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7-03-28夏俊

成功 2017年5期
关键词:浅析学习效果三角形

夏俊

鄂州市古楼小学湖北鄂州436000

浅析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夏俊

鄂州市古楼小学湖北鄂州436000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能专心致志,就能更好地不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受到年龄特点的制约,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培养兴趣尤其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引发兴趣,为学生搭建优良的认知平台至关重要。

一、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学习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可忽视,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的环境,首先,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严而有爱、严而有格、严而有方,教师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其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创建一个生动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加强直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清晰、明了。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愉悦的认识中掌握知识。

三、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且在一个小组中注意各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学生已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之后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通过讨论互相启发,分析综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知识。

四、在操作活动中产生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说一说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公式的得出,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有教师指导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

五、让学生获取成功,体验学习兴趣

成功人人都向往和渴望,成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机会,不急不躁,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概念和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学、好学,让他们的数学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浅析学习效果三角形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