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图书编校管理工作初探
2017-03-28权怡
权 怡
创新图书编校管理工作初探
权 怡
本文论述了编校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编校工作是编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编校管理工作不仅承担着提高书稿编校质量的职责,还肩负着对编校人员的培养职责。因此,要提高书刊编校水平和成效,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要提高责任意识,培养“工匠精神”;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不断激发工作积极性。
创新;编校工作;管理工作;初探
近年来,一些出版社为了缩短出版周期、降低出版成本,擅自减少校对次数,个别出版社甚至撤销了校对部门,书稿的全部流程都由责任编辑一人负责,或编校合一,或由外编外校代劳,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编校质量每况愈下。
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图书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年、质量深化年等具体目标管理措施渐次提出,图书质检频率和力度逐年加大,使得各出版单位对编辑校对工作越来越重视。
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校工作既有转成启合的作用,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一头连着责任编辑,一头连着作者、读者。编校人员坐了几年硬板凳,练就了比较过硬的编校功夫,掌握了出版流程,学会了与编辑部、编务室、排版室、印制部等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以及与作者的交流和磋商,并对读者需求和市场细分也有了粗浅认识,因而基本具备了策划编辑的水平与技巧。这些看似与编辑策划无关的经历,为今后从事策划编辑进行选题策划和市场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编校过程中的精耕细做,是图书内容质量的可靠保证
校对工作是编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图书出版管理条例》中强调,图书出版一定要坚持“三审、三校”制度。严格“三审”“三校一通读”的出版流程,是落实图书编校质量的基本保证。
从一部书稿的编校顺序、次数来看,前期的审稿主要是对书稿思想性、科学性的审读;初审也就是编辑加工,是对原稿中的结构体例进行规范统一,纠正基本的字词、标点符号、物理量和单位错误等,只能算是“粗加工”;而三个校次和核红,是对书稿的反复阅读与修改,是对书稿的“精耕细做”,如同对璞玉的“精雕细琢”。期间格外需要编校人员的耐心和悉心。
编校人员对三个校次的书稿内容进行反复阅读,通过字斟句酌、查文核据,提出疑问或给出增删内容的建议,确保书稿中没有思想性、政治性、敏感性等内容,不存在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以及国家规定的禁载内容,并对书稿中存在的谬误不断调整与改正,最终使书稿的结构更合理、观点更清晰、语句更通顺、符号更规范,基本没有错字、别字、漏字,没有知识性、逻辑性差错等,从而达到图书出版质量标准要求。这个过程最能体现编校人员的“匠心”。
二、编校人员的综合素养,是影响编校质量的主要因素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既是一个非常深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
校对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员和书稿。相比较而言,编校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校对质量的主要因素,因为这直接决定着图书编校质量的合格与否。所以,一定要提高编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对编校人员进行选择与培养时,特别要注重三个方面:
(一)一定的专业背景与知识结构
校对工作看似轻松,对人员的专业、学历等基本要求不如编辑高,有些出版社的校对人员也只是完成校异同或校是非,而不是尽可能地去考证是非对错,纠正修辞方法,核实知识性、概念性内容。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图书质量的严格管控,原来的校对工作已不适应现在的需要。出版社逐渐意识到校对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校对人员的从业标准。在招聘人员时,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学习经历、职业资格等方面与编辑的条件几近相同,即具有本科以上专业学习经历,并取得相关证书,这就从源头上保障了编校人员的基本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为做好编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高尚的敬业品质与责任意识
毋庸置疑,不同的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同样是做编校工作,有的人把工作当休闲,工作上不主动,得过且过,待遇上却要求高标准。这样的人不仅缺少敬业精神而且责任意识淡薄,他们在编校书稿时,不会仔细揣摩、反复核对,有时甚至会为了完成校对任务或赶时间、拼进度而放松校对要求,致使编校质量难以保证。面对这种情况,出版社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督促编校管理部门负责人落实执行,努力营造出“勤奋务实、细致严谨、精益求精、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用制度来约束之,用政策去引导之,用任务来激励之,以减少编校差错,提高编校质量。对工作积极主动,不计较得失与难易,爱思考、肯钻研,责任意识强,爱岗敬业的编校人员,出版社应将其树立为先进榜样。
(三)自主的学习能力与进取精神
出版社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决定了其从业人员必须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又要有较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并且,“出版产业化的发展、出版新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化转型的探索,都对图书编校工作产生影响。”[1]入职时已有的专业知识,只能作为进入出版行业的原点,不足以成为职业发展的支点。要想做好、做久,就必须以此为基点,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能力范围,以自己的专业为中心点,不断培养和提高“一专多能”的编校技能,以适应校对不同书稿的需求,这就需要编校人员具备较高的自学能力和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
