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就未来
2017-03-28王军
王军
鄂州市南塔小学湖北鄂州436000
学习成就未来
王军
鄂州市南塔小学湖北鄂州436000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步地更新。传统的手抄备课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在此背景下电子备课应运而生。现在学校一般都配备备课系统,教师在共享网络资源平台备课,然后配套的必然是课件,基本上是PPT。有一次我跟不同层级的老师聊起PPT,我让他们把PPT以首写字母方式拼成汉语,年轻的老师说:PPT就是“骗骗他”,我们的备课资料都从网上一下载,然后拼凑几个课件,做成PPT,糊弄领导,交差了事;年长的老师说:PPT就是“怕怕他”,每到要上公开课了,或者要进行教学常规检查,都得赶制PPT,自己技术有限,做起来很费力,所以“怕怕他”。面对不同老师的趣解,我却哑然失笑。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关键在教师。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教师培训。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后,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从最早的幻灯机、录音机、电影机等当时名为电教设备使用的信息技术培训,到后来的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初识培训、因特尔培训、微软助学培训,及至最近的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可以说,每次的培训,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课堂教学信息设备的革新、教学方法的革新,见证着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设备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变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今中国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基于此,我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非常重视。前不久,还组织了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过关测试,就是教师制作课件和编辑视频,以及操作教学交互平台。老师们都很配合,积极参加自学培训。测试当天,大家齐聚一室,共同学习,互相指导,展现了一种团体精神和研究氛围,让一直以来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而头疼的我甚感欣慰。
即便是过关测试,但过关不是目的,我们的初衷是让老师们提高认识,毕竟未来的几年是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到教育部推出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各地蓬勃发展、如火如荼的教育信息化热潮,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早在2006年搞远程教育培训时我经常鼓励大家:宁可人等设备,不可设备等人。那个时候一所学校最好的电教设备可能就是那台远程教育资源接收机,而我们也在一次又一次外出参观学习时对其他学校先进的电教设备和软件制作水平“羡慕嫉妒恨”。时下,我所在学校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已走在全省前列,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教室里也配备了电子白板、教学交互一体机,有的学校也配备了录课室,实现录播同步,区域内资源共享,再也不是坐等设备的时代了。随着2020年教育信息化覆盖全国的目标日趋临近,扪心自问,我们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吗?
目前,有两个观念上的误区制约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瓶颈:第一种观念出自青年教师,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但又缺乏深入思考。他们认为,课件等于备课,于是,教学活动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课堂缺乏灵动,而且这种对课件的信赖往往成为青年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之短板。第二种观念在中老年教师中尤甚,他们认为信息化是年轻人的事,对于电脑、网络等避之不及,他们决心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坚守课堂。持第二种观念的教师大有人在,于是乎信息技术广受诟病,于是乎学界逐渐出现了种种思潮:教学应该远离PPT;“电灌”、“机灌”和“网灌”是新版“填鸭式”教学……这些对信息化的抨击似乎成了不愿意学习和接受信息技术的老师们的“救命稻草”,他们拒绝或排斥学习信息技术就愈来愈心安理得。
从表层上看,是因噎废食的问题。而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学习的意识问题。晋平公七十岁想学习音乐,师旷劝而勉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意思是早学比晚学好,晚学比不学好。哲人冯友兰修一生中国哲学,85岁高龄仍发愿重写中国哲学史,10年专注与执着成就了中国哲学史的国际地位。活到老,学到老。不论在什么时候,知识都是不嫌多的。学习这件事,与年龄无关,与别人的看法无关,只跟你自己的决心有关。
当然,还有态度,学习也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真正学到东西。百川之所以东到海,是因为大海比所有的河流都低。无论你是教学功底深厚的老专家,还是接受新事物快速的年轻人,在学习信息技术这个问题上,都得放下身段,不懂就问,主动学习,才能掌握好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手段。
如同电子产品一样,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日新月异。当初我们用无盘工作站、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灌输高科技新知识,如今的孩子早把电脑当生活用品,在电脑上聊天、玩游戏比我们大人还熟练;当初我们在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如今,学生手执IPAD进课堂,翻转课堂逐步从理念到实践……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那么我们终将会被教育信息化的明天淘汰。
回想起在信息技术过关测试中,看到我们的老师在一遍又一遍尝试某个应用软件的小技术,看到我们的老师打字如捉虫,觉得那是一种天真,毕竟我们在接纳这种改变。一枝粉笔上三尺讲台既成历史,未来,我们把诸如展台、白板、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应用的硬软件玩转得如行云流水,我们就驾驭了信息化时代,我们就做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宰。
诚如皮亚杰所言:“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教育改革与发展,或者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还在于教师。
今天,中国教育已处在风口浪尖,教育改革亟需鼎新革故,伙伴们,学历代表过去,学习成就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