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思考

2017-03-29居继顶

文理导航 2017年6期
关键词:策略思考

居继顶

【摘 要】语文教学应当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会学习。如果教学不能让学生在一定时段内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从事相关意义上的自学,那整个教学对学生是毫无意义的。语文教学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

【关键词】引领学生;自学境界;策略思考

在人们的诸多教学反思中,都有著如此的说法:学生的阅读感悟其主体地位没有能够落实到位。学生主体地位为什么就是那样的不能落实到位?其本质是学生没有学会着学习,其原因是平时的教学少于将学生领进自学的境界。针对相关情形,平时应多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的思考和实践。现拙于笔端,期求方家予以教正。

一、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自身须有爱生之心

也许大家都这样以为,平时我们诚心诚意地将学生所必须获取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训练就是那样的一丝不苟,尤其对那些学有问题的学生在阅读感悟上投去更多更多的爱。人们可以比较夸张地说,教育教学就是那样的爱心有余。其实,如果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的教学就不再是爱心有余了,而且就是一定意义上的爱心缺失。所以,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我们教师自身须有爱生之心。教师的爱生之心,应当在授之以渔上多思考,自身也在授之以渔上进行着多多的思考。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去解决悟的基础问题——读。小学语文教材篇目的朗朗上口、质地优良,坚持让学生去美读着美文,进而获取着相关意义上的美感。为了学生能够去比较理想地读着,平时的教学多以自身的示范朗读引领学生,赖于示范朗读达成传递空间语言的效果,促使学生的读就是那样的全身心。为了全体学生都能够美读着美文,效法着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妙招,运用着期待效应,促使一个个读有问题的学生也能够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美读趋势。如一次教学《安塞腰鼓》,有位学生老是不能够将相关句式去读好,尤其就是些比较长的句式。在指其朗读时,让其进行比较反复的训练,在学生能够去读得令人比较满意时,再给其以相关程度上的点赞。该生看到自己的努力获取着进步和老师的肯定时,其学习信心就是那样的大增起来。

二、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自身须有可行之策

小学生有自学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小学生就是在平时不是那样的能够自学好,似乎也不就去进行着自学。小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完全进入自学境界呢?分析平时的教学情形,当是我们让学生进行自学的相关策略不妥。如学生的自学,都在前置性学习上做文章,而前置性学习也都是那样的老生常谈,不是抄生字,就是抄词语。即使在课堂上让学生去自学,也不就能够吊起学生自学的“歌喉”。所以,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作为教师自身须有可行之策。其实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其可行之处还是比较多元的,作为引领,应当经常翻翻花样。在平时让学生进行前置性的自学,笔者所翻的花样就比较多。教学叙事性篇目,让学生通过自学去了解相关的故事情节,所提出的前置性自学要求就不甚相同。有的直接告诉学生故事的主要内容,如教学《船长》,告诉学生船长的壮举,要求学生去阅读,思考船长壮举产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让学生抓住课题当中的“壮”去思考五壮士之决定的壮烈,五壮士之行为的壮烈。教学叙事性篇目,注意以一篇文章之人物形象的探析去引路,然后让学生去效法,进行相关语言、外貌、行为描写的自主性感悟。当学生能够从相关人物的语言去感受到人物形象时,那学生则可通过自己的自学探究出其他作品之语言描写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如学生能够从班长马宝玉的“走”自主感悟到壮士所做出的决定就是那样的惊天动地。学生也为我们中华民族能有这样的英雄儿女感到无比的自豪,自发起对革命英雄前辈的钦佩之情。

三、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自身须有反思之惯

平时的语文教学,人们对教材的钻研还是比较孜孜不倦的,对教法的选择应当说也是比较精心的,课堂教学也是比较重视学生自主地位真正落实基础上的自学的。但在平时,人们很少对自己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的行为和效果进行某些意义上的反思。从相关意义上说,不去进行反思的引领学生自学是很少能够让学生进行理想境界的。所以,我们应当得出的结论是,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其教师自身须有经常反思的良好习惯。对于反思,可以反思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说是包罗万象可以毫不夸张,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的成败得失都属于我们进行反思的内容。应当说,有些教师还是注意反思的,但所反思的显得比较片面。一提起反思,就去反思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的败和失,这应当也是我们进行反思所不可取的。借鉴相关的经验教训,在平时的引领学生进入自学境界中,坚持比较正常的反思,也坚持比较全面的反思,并在相关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着反思。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让学生去自读诗圣的快诗,学生还是读得成功的,但在学生的悟上出现某些意义上的偏差。如学生感到杜甫所写的快诗充满着快意,但学生中就有不少学生不能感悟出杜甫的爱国之情。为什么学生不能产生这样的感悟?笔者对学生相关意义上的自学要求和内容进行了反思,并在反思中做出这样的假设:如果小学生能够了解到杜甫相关的生平际遇,尤其能够多多了解到杜甫所处时代的“国破山河在”的相关情形,了解到杜甫携家背井离乡的遭遇,那学生是否就可能产生正确的感悟?因此,在相关类似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古诗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自学到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自学到相关作者的生平际遇。其学生则比较理想地进入自学的积极状态,产生比较积极意义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策略思考
语文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思考
阅读教学课堂学生激烈争辩的思考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慧
运用思维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英语教学中形成学生语感的思考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表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