然而,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刚从事这项编校工作的人,通过一定时间的基本功训练,可以逐步了解图书出版流程,学会编辑规范。从事编校工作,可以大量阅读各种书稿校样,会与不同的编辑、作者交流与沟通,如果能充分利用这种机会,带着强烈的学习动力和进取意识,持之以恒,就能使自己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逐步提高编校技巧。这样,在工作中就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就会使编校工作做得既快又好,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编校工作的成效。
三、科学规范的基层管理,是提升编校质量的有效措施
编校管理工作不仅承担着提高书稿编校质量的职责,还肩负着对编辑人才的培养与输出重任。编校工作通常单调而沉闷,从形式上看,它是被动从属的,鲜有主动性,基本属于“来料加工”,容易落入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窠臼,陷入困顿迷茫、不思进取的处境。但是,凡是有实践操作模式的,就存在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管理实践。[2]要想有所突破,必须增强编校管理意识,强化过程管理,构建人才流动机制,筑成融通渠道,打破交流壁垒,使编校中心成为“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的高水平编辑人才中转站。
提高编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仅是编校人员个人的“私事”,也是编校部门管理的要事,更是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需要个人、部门及出版社各负其责、协同努力。其中,个人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社里要制定政策、抓好落实,而部门管理则是工作重点,必须要创新管理思路、真抓实干,才能有所收获。
(一)编校人员方面
编校人员要有“工作到老,学习到老”的学习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要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编校人员要有虚心向同行、学者、作者学习的自觉意识,并且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聆听出版行业专家的业务讲座,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专业知识,通过理论学习不断吸收间接经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二要善于发现,认真分析,积累经验。编校人员要做“有心人”,编校书稿时遇到的疑点、难点要及时标记,对照标准规范,逐句逐段字斟句酌、用心核查或虚心请教,不轻易放过一处疑点,并将其逐一记录,择时认真研究,仔细揣摩,并牢记心中。只有这样集腋成裘,才能不断提高编校技术。
(二)编校部门方面
一要制定编校质量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不能只统计其编校数量(字数和本数),兑现奖勤罚懒,更重要的是考核其编校质量,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促进编校人员养成精编精校意识。
二要制定编辑培养计划和管理目标。定期举办业务座谈会,提供业内交流平台,互通编校经验,答疑解惑;同时,加强对编校人员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培养,重点是加强对编校人员政治意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的养成教育,确保不出政治性问题和导向性差错。
三要严格执行编校流程管理措施。编校部门既要有管理措施,又要能严格监督,切实当好“指挥员”和“指导员”。编校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控制好书稿的校对进度,不仅是单本书稿或某个编校人员的校对进度,更是所有校对书稿和全体编校人员的整体进度。部门管理者还要有全局观念,能应对和处理好临时任务和紧急任务,并能有效把控整个编校工作流程,使编校人员的工作能力具有透明性和可比性。
四要做到任务合理安排和科学调配。要改变编校人员因书稿在案头积压,不得不多头并进,从而影响正常的校对速度和校对质量的状况,设置“编校书稿来稿登记表”是个不错的办法。在分配书稿时,部门管理者要综合考虑完成时间、校对进度、校对内容(指书稿的专业属性)以及校稿难易搭配等影响因素,确定分配标准和校对要求,使每部书稿的编校流程都可调控,每个编校人员的整体工作强度松紧相近,校稿难易程度平衡后基本一致,尽力做到“专业对口”“人尽其用”“优势互补”。具体做法如下:
(1)“专业对口”。由于每个校对人员的专业背景不同,掌握的编校技术水平也不一致。所以在任务分配上,要尽量做到书稿内容与校对人员的专业背景一致或接近,使之“专业对口”。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编校人员的专业技能向纵深发展。
(2)“人尽其用”。书稿内容有深有浅,编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编校技术也有高有低。同一部书稿有的人能轻松驾驭,发现并纠正许多问题,而有的人却改不出来,这既影响了书稿的质量,也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所以,在分配书稿时,要兼顾书稿内容专业的难易和校对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尽量做到“人尽其用”。这种方式,从人力资源成本角度来看,是比较经济有效的,也有利于书稿校对质量的提高。
(3)“优势互补”。同一类或同一系列书稿尽量分配给同一人或几人校对,这样随着校对人员对书稿内容熟悉度的提高,也巩固和储备了较多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扬长避短,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强了专业编校技术,在校对时容易做到“优势互补”。这种方法,既能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兴趣特长,又能兼顾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逐步将其培养成高水平的策划编辑,成为具有一个专业支撑、多个交叉学科相辅的、能驾驭多种专业书稿编校工作的编辑人才。
(三)出版社方面
一要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加强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在线学习、现场观摩、集中面授等多种方式,多为编校人员提供考察、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走出去,见世面,学经验,知不足,长技能”。
