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选择题解答方法探析
2017-03-29轩闯
轩闯
选择题是初中思想品德试卷中重要的考试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平常的学习中,部分同学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存在方法不当、效率低、失分多等问题,为提高备考的有效性,现将选择题的解答方法交流如下。
审题是正确作答的前提和保障。审不清题、抓不住主要信息、答非所问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审题时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与作答同步进行,进而选择正确答案。
一、审题干。
一般地,题干由一段材料和围绕其设置的要求组成。
1.审材料。
第一,把握知识信息。一般情况下,试题的材料按初中思想品德知识模块划分,每段材料可以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四个模块中的一个或几个。因此,在审题时要明了该材料考查的内容,并调动相应的储备知识。试题材料通常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但有的试题材料的信息点很多,此时要具体分析材料的内在关系、层次性、侧重点、考查知识的角度等,并做好标注。
示例1: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人顽固地抱有地域歧视偏见,把极少数人的问题以偏概全地放大到某个特定地区,河南人就是地域歧视的受害者。然而,真实的河南人是善良、淳朴、有担当的,十四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河南人十三届当选;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河南16人当选,河南好人群星闪耀,大善河南领跑全国。上述情况表明( )
A.地域歧视藏偏见,法律素养变暗淡
B.徳田广种大中原,善曲高奏美名传
C.一部河南发展史,大半华夏文明篇
D.八方通达枢纽地,中国之中优势显
解析:该题材料的主旨是“文明素养”,赞扬了河南好人和大善河南,涉及道德模块。A项涉及法律模块,C项涉及文化模块,D项涉及国情模块(交通),故选B。
第二,把握价值引导信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试题设置的情境即是体现这一要求的。因此,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把握题目涉及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所选答案应与其保持一致。相当一部分中考试题可据此做出判断。
示例2:公共交通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方便群众出行,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许多公交车站充斥着各类商业广告,乘客直呼:“广告大,站牌小;广告信息铺满天,公交信息不显眼。”与此相关,公交车到站时常常是各种商业广告先响亮喊出,然后才报站名;路牌、路标上也不乏广告的身影……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商业广告林立,表明经济繁荣、百业兴旺
B.公交联姻广告,体现创收为重、科学发展
C.商业信息丰富,能够适应市场、满足需求
D.公共设施建设,理应以人为本、惠及民生
解析:该题中,材料先综述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再分述有关公交车广告的各种现象,中心事件是公共交通中的广告,涉及的知识模块是法律和国情,“充斥”“铺满天”“先……才……”等信息表达出题人对上述现象持否定态度。 A项中“经济繁荣”、B项中“科学发展”、C项中“适应市场、满足需求”是肯定态度,与题目不一致,应排除。故选D。
2.审要求。
试题题目要求中一般包含主体、客体、行为、问题及其他限定信息。主体即行为的发出者,客体即行为的承受者,行为即主体做出的具体实践或认识活动,问题即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角度思考。同样的材料,设问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会千差万别,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看到似曾相识的材料,不看题目要求就盲目作答。
示例3:1992年的那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中国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2016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5周年。这是春华秋实的25年,这是梦想成真的25年;25年前,东方风来满眼春,25年后,神州大地春更浓!下列事实能够体现这25年“神州大地春更浓”的有( )
A.经济总量排名跃居世界第二B.改革开放内外环境日益优化
C.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D.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凸显
解析:该题中,设问“下列事实能够体现这25年‘神州大地春更浓的有……”主体是“神州”,即中国;行为是“春更浓”,即成就,此处是审题的关键点。其他限定条件有“这25年”,即1992年至2016年的时间。综合而言,该题问的就是1992年至2016年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据此排除D项,故选ABC。
当然,解答选择题时也可以先审问题,带着问题审题干,有目标地抓住有效信息,以提高解题效率。
二、审选项
1.审选项的内涵。
在要求选择正确选项的选择题中,选项正确是入选的前提,如果选项错误则排除。选项内涵错误的主要类型有价值观错误、知识性错误、过于绝对、逻辑性错误等。
价值观错误:入选选项应与主流价值观一致。如:“娇生惯养不可怕”“家务劳动不需要”“探究质疑能够明辨是非,网络表达可以随心所欲”等,该类表述错误较明显,容易判断。
知识性错误:此类是重点考查内容。高频考点有法律、文化、国情等。法律部分,常考依法治国、违法和犯罪、宪法等。如:“全社会制裁破坏国家安全行为”“违法具有危害性,必受刑罚处罚”等。文化部分,常考对待不同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如:“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排他性”“河南人民精神境界至高无上”“中原优秀文化积淀厚重无比”等。国情部分,常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如:“中国已成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河南文化强省目标已经实现”等。
过于绝对:在试题中见到“所有”“完全”“一切”“任何”等词时要特别留意。一般情况下,说法绝对的都是错误选项。如:“问题少年有问题,家校合力全解决”“理应满足村民所有需求”“应完全依赖全民的自觉性”“靠国际力量消除一切恐怖势力”。但是,并不是出现此类词汇的表述就是错误的。如:“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必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
逻辑性错误:把“只要……就……”的充分性当成“只有……才……”的必要性。如:“只要家长全放手,孩子成才不发愁”等。
2.审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选项与题干有直接关联的入选,没有关联的则舍弃。选项本身正确,但与题目无关,是经常设置的干扰项。
示例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据报载,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餐盒150亿个,然而这些餐盒的合格率却不到一半。不合格餐盒所用塑料,可能是工厂生产的边角料、回收的旧塑料,甚至还可能是医疗垃圾。它们被混合在一起,熔化后挤成长条,再被切成细小的颗粒,最终被制成餐盒,盛满了饭菜并送到我们的面前,甚至还被我们吃进了肚子里。上述情况表明( )
A.部分商家缺乏诚实守信意识和法制观念
B.部分商家视广大消费者生命健康于不顾
C.建設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D.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
解析:该题中,材料以食品安全为载体,涉及道德、法律和国情模块知识。“食以安为先”“合格率却不到一半”等信息表达了出题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及对不合格餐盒的担忧。C项中“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D项中“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与题目主旨“食品安全”无关。故选AB。
相比其他题型,选择题考查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综合性较小。同学们在平常练习时只要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以点带面,查漏补缺,就能提高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