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特征及促进策略研究

2017-03-28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科研究

(武汉大学,武汉 430072)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研活动由原来相对分散的个人行为,转变为跨学科、聚焦型的集体协作性活动。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获取、转移和创新成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重点领域及重大专项的关键环节,为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提供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高校科研团队开展跨学科知识转移有着天然的优势,其一,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组织知识异质化特征明显,为跨学科知识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二,高校是思维活跃,鼓励创新的代名词,内部的各种正式及非正式交流途径众多,进一步促进了跨学科知识转移;其三,与科研院所、企业研发组织相比,高校内各学科在共同申报跨学科研究课题方面更有可能,也受到鼓励;其四,国家战略制定和政策引导也在大力推进高校的跨学科知识转移。为此,文章围绕高校科研团队开展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讨论,在对跨学科知识转移概念、特征、转移媒介进行梳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促进策略。

1 相关概念界定

学科是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的统一体[1],内在建制主要包括学科逻辑范畴、知识体系以及制度规范,外在建制指学科的具体社会组织,如学院(系)、研究所、中心,也可通过国家学科分类标准来进行观测,如学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现有学科分类是依据认知能力和现实需要而人为设置的,不能完全反映科学发展现况和趋势。科技综合化趋势下,学科的发展都要以其他学科的协调配合为前提,单科孤立行进变得越来越困难,科学发展史也表明,重大突破、新知识体系构建、重大攻关问题的解决常常产生于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尤其是20世纪以来,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入,学科领域急剧增加,跨学科成为活跃在科学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经合组织(OECD)在第一次国际跨学科研讨会上将跨学科定义为“两门或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较大领域内教育与研究的概念、方法论、程序、认识论、术语、数据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2]。知识转移源自企业管理领域,指基于知识差距的存在,知识由知识势能高的主体(知识供给方)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转移到知识势能低的主体(知识需求方)的过程。笔者认为,跨学科知识转移是知识转移的一种形式,是跨学科研究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表现为基于知识需求,在特定情景下,运用各种载体及渠道,不同学科的理论、概念、方法、技术、观点、数据等的相互交流、共享、传播、渗透、吸收、应用和创造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科研团队在超越单一学科领域的活动中整合信息和解决实践问题。

2 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特点与媒介

2.1 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特点

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知识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导向性。当下重大社会问题呈现出强烈的跨学科性,如为了探索人类如何适应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耶鲁大学汇集了来自多所高校的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气候学等学科学者,共同研究人类适应自然行为模式,以制定应急计划、生计多样化以及加强协作与社会联结的社会文化转变等[3]。此类项目中,多学科的知识被科研团队整合在一起。问题复杂化是促进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外部因素,问题解决方案是跨学科知识转移的逻辑起点。(2)开放整合性。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开放性是其天然属性,跨学科知识转移团队必须要有包容和吸纳的心态,有跨学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跨学科的出现是由于知识内在的关联性,在科技发展综合化的趋势下,这种关联性越来越显性化,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获取、吸收、消化和应用,最终都是基于关联性达到整合和创新。(3)协同创新性。协同是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产生1+1>2的效应。跨学科知识转移本质上是一个知识互利共生的协同网络,各子系统能很好的配合,多主体为了共同愿景,通过思想、知识、技术和机会的共享,突破人、财、物、信息、组织的壁垒而跨越边界开展深度协作,在完成共同目标时实现价值创造、增值和知识创新。(4)价值不确定性。学者们习惯运用成熟的学科范式在传统学科体系范围内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这样的研究成果风险较小,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有着明确的预期和方向。而跨学科缺乏成熟范式指导和借鉴,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一个不断试验、反思、总结和修正的过程,必然导致价值的不确定性,不仅表现在短期成果的不确定性,也表现在长期影响的不可预期上。

2.2 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媒介

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在组织层面通过跨学科平台及其管理实现,在个人层面上通过借用、论文合作、跨界出版等途径实现。

(1)跨学科知识转移平台

研究表明,院系结构及其组织管理模式是阻碍高校跨学科开展的主要障碍之一[4]。在传统院系架构基础上,建立各类跨学科组织与平台,对于推动跨学科知识转移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跨学科研究组织的虚实性,可将其划分为实体跨学科组织和虚体跨学科组织。前者如独立设置的跨学科研究中心(院)、创新交叉基地、科技创新平台、联合科研机构等,后者如研究组、学术沙龙、科研协作课题组等[5]。

