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7-03-29马桂兰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格体育教师德育

马桂兰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20-01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

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3.建立完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地解决过去中职德育课程评价方法的问题,要建立完善新的德育课程评价体系,采取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形式可以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生互评、教师测评等。在评价过程中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突出学生学习表现过程的评价,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的要素。如把平时表现、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各按一定比例综合计入学期总评成绩。计算平时分时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的表现、上课时的精神面貌以及开放性作业的完成情况等都计入。当然,我们可以把计算平时成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评分标准邀请学生一起讨论制定。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笔者曾经在所教授的汽修、旅游、计算机等专业班级中,让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设计了创业计划,然后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共同商讨制定评价标准,最后由全体学生投票评选出了"最佳创业规划",获胜团队实施平时分加分,这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另外,还可以按照德育课程的实际特点和教育目标,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程完成给予学分、实习表现评分或者通过专业考核或实践考核后给予学分等。

结语:因此,中职学校应以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着力加强中职德育教育,这是大势所趋。这不但有利于学校的管理,还有利于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官世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J].品牌,2014,05:1.

[2]于正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5:2-3.

[3]戚一冬.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职德育教育[J].职业,2015,03:2-3.

[4]李勤先.试论如何搞好中职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4,01:4.

猜你喜欢

人格体育教师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