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州校园欺凌现状及其评析
——以纽约州反欺凌为研究对象
2017-03-28钟颖
钟颖
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0
美国纽约州校园欺凌现状及其评析
——以纽约州反欺凌为研究对象
钟颖
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0
近年来,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校园欺凌而导致的各类事故、意外事件屡见不鲜,收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而在美国的纽约州,20世纪90年代以来,校园欺凌就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至今仍被视为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而纽约州对反校园欺凌的立法以及对策措施值得我们学习。
纽约州;校园欺凌;评析
校园欺凌是一个长期困扰各国的社会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但是各国已经对此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今日美国》发表了题为“欺凌调查:多数青少年出于愤怒打过人”,认为对于那些研究欺凌问题的人来说,这些调查数据“绝对是令人吃惊的、骇人听闻的”。
一、文献综述
通常认为,欺凌(bully)是指行为人意图控制(control)、恐吓(intimidate)或孤立(isolate)受害人而持续、恶意地使用具有羞辱、威胁或骚扰性等内容的行为。校园欺凌(Schoolbullying)又称“校园霸凌”,是将欺凌行为主体限定于与校园活动有关的人群之间,对校园欺凌行为如何界定有不同的意见。
挪威学者DanOlweus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欺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DFES)对校园欺凌所作的官方界定是:反复的、有意的或持续的意在导致伤害的行为,但偶发的事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被看作欺凌;个人或群体施加的有目的的有害行为;力量的失衡使得被欺凌的个体感觉失去抵抗。我国香港地区学者基本认为同时具备以下三种元素的行为被定义为欺凌一是重复发生,即欺凌行为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二是具有恶意,即欺凌者蓄意地欺压及伤害他人。三是权力不平衡的状态,即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美国纽约州反欺凌网站把欺凌定义为:欺凌是指一种反复发生的、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恶意侵害行为,通过孤立、侮辱、威胁、打骂、勒索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欺凌可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是对被欺凌者采取拳打脚踢等肢体暴力或勒索钱财等行为;间接欺凌指对被欺者进行排挤孤立或语言谩骂攻击等行为。校园欺凌概括来说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由一个或多个学生集中持续地故意伤害或破坏某个或某些学生的财物、身体和心理等,造成受欺凌学生肉体上和精神上痛苦的行为。
二、纽约州校园欺凌形式及解决办法
通过对纽约州反校园欺凌网站信息进行梳理得知:在纽约州,如果你或者其他人受到了欺凌,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1、已经有人犯罪或者是有些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拨打911寻求帮助。
2、有些人感到很无助很绝望,甚至想过自杀,可以在网上联系国际自杀预防协会或者是拨打1800273寻求帮助。
3、如果有些人与平时表现的不太一样,更加急躁、抓狂甚至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可以向当地的心理医生寻求服务。
4、如果有学生在学校受到了欺凌,可以联系老师、学校顾问、学校管理者、学校监督人以及州立教育部门寻求帮助。
矿化带呈40°方向展布,长约8 km,宽2.4 km,按叠复关系由下向上可分为7个矿化部位,13个矿化层,主矿体9个主要分布于中部及中下部,矿体似层状体、大透镜体为主,一般长数百~数千米,最长5.3 km,宽数百米至千余米,最宽2.1 km,单矿体一般厚2.0m~5 m,矿体平均厚度3.25 m,单工程累计最厚44.97 m,一般间距3~15 m。长轴多为北东向,总体产状平缓,倾向SE,倾角3~10°,与岩层接近(见图2)。
5、如果学校对种族、肤色、性别、宗教等方面的歧视没有很高的重视,可以与州立教育部门、美国教育部门以及美国公正部门取得联系以寻求帮助。
三、纽约州校园欺凌应对措施
(一)预防
杜绝校园欺凌发生的最重要的一步是预防,而预防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学校、家长以及社会。他们可以帮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可以通过与他们交谈,建立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以及预防策略。并且他们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欺凌,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及教会孩子学会尊重和宽容他人。
1、学校层面
学校在校园欺凌中担负着很大的责任,首先学校应该知道欺凌现象发生的频率、发生的地点以及发生的手段。其次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多放置一些警示语,警示语是预防校园欺凌的第一步,它可以让学生知道欺凌会对自己以及他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自杀或者承担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对学校的教师以及员工进行培训也是重要的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及员工学习规则以及政策了解在校园内怎样预防欺凌现象的发生,以及发现欺凌现象后应怎样处理。
2、家庭层面
家庭责任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的家长缺少与儿童之间足够的亲密接触,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健康、道德感和更多的同情心非常重要的。同时,父母对于孩子在网络上的行为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还有家长认为校园欺凌虽然是个问题,但并不是自己孩子的问题。因此很多家庭很少参加到学校开展的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项目中。
3.社会层面
当社会的力量集合在一起的时候,欺凌现象是可以被预防的。可以帮助学生确认哪些是被欺凌以及被欺凌后的做法,以及可以改变学生对欺凌行为的态度。社会在进行媒体报道的时候要多进行正面宣传,很多媒体在对欺凌现象进行报道时往往会夸大其词,造成学生及家长以及社会的恐慌。所以媒体在报道时可采用公益广告等方式进行正面宣传。政府在整个反欺凌工作中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纽带。了解校园欺凌发生的频率以及手段方式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并颁布一定的法律和政策。除此之外,对已发生的欺凌现象进行严惩,以此声明该事情的重要性。
(二)相关法律及政策
美国许多专家认为,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非常有效的治本措施,目前的主要手段仍然是以全员定期培训为主,包括对指导顾问、教师以及食堂的工作人员的培训。