根据跨学科研究组织的独立性,可将其划分为独立研究机构和非独立研究机构,独立研究机构如国家实验室、研究院、协同中心等学校框架内的组织,它们由校级领导审定设立,规模较大;非独立研究机构如项目组、研究计划、研究中心等学院框架内的组织,其规模以及建设周期与研究任务有关。

根据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可将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国家批准设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第二种是高校自主设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以高校各类跨学科研究组织和独立设置的跨学科研究中心为代表;第三种是高校和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设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以企业研究基地、校企联合实体为代表。

(2)跨学科知识转移途径

学科间信息转移达到跨学科研究目的的方式归纳为三种:借用、论文合作、跨界出版[6]。

借用是通过文献的引证与被引证所进行的知识转移活动。被引作者通过文献载体向读者及引证作者发送知识,是知识转移发送方;引证作者通过学习其他学科文献获取新的跨界知识,经过思考、应用等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并通过新文献发表将跨越学科边界形成的新知识表达出来,是知识转移接受方。

论文合作。在以往知识生产中,研究者主要采用演绎、归纳、思辨等方式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发表的论文以单作者为主。随着科技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越来越细化,个人只能在小的分支上成为专家。研究问题的复杂化对知识综合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来自各细分领域的研究者必须走在一起,以高度合作、深度交流的方式共同应对研究问题。体现在论文成果上,单作者论文数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实验学科、综合性较强学科,而多方合作论文越来越多。

跨界出版。科研团队除在本学科发表论文外,还在若干个与本学科领域相关或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发表论文。在跨界研究和出版中,不同学科领域以研究项目为纽带联系起来,各学科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得到应用和转移。可以预见,随着外部学科知识获取途径越来越丰富,鼓励跨学科的政策导向越来越明显,科研团队不仅在原有领域纵深发展,发表专业性强的论文,同时将不断吸收外部学科理论与方法,在更广泛的视角和方法论中,形成更多的跨界出版成果。

3 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策略

3.1 构建鼓励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制度体系

学科和跨学科是辩证相依关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前者关注纵深化,后者关注横向跨界。在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科研团队已习惯基于学科开展研究,并维持已有学科利益。在从事跨学科活动时,由于缺乏制度引导和组织保障,跨学科研究常常落在空白处而受到忽略。从宏观上看,国家已出台鼓励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等文件高度强调了跨学科的重要性。但从微观上看,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制度及细则,地方政府、高校及产业界也未配套具体的政策安排,制度供给的不足导致了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发展缓慢。在国外,跨学科已纳入整体制度安排,如美国相继调整了学科目录,单独设置了文理综合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群,还专门设置了学科群内部的交叉学科,使跨学科发展和研究受到了鼓励,高校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吸引了大量外来经费的支持。制度安排和随之而来的收益,提升了科研团队对跨学科的认知和接纳度,从而产生激励效应。

一套完整的激励制度包括外在激励制度和内在激励制度,内在激励类似于心理契约视角下的满意,即由于自身感受而觉得有价值,并表现为自我持续,外在激励包含各种物质刺激手段以及外在利益。两种激励方式应是相辅相成,尽管出于知识探索乐趣开展研究是学者本能,但现代社会,学者不仅是知识探索者,同时也是一种职业身份,后者意味着符合所在组织的价值观、规范和要求。在兴趣与责任规范之间,能相互结合更好,否则学者可能放弃前者,以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承认。因此,要逐步建立起符合跨学科研究特点的课题申报制度、奖励制度、评审制度、职业规划制度,构建多元的、立体的鼓励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的激励作用。

3.2 发挥学术成果评价的导向功能作用

目前的学术期刊仍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特征,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研究成果发表困难,在各类基金和项目申报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学科知识的高度异质化使跨学科成果面临着价值评价和质量控制危机,需要对传统的学术成果评价方法进行不断尝试创新。

