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场域中高职生的自我支持

2017-03-2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场域高职生校企

张 涛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校企合作场域中高职生的自我支持

张 涛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高职生良好的自我认知是促进校企合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在校企合作场域中,场域主体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相互开展争夺、合作和协调。其中,高职生作为场域主体的一极,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在合作场域中,高职生要取得一定的主动地位,就要认清自身的多元需求,积极完善自我,达到自我生成,从而取得自我支持。

校企合作; 场域; 高职生; 自我支持

1 高职生生存环境分析

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场域概念,该概念包含三个关键词,即惯习、场域和社会空间。场域不是一个实体存在,是一种社会关系,一个社会可以被分割成很多场域,它是斗争、争夺的场所,主要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三种资本。依据布迪厄理论,校企合作场域包含学生、学校和企业三个主体。在高职教育系统中,高职生作为教育和培养的对象,在合作场域中的角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他们在合作场域中的地位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场地、资源、科研和信息等方面实现共享,学生走进企业,在实习岗位上,利用企业设备进行实践锻炼,实现了在校所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但是,在良好的愿景和可能性面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开展并不顺利,出现了诸多困难,其中,场域主体之一的高职生的生存环境值得关注。在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场域中,高职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是需要得到关怀和救助的,这与其拥有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密切相关。高职生的生存环境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正当利益得不到有效积极的保护,合作期经常变成了盘剥期,被无故辞退的现象时有发生,合作待遇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生存生活保障难以得到维持,在实习期间处于弱势地位;二是在合作期间,没有签订合作协议,在发生工伤、医疗事故寻求问题解决或寻求正当赔偿时,无据可依,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三是大部分学生缺少维护权益的意识,当个别学生具有维权意识想要维权时,经常会出现维权无门、维权无力的情况。总体来看,在校企合作中,高职生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亟待改善,这种情况不仅严重伤害了高职生本身,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还严重降低了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值得社会各界深入思考。

2 高职生生存环境的成因分析

资本在布迪厄场域理论中是一个核心概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经济资本是由收入、财产等组成的综合经济实力;文化资本集中表现为知识总量;社会资本是个人或群体凭借拥有的比较稳定成熟的关系网从而累积起来的资源的总和。学者郭凯认为,经济资本是各种产权形式或者金钱的形式;文化资本是借助于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社会资本是一个人拥有的关系网络[1]。从资本的内涵来看,高职生在“此时此地”是处于不利地位的。首先,对于高职生来讲,他们身为大学生,大部分在经济上仍然不能独立,只能依靠家庭支持,缺乏以经济资本作为支撑来改善自己生存状况的可能性。从社会资本发展的趋势来看,在现行的教育框架中,高职生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和人际交往相对较差。《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4届高职毕业生有91%的人为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的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高于本科院校,近4年来,该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高职生群体及其家人身后缺乏较为雄厚的经济资本,很难接触社会中的优势资源,从而使自身的发展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他们或者缺乏主动争取的意识,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对于高职生而言,他们的文化能力主要是通过在校的学习来获得。就制度层面而言,国家关于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十分完善,亟待立法进一步推进。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文化生存环境堪忧,虽然处在学校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比较浓郁的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他们实际掌握和能够支配的文化资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却有限,在较短的时间内,文化资本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实际直接的生产力。在场域中,占有资本丰富的一方,或者资本能力运用较强的一方,就会在争夺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经济资本占有不足是高职生在场域争斗中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政治资本对于他们而言基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他们占有一定的文化资本,但是,文化资本最终是由经济资本决定的。

3 校企合作场域中主体的自我支持

在校企合作场域中,学生主体的利益争取需要得到各方的支持,其中包括场域的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但是内因是关键,外部支持必须通过内部支持才能起作用,在所有的支持因素中,场域主体的自我支持是关键和核心,自我支持缺乏,所有的其他支持因素所产生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高职生在场域中的自我支持,主要包括需求的多元化、自我表达的完整性和自我生成三个方面。