纽约州以及当地的法律制定者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预防欺凌行为以及保护孩子。通过每个州制定的不同的政策和法律来实施。欺凌、网上欺凌以及相关的行为应该单独立法或者存在于多个法律之中。纽约州已经通过了不同版本的反校园欺凌立法,这是最强有力的立法,虽然无法给校园欺凌行为定罪,但是可以授权学校开设反欺凌课程,培训全体教职工,并向执法部门报告潜在的带有犯罪性质的欺凌行为。纽约州教育部也开始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建立了反欺凌网站以及组织,并向各个学校发出警告,不要忽视校园欺凌行为,学校有责任保护学生不受残疾、种族、性别引起的骚扰。一旦有骚扰行为,学校就应该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终结骚扰行为,消除任何敌对环境及其影响,防止骚扰行为再度发生,这是学校的职责所在。
四、对纽约州校园欺凌行为评析
美国青少年中存在的很多道德与价值观方面的问题,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这也是青少年中欺凌行为存在的问题所在。纽约州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努力。
(一)建立相关网站以及组织
现如今,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校园欺凌问题,建立起反欺凌组织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美国纽约州通过建立反欺凌的官方网站,网站中包括校园欺凌的定义、分类、怎样预防校园欺凌以及欺凌行为发生后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应对措施。此网站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学习后及时发现自己亦或是身边的孩子是否有欺凌他人或被欺凌现象的发生。如果有则可向官方求助最权威的方法解决,将危险降到最小。与此同时,学生在被欺凌后往往不敢与自己的父母及老师沟通。建立此网站后,被欺凌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获取帮助而不是采用报复手段将事情扩大。同时,网站可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学生出现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突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作用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影视、图书、网络等大众传媒对暴力行为的大肆渲染,会增强他们的攻击性。再加上他们本身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性,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炫耀,再次引起他人的效仿。
1.家庭
家庭责任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圣母玛利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Darcia Narvaez指出,美国的家长缺失与儿童之间足够的亲密接触,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健康、道德感和更多的同情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因素同样影响着儿童未来的自我调节能力。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善友爱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敢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教会他们学会尊重和宽容他人。同时,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知道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都可和父母沟通,父母是他们坚强的后盾。现在依然有很多家庭认为欺凌现象与孩子本身无关,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实际上不但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努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纽约州反欺凌网站通过对家庭责任的宣传,让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自身重要性。
2.学校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应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场所,每所学校都应让孩子感受到存在感和自我实现的喜悦。而学校作为欺凌行为的发生地,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所承担的责任。应该对学校有关的欺凌行为进行统计,包括发生的频率、时间、地点。让学生知道,学校非常重视欺凌现象,并会根据事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除此之外,应该对学校的教师以及其他的员工进行培训,以防止意外发生。同时学校在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注意其道德素质的发展,通过强化道德教育来培养学生对人性的尊重、正义感以及对他人关怀的心灵。除了道德发展以外,老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
3.社会
信息化发展的社会中,各类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重要。很多公众频道为提高收视率,选择播放的节目给孩子们的心灵及行为带来负面影响。有些甚至是通过欺凌他人而取悦观众,家长在观看此类节目时应注重对孩子心理及行为上的影响,并在观看节目时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而社会媒体可以通过一些警示标语、公益广告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来遏制欺凌现象的发生。同时在电视、电影等公众媒体传播中,应注重节目以及题材的筛选。
总之,校园欺凌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彻底根除是极其困难的,纽约州已在为此努力,不仅建立反欺凌网站给予家长及青少年学习的平台,同时通过了不同版本的反欺凌法来规范其行为。但是欺凌现象的根除不仅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社会环境。同时还需要家长和学生协调行动,形成合力,一起关注欺凌现象,共同探讨避免和解决的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1]张健.国外“校园暴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成人教育,2012(2):46-47.
[2]李茂.遏制“校园欺凌”外国如何出招[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4(5):69-71.
[3]刘琳.浅谈校园欺凌[J].教育导刊,2013(5):52-55.
[4]安钰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青少年的伦理品格状况与特点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4):68-73.
[5]李靖.校园暴力的法律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8(2):153-157.
[6]http://www.stopbullying.gov/laws/new-york.html
钟颖,1992-,女,湖北枣阳人,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5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与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