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编辑的互联网思维与职业素养
2017-03-28刘丁靳庆军
文/刘丁 靳庆军
―、全媒体编辑与传统编辑共同的素养
(一)高度的政治敏锐力与法律意识
政治方向正确,是媒体的根基,作为一名媒体编辑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中国的媒介环境中,政治性,特别意味着对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编辑、广大新闻工作者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保持政治定力,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向前。
另外,编辑工作也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编辑工作既受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编辑应该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充分重视,自觉增强依法行事的意识。
(二)坚守新闻人的职业道德
传统媒体也好,新兴媒体也罢,在报道时都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勿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是新闻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如今在自媒体发达的网络时代,信息急剧膨胀、纷繁芜杂、真假难辨。如何在网络信息的洪流中去伪存真,就必须时刻保持求实的精神。一些自媒体为了在海量信息中博取受众眼球,提高点击率,追求自身利益,不惜用夸张、唬人、歪曲等各种耸人听闻的手法制作新闻标题,或提取片面观点,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传播,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这样的报道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力,一定不能长久,不但会被受众鄙弃,还会丧失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文化素养
无论任何时候,编辑工作和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编辑自身的文化素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无论是传统媒体编辑还是全媒体编辑,都需要修炼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如果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好的写作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是无法生产出精美的文化产品的。而对于新兴媒体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字功底,就算再熟练互联网技术,编辑出来的内容也会缺乏逻辑,空洞而没有内涵。可见文化素养是全媒体编辑的基本功,作为全媒体编辑应该有宽泛的知识面和扎实的文化功底。
二、全媒体编辑特定的素养要求
(一)互联网思维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直线传播变成了星型传播,让单线传播变成了分享互动。做为全媒体编辑,就应该具有适应互联网时代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发展潮流的思维方式,包括用户思维、去中心化思维、跨界整合思维等;更加重视用户体验和情感。作为新闻内容的生产者,不能怀着把产品强加给用户的心态,要学会用开放、平等的心态去和用户分享、互动。如果一位编辑人员不具备这样的思维和心态,就无法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不能主动与用户沟通互动,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最终无法胜任媒体融合发展时代的新闻出版工作。所以全媒体编辑只有努力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互联网思维,不断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网络知识和技能,才能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二)新媒体传播素养
互动和分享是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在全媒体时代,各种新的社交媒体陆续出现,和用户互动变得简单易行,传播、二次传播以及逆向传播,所依靠的是用户的兴趣、互动、分享和参与。全媒体编辑不但要善于在朋友圈、微博等互动平台上传播自己的新闻产品,提供优良的内容,争取用户,还要学会与用户互动,在互动中,发现和挖掘更多、深层次以及新颖的选题;在互动中,交流和沟通,建立更加亲密和谐的关系;在互动中,把握市场的动向和受众的心理,并宣传自己的新闻产品,建立品牌形象。
(三)内容整合组织素养
作为全媒体编辑,要能及时从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素材;对于记者采集的内容,更要快速领悟其要点,迅速提炼文章的核心。编辑工作也要前置,在记者最初采访时就要跟进,及早地掌握文章的主题,图片、文字、音视频等新闻素材,并围绕这个主题串联其他材料,整合组织,编辑出适合不同媒体介质传播的内容产品。
(四)全媒体内容的生产素养
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原来传统媒体状态下不同编辑之间的边界不复存在,传媒行业朝着集团化融合发展,新闻资讯产品也都需要以全媒体的形态呈现给用户。而全媒体对编辑在内容制作、传播方式与传播技巧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字、图片、音视频这些新闻素材都需要全媒体编辑驾驭、剪辑、编辑。另外对于全媒体来说媒介素材是相同的,但呈现方式不同,报纸需要文字和图片,网络需要文、图、视频,移动媒体更是对文、图、视频、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媒体编辑要熟悉各个媒介平台的传播特性,通过多种渠道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
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飞速发展、媒介平台多样化呈现的大环境下,全媒体编辑要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积极接触各个媒介平台,了解他们的传播特性,以提升自己的整体编辑素养。
[1]胡小英.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素养[J].今传媒,2013(8).
[2]何力扬.新媒体编辑素养的要求与提升[J].戏剧之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