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韦皋:和南诏、拒吐蕃的大唐天才军事家(上)

2017-03-29木匠

北广人物 2017年7期
关键词:老丈人节度使女婿

□木匠

韦皋:和南诏、拒吐蕃的大唐天才军事家(上)

□木匠

他曾作为大唐帝国蜀中最高军政长官,在和南诏、拒吐蕃的同时,更是将蜀中治理得五业兴旺、社会和谐稳定、府库充盈、文化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后人在评价他治蜀的功绩时,常会引用南宋著名咏史诗人徐钧的一诗,诗曰:抚边年久赋徭宽,善政春秋俗自安。蜀道虽危今坦易,登天不比向时难。

根据沧溟水的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改编的历史剧《大唐荣耀》,当下正在北京卫视热播。该剧以唐朝的睿真皇后沈珍珠为灵魂人物,讲述了一个跨越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的宫斗故事。至于说沈氏如何与一开始的广平王、后来的代宗皇帝李豫,夫妻情深,又如何的心存社稷,当安史之乱发生时,主动要求留在长安,与城中的百姓共进退;安史之乱后,又如何以其贤良,协助代、德两宗,为大唐帝国的重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云云,都是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余私以为,在中国的历史上,真正有为帝国的强盛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皇后(皇太后),只有三位: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宣太后;一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冯太后,还有一位,就是曾一度称帝的则天大圣皇后。不过,在沈氏生活的年代,倒是有我特别景仰的一位大将军,他就是德宗朝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

诸葛武侯传世

韦皋,字城武,生于公元746年,卒于公元805 年9月13日,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京兆韦氏,乃是当地望族。不过,韦皋家这一支因已几辈子没出过做大官的人物了,所以家道已显颓势,是故从他一生出来,就被家庭寄予了厚望。

唐传奇《宣室志》,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说韦皋出生后,在家人给他办满月酒时,突然来了一个胡僧,自称已活了几百岁了,来这儿是给孩子祈求富贵长生的。韦家人一听,都很高兴,便急忙把他请进了屋。那知他一见到孩子,就立刻给孩子深施了一礼,说道:“故人,别来无恙乎?”更让韦家人没有想到的是,襁褓中的婴儿竟然咧开小嘴,冲那胡僧笑了,韦家人都感到十分惊讶,便问那胡僧:“这孩子出生才满月,为何与大师却像是久别重逢了一样?”胡僧言道:“此子乃是诸葛武侯传世,东汉末年,我在剑南,与诸葛丞相有过多年的交往。一月前诸葛丞相曾托梦给我,说将降生于你家,而且将来他还是会回到蜀地,去做那里的统帅。”这当然是无稽之谈,韦皋后来镇蜀21年,其治蜀思路与诸葛武侯倒是很有些相像,特别是在治军上,“厚给赐,以抚士卒。士卒婚嫁死丧,皆供其资费,以是得久安其位,而士卒乐为之用,服南诏,摧吐蕃……蜀人服其智谋,而畏其威,至今画像以为土神,家家祀之”。韦皋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安史之乱中度过的。其间,他曾客居江夏(今湖北武汉)两三年,在姜刺史家,陪姜公子读书。由此还引发了一个人鬼情未了的爱情故事。这个我们留到后面再讲。当郭子仪收复长安后,韦皋也从江夏回到了长安。

成豪门女婿,却不受待见

宝应二年(公元763年)三月,唐肃宗驾崩,一表人才的韦皋被选为挽郎(出殡时,走在灵柩前面,唱挽歌的少年)。代宗大历初年,韦皋出任了华州(今陕西华县)参军。此后的十余年间,他一直奔走于各个节度使府,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时年已经30岁的韦皋来到成都,进入剑南西川节度使张延赏的幕府,做了一名幕僚。结果,被张夫人苗氏相中,招为女婿。