1)自我支持是指学生自我需求出现的多元转型。在社会关系中,利益关系是最深层次和最基本的,这是人类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场域中的主体,相互争斗、妥协的过程就是利益争斗的过程。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析理论,学生在校企合作场域中的利益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获得物质的需求,即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要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以满足生活的必需;二是获得精神满足的需求,学生在合作中的付出和行动能够得到学校和企业的认可,能够得到学校和企业的真实评价;三是自我表现的需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能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有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平台和载体;四是自我发展的需求,在合作中,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能够看到良好的职业愿景,这一需求是高职生最为看重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生在校企合作中的总体利益需求是合理的,符合个体的成长规律。任何个体既存在着现实的需求,也存在着超现实的需求,超越现实是人的本能所在,是人类不断实现生命本质的体现。高职生存在的这种需求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应该受到鼓励。此外,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和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平台是值得商榷的,很多平台内涵太低,根本没有技术和知识含量,或者与学生所学严重脱节,学生的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地挫伤了积极性。如何更好地发挥学校推动阶层流动的职能,同样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自我支持中,学生自觉地认识到自身的多元需求,并积极表达出这种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高职生对大学的追求不仅仅是满足于求得一份工作,求得生存性的发展,他们的多元需求还包括追求自我完善和全面性发展,“自由完整起于自我认识”,在教育改革的转型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对自我生存状态和学习实践产生困惑,潜在的整体性需求和对自我的认识存在差异,这是他们产生困惑的深层次原因所在。因此,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包括自身的教育角色、合作角色和实践角色,学生自我认知的转型和多元化,不是强迫学生要从多元的角度来看待自我,而是要改变学生对自我的狭隘判断,即学生不是一个纯粹的受教育者角色,而是多元需求和多元角色统一的有机整体,需要的是在多元与一元中寻找恰切的结合点[3]。

2)自我支持还包括学生是作为完整的表达主体来生存的。在校企合作场域中,虽然学生是作为合作的一个主体,但是并不能说明学生已经“合作化”,成为完整的合作体。学生自我认知的含混是导致校企合作止步不前,效率不高,自我弱势的重要原因,也是他们在合作情境中自我“迷失”的典型体现。场域理论认为,学生是作为一个能够促进校企合作开展并以此构建自我的个体,这一特定的角色认知将彻底地把学生从“受教育者”变成“合作主体”,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它的积极作用在于能够有效促进合作开展,促进自我认知,能够生发出个体发展所需要的实践场所。学生作为完整的表达主体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学生个体要承载文化内容,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即高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二是学生是处在现在发展状态中的“面目”,体现校企合作的存在状态,促进校企合作开展,各方主体能够实现共赢;三是学生要成为发展演变的导向,预示日渐完善的主体趋势,高职生个体在场域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学生要成为校企合作中的完整主体,必须脱离被动的安排状态,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进而完整地认识自我和理解自我。

3)自我支持是指学生在场域合作过程中处于自我生成状态。校企合作的一大功能就是“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不断激发学生在合作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职业教育空间,实现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转换,从原来的受教育者变成现在的合作者。校企合作为学生寻找自我、解剖自我和重构自我提供了新的平台,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不再被动接受教育,而是成为与学校、企业对话的平等主体。停滞不前的校企合作场域需要完整的学生主体来修补扩建,在场域中,学生需要突破被动的牢笼迈入主动自我的场域中,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整的主体,在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技术互补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自我生成是实现成长发展的最终体现,既是校企合作的手段,也是校企合作的目标。在自我生成中,学生呈现是一个动态的趋于完善的职业人角色,体现的是有血有肉的个体,体现了校企合作的良好成效。

总之,在校企合作中对自我的清晰认知是高职生在合作中实现有效自我支持的前提保障,校企合作场域为高职生的自我认识和技能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高职生在发展的层面上自发地达到认识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可能性,使高职生在寻求自我存在意义的同时实现自我的成长和超越,于此,学生的自我支持才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学生在场域中的地位能够得到提高,学生的权益能够得到切实的获取和维护。

[1] 郭凯.文化资本与教育场域——布尔厄迪教育思想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33-3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0.

[3] 马斌. 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机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95.

[责任编辑:李娟]

Self Suppor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ZHANG Tao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Good self suppor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s. In the field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bjects in the field compete, cooperate an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interes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field, are in weak position, which has restricted the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field of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need to recognize their diverse needs, actively improve themselves and achieve self generation so as to achieve self suppor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fiel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elf support

2017-05-23

2014年度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基金项目(CDGZ2014027)

张 涛(1958-),男,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 715.5

A

1672-2434(2017)04-0079-03

猜你喜欢

场域高职生校企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