第一,改进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是现阶段学术评价的基本方式,适用于传统的学科研究,在每个学科领域可以找到大批合适的评议人。但跨学科知识转移形成的研究成果具有强烈的交叉性和前瞻性,短期内确定合适评议人选相对困难。对此,可尝试跨学科成果的反复多轮评议,使评审专家与作者的充分沟通,或者根据成果所依附的多个学科背景,组建包含多学科评审专家的跨学科评议小组,以确保跨学科评议的严谨和科学;第二,文献计量方法是目前常用的成果评议方式,但对于社科领域的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其成果对社会的影响是无法预期和追踪的,单纯用该方法有欠缺,可以考虑在文献计量基础上加入质性成分,不仅评价其成果数量,还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作后期评估;第三,改进管理策略,对跨学科知识转移形成的成果进行跟踪,建立跨学科成果档案库,以此来发现具有潜力的跨学科主题,及时给予资助和奖励,同时设置跨学科协调部门,协商合作研究及成果认定中的分歧与矛盾。

3.3 丰富多层次的跨学科交流渠道

现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有赖于不同思想的相互作用,只有拥有不同思想的工作者聚集一堂展开交流,才会产生这样的发现[7]。实证研究也指出,面对面的交流所带来的社会资本和科研绩效要显著大于各种非面对面的交往[8]。知识创新取决于科研团队对最新研究手段和前沿趋势的了解程度,这种知识常常是心照不宣和非正式的,通过个人交流接触来加以传递,大部分难以通过现有出版物或资料库获得。

拓宽交流渠道对推进跨学科知识转移十分重要,各学科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化,有着迥异的价值取向和学科方法,也形成了一套自身的符号系统和话语体系,如管理学中的“计划、组织、领导”,物理学中的“磁场、加速度、引力”。一些相同的词语,在不同学科也被赋予不同含义,如图书情报学科的“信息安全”与计算机学科的“信息安全”。当学科之间不发生联系时,学科文化以静态差异形式独立存在、发展和继承,一旦不同学科组织展开合作时,文化差异就会突显出来,成为交流障碍。

为此,要鼓励多层次、立体的跨学科交流渠道的构建,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也包括中观层面的各类研究中心、研究院(所)、实验室,更多的则是鼓励教师按研究兴趣、自身意愿组建的各类虚拟跨学科组织,形成开放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构建方式。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采取面对面交流、跨学科会议与论坛、跨学科项目申报、跨学科学术资源库共享、头脑风暴等方式开展对话和交流,在联系中增进共同信任,在信任中提升知识转移绩效。丰富跨学科交流渠道,加强转移双方联系密度,不仅将增进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信任,同时还有利于学科集体行为的信任水平,这种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双方的平等对话、相互认同、协调增强有助于形成一致的理解,推动跨学科知识转移活动深入进行下去。

3.4 营造知识创新学术氛围

培育良好的跨学科文化,营造知识创新学术氛围能有效促进跨学科知识转移。参与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主体是科研人员,他们是知识、信息和智慧的载体,只有在开放的跨学科文化氛围中,在知识交易区内自发自愿的交流和沟通,才会使个体主动充分地贡献知识、信息和数据。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长期在跨学科研究组织中进行合作研究,互相交流,寻求解决方案,这种跨学科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学术氛围,使研究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开放和坦诚,更好地推动知识生产与流通,也促使研究人员自觉改变原有习惯和传统价值观念,积极参与到跨学科研究中,成为一种重要的、隐性的学科资源。

同时,研究人员分属不同的学科组织,个体行为受到组织氛围的影响。营造知识创新学术氛围,重视跨学科文化营造,将在组织内形成相应的制度规章,形成有利于知识转移的价值取向标准,认为开展跨学科知识转移及形成跨学科研究成果是有意义的,受到组织认可和欢迎的,研究人员在这样的组织氛围中会主动尝试跨学科知识转移活动,对不重视或未实施跨学科知识转移的成员也会产生触动。可见,氛围营造、组织重视和群体行为有助于增进跨学科知识转移意愿,如同《促进跨学科研究报告》所言,为每一位教师学术发展的各个阶段提供跨学科研究的友好环境是相当重要的。

[1] 刘小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分析:学科学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7:72-77.

[2]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学科文化与组织的视阈[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王悠然,编译.耶鲁大学探索人类适应自然行为模式[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03.

[4] R.Lattuca. Creating inter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among college and university faculty[M]. Nashville:Vanderbilt University Press, 2001.

[5] 陈丽璘. 美国研究型大学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的分析与借鉴[D]. 上海交通大学, 2007(6).

[6] Pierce SJ. Boundary crossing in research literatures as a means of interdisciplinary information transfer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iton Science, 1999,50(3): 271-279.

[7]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12.

[8] 刘国权. 科研导向下高校教师交往中的社会资本投入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18(4):36-42.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科研究
【学科新书导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