奈何,张延赏却对他这个女婿,不是很瞧得起。时常对他加以羞辱。身为幕主的女婿,却不受老丈人的待见,韦皋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难免会在同僚中发点牢骚,结果话传到老丈人耳中,又遭到了一顿训斥。老丈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在张府中的地位,就连府中的丫鬟奴仆都很轻视他。好在还有苗夫人罩着他,认为他将来必会有一番大作为。妻子张氏也很贤惠。看到丈夫受了委屈,尝含着眼泪对他说:“郎君七尺之躯,文武全才,难道就打算在我家沉沦下去,被府中上下的人所讥诮吗?不如我们还是离开这里吧。”张氏的一番话深深地刺痛了韦皋,也大大地激励了韦皋,于是他立即向老丈人提出,要自己到外面去闯闯。老丈人正巴不得把他赶走,立刻就应允了,还假惺惺地送了他七头驴所驮的财物。韦皋也算是有骨气,每到一个驿站,就留下一头驴,行经七个驿站,就把老丈人送的财物全部奉还了回去,只带走了妻子送的妆奁和自己的一些财物。

麒麟本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时,宰相张镒出为凤翊陇右节度使,张相对韦皋向有耳闻,知其为人,就让他做了“营田判官”,在陇州行营管点杂事,并“得殿中侍御史"。

德宗李适(也就是沈氏的大儿子)即位后,便力图消藩,致使多地发生了叛乱。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正月,淮西(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叛唐,攻襄城。德宗派兵前去讨伐,结果被围。德宗继派泾原兵去解围。时,泾原节度使朱因其弟朱滔谋反,被软禁于京城。泾原兵在路经长安时,因赏赐不周,发生哗变,占领了长安。朱被皇袍加身,德宗被迫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之变”。时任凤翔兵马使的李楚琳原是朱的旧部,他见旧主当了皇帝,便杀了张镒,投降了叛军。当时,韦皋的顶头上司牛云光也是朱的旧部,也想发动兵变。他觉得韦皋是个人才,就想拉韦皋和他一起干,结果却被韦皋仿效周瑜的临江会,将牛云光、苏玉(朱派来接应朱的家臣)一干人等杀了个一干二净。

德宗还朝以后,论功行赏,韦皋也因临危不苟,处乱不惊,誓死效忠大唐,而被升为左金吾卫将军,旋又被提升为大将军。一年以后,也就是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又被擢升为检校户部尚书,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并取代了他的老丈人张延赏,成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离开成都不到三年,就实现了强势逆袭,从一名普通的幕府判官跃升为藩镇节度使,一方大员,还戏剧性地接替了自己老丈人的职位。这对于他岳父张延赏来说,绝对是不可想象和难以接受的。韦皋在赴任时,也考虑到了老丈人的感受,他一路上化名韩翱,不敢声张,直到离成都府还有三十里的天回驿,才有人向张延赏报告说:“来接替你的是金吾将军韦皋,而不是韩翱。”苗夫人在一旁听了,接口说道:“若是韦皋,那一定就是我家女婿了。”当时,张延赏还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你那个女婿恐怕早已死在山沟里了,怎么可能来接替我的位置?真是妇人之见。”第二天一早,张延赏得到消息,韦皋已从天回驿启程,往成都而来,立刻亲率城中大小官员出城相迎。当他发现新任节度使竟然真是三年前被自己赶走的女婿时,顿觉羞愧难当,头也不敢抬地说:“我真是没有知人之明啊!”这正是: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多少出风尘。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老丈人节度使女婿
唐末五代宋初定难军节度使王爵研究
一样
出淤泥而不染
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承袭制度研究(上)——张氏归义军节度使的承袭引发的有关问题
姜是老的辣
为智障女儿找个健康女婿
唐末至宋初定难军节度使及其僚属的兼官与带职
亲“女婿”莫丢“儿子”
藏族女婿杨昌林 一辈子的援藏坚守
目不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