的东西不会加很多,有所体现的部分可能在于和嘉宾的访谈,但是你不能扔个三句半和嘉宾去聊,所以说分寸特别重要。
幽默不失分寸,创新不离主流。我们工作比较特殊的点也在这儿,我们是终端,张嘴说出去就说出去了,没有把关的环节。一定是在真实性、准确性、严肃性的前提下,去做一些发挥和找一些自己的空间,如果没边儿,那就不叫创新,叫‘车祸现场了。
说到创新,对新闻播音员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打牢基础,语音面貌和规范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播还没过关呢,哪还顾得上调侃和发挥。
《综艺报》:央视新闻一直在做创新尝试和努力,这其中是否有一部原因来自新媒体的压力?包括现在网络直播也红火起来。
朱广权:其实新媒体和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竞争。竞争是公平的,稀缺的就是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经济是最大的经济。我并不觉得电视是传统媒体就会被新媒体比下去,只要我们愿意以更开放的形态,更尝试的心态去努力,它就会有旺盛生命力。当然这并不等于要去迎合恶趣味和迎合观众的要求。
新旧不在于媒体形式,而在于创新能力,包括主持人也是这样,主播的青春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岗位创新能力。
主播的创新
源自团队的信任和磨合
《综艺报》:新闻栏目还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栏目会给主播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吗?
朱广权:我与《共同关注》这个栏目是有着先天优势的,因为我们有一个长时间共同打磨的过程,而且无论是栏目的制片人、负责人还是编辑,都有比较突出的创新意识,互相也都比较了解和熟悉,他们知道我的特点和风格,也会按照我的特点去做一些编排,比如播网络关注的热点时,他们会进行特别设计,还会跟我说,“这段你想说点什么”,给我可以发挥的空间。
作为主播与团队之间的磨合非常重要。在电视台工作,分工特别细,专长的人做专长的事儿,不需要你什么都会。但是作为主播,必须要了解整体流程,在了解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合作。汶川地震我作为前线记者去了一个月,玉树地震我去了一个星期,这对我非常有帮助。这种团队的合作是一起摸爬滚打出来的,回来时我坐在主播台上,这时我的自信不仅仅源于对自己业务的掌控,而是源自整个团队的彼此信任。
《综艺报》:所以说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朱广权:是的,我后面有整个团队,有他们的强力支撑。包括“重庆磁器口”道歉这件事,也是团队互相信任的结果。发现错误以后,当班的制片人和编辑商量了一下,就给我打电话,说咱们是不是应该在明天的节目里更正一下,你想想怎么说。然后我就写了一段词儿拿给制片人看,制片人看了以后说“挺好的,但这会不会把我们的错误充分地放大了?”她也会觉得有压力,但只是稍作犹豫就马上拍板,按照我写的原封不动播出了,播出以后效果确实还不错。这就是团队之间的信任和支持以及价值判断的趋同。
再有,像我和夏丹出现在“第三季主持人口误集锦”视频的所谓“导语”部分的那段,也是“第二季”出来以后,杨华主任说,这个事我们自己可以调侃一下。于是我在那年的《一年又一年》节目里加了那一段“你是欧阳我是夏丹”的调侃。
这件事儿说简单点儿,是栏目组和主播之间的良性互动,说复杂点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整个频道是不是有这个氛围?大环境是怎么样的?都在其中,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