二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大多数出版社的编校工作考核办法与编辑工作考核方法不同。对编辑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主要是实际回款金额或完成的净利润金额;而对编校人员采取的是计件考核,即按校对工作量(一般为编校字数)计算,鼓励多劳多得。这样的考核办法目标清晰,标准统一,能有效激发编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避免部门中的内耗效应。
但是,纯粹的按计件考核,难免会出现“书稿难易程度不同而劳动价值相同”的不均衡状况以及“重数量、轻质量”的浮躁心态。然而,校对工作量不可能多多益善,根据书稿的难易程度,一天编校4万字左右比较合理。但如果对编校字数规定了上限,又会堵住他们经济效益的上升空间,可能使他们的福利待遇不能与出版社的整体效益相一致,限制了他们享受出版社发展红利的权利,从而挫伤了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书稿的编校质量。对于“书稿难易程度不同而劳动价值相同”的不均衡状况,出版社可制定鼓励政策,对编校“专业性强、编校难度大、重点项目”的书稿,除了在时间上适当放宽,在计算工作量时也应设定一定比例的系数予以认可,而且在评优、晋级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这些编校人员;对于“重数量、轻质量”的浮躁心态,要在肯定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通过编校质检抽查,实行奖优罚劣,从而促进编校人员精编精校,体现出考评的严肃性、强制性、导向性和激励性。
三要建立人员流动机制。在一些出版社内部,还存在“重策划、轻校对”的现状,编校人员的待遇和受重视程度普遍不如策划编辑,有些甚至成为编辑部门的“收容站”“惩罚所”,造成编校人员“低人一等”的现象,致使编辑部门的人不愿做编校工作;在编校中心的人认为自己在单位无足轻重,工作积极性不高。因此,出版社要制定相应政策,明确岗位职责,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社内人员的常态化流动机制。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编校人员也能正常提高福利待遇,共享发展成果;各部门人员实行双向选择,鼓励他们按能力、兴趣等竞聘上岗,形成“兴趣与能力相统一,技术与待遇共提高”的良性发展路径。
四、结语
编校工作是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编校质量对图书的整体水平有直接影响。“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3],列宁的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校对对于图书出版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编校过程中的精雕细琢,是图书内容质量的可靠保证,其编校过程最能体现编校人员的“匠心”。图书的校对质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编校人员的综合素养,是影响编校质量的主要因素。编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与知识结构、良好的敬业品质与责任意识以及自主的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才能减少编校差错,最大程度地体现编校成效。编校管理不仅承担着提高书稿编校质量的职责,还肩负着编辑人才队伍的培养重任。基层管理中的科学方法,是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编校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一定要切实当好“指挥员”和“指导员”,控制好书稿的校对进度,使编校流程具有协调性和可控性,做到“专业对口”“人尽其才”“优势互补”。出版社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和良性流动机制,使之成为可依据的内控政策和考察监督标准,促进编校人员精编精校;同时,强化过程管理,打通上升渠道,疏通交流壁垒,形成人才流动机制,使编校中心成为“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的人才中转站。
[1] 袁翠红.做好图书编校工作的几点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3):119-121.
[2] 周远成.编校“合一·分离·合一”——现代校对管理规律的基本模式[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4):124-127.
[3] 周惠侠.制约图书校对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2):50-51.
责任编辑:李应青
DiscussiononInnovatingtheManagementofEditingandProofreadingofBooks
Quan Yi
The present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editing,as it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eps of the editorial process.The management of Language editing does not only ensures the quality of the publication,but also the production of qualified language editors.Thus,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editing,both the editing processes and the editing result have to be effectively promoted.The individual editors should be made responsible for the editing details,and this should be promoted by regular control from the management.
innovate;editing and proofread work;handing operation;first exploration
G232
:A
:1673-1794(2017)04-0127-04
权怡,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副编审,研究方向:新闻出版的政治性研究(合肥 230009)。
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