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朗读者》中的综艺元素运用探究

2017-03-28张彤遥

传播力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朗读者类节目综艺

文/张彤遥

综艺节目作为拉动收视率的三驾马车,受到观众的广泛追捧,但近些年来,综艺节目市场良莠不齐,出现了媚俗化、低俗化的倾向,文化类节目自从出现起,就带有宣传、教化的作用,满足了观众对文化的渴求,但由于其内容和形式过于严肃和正式,而难以引起观众长期观看的兴趣,近些年来,电视节目制作者深入分析文化类节目的特点,将综艺节目中的综艺元素与文化类节目深刻结合起来,不仅使节目的可观看性提高,更是大大增强了节目的文化传播效果。

一、主持人的流量效应

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灵魂,不仅起着基本的节目串联作用,更能够营造节目氛围,提升节目整体层次和效果。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往往需要负责节目的整体娱乐效果,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即兴表演的手法吸引观众,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则不同,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严谨认真的主持风格,但随着文化类节目综艺元素的融入,文化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也在不断变化,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表演能力,《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就做到了这点,她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让人如沐春风,能够将文化知识寓于情感,以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让观众一边观赏节目一边受到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董卿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在多档大型活动中表现出色,她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端庄大气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她本身也有一部分稳定的观众,自带“流量”体制,加上她也是《朗读者》节目的制作人,熟知节目的定位与节目风格,因此在主持节目时得心应手。

二、名人和素人的结合

《朗读者》这档节目的特点是文化与综艺元素的融合,朗读的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那么综艺元素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是通过人来表达,所以,嘉宾的选择尤其重要。

节目每期会邀请4-6位嘉宾,嘉宾的选取基本以“名人+素人”的方式来呈现,名人主要包括明星、学者、创业者,素人主要是各行各业的人物,而这些人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比如医生、专家、科考队员、士兵等,嘉宾的年龄跨度也较大,翻译家许渊冲已经是96岁高龄,而少年团体成员王源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90后”。名人本身有诸多支持者,他们本身的名人效应有助于文化的传播,素人的选择应该注重技巧,他们身上有很多励志而感人的故事,不平凡的经历吸引观众的注意,让观众产生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轻松的谈话氛围

节目不同于《百家讲坛》、《中华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文化类节目,创新的将访谈内容融入其中,主持人董卿也不同于一般的访谈节目中提问者的角色,而是作为一个静静的聆听者,倾听嘉宾的故事,用唠家常的方式使被访者敞开心扉,在访谈中完成情感的逐步积累,为进入朗读亭朗读做好情绪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访谈地点一般设置在第二演播室,空间比较狭小,只有主持人和被访者两人,被访者的心情比较放松,加之环境的温馨,气氛的轻松,都能够让嘉宾放松身心,表达内心的情感,增强节目效果。

四、戏剧性的节目内容

《朗读者》中的戏剧元素主要通过嘉宾的真实故事来呈现,著名演员濮存昕因儿时患过小儿麻痹,差点成为瘸子;有着大好前途的医生蒋励,放弃北京的稳定工作,成为无国界医生的一员,挽救了无数产妇和婴儿的生命,这些鲜活的故事本身就极具冲击力,让观众在一个个人物的真实经历中找到人生的榜样,领悟到文化的魅力。节目将人物的个人经历与文章结合起来,在枯燥的文字与个人情感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深深的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五、节目内外的互动

文化类节目的互动与综艺节目有较大不同,综艺节目依靠主持人、嘉宾的现场表达实现与观众实时互动,而文化类节目则不同,这种互动是深层次的,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需要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嘉宾的故事和朗读相融合,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节目组在全国的多个城市设置了朗读亭,亭内设置十分简单,每次只能有一人进入,进入亭内的人用较短时间将文字朗读出来,送给自己想送的人,这种互动上升到了全民互动的阶段,不仅限于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节目时间,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

《朗读者》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在短时间内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除了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中不乏娱乐元素的适当运用,当今,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娱乐狂欢,而是希望在娱乐的同时得到文化的熏陶,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电视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断创新自身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节目永葆魅力,利于不败之地。

[1]刘兰.从《朗读者》看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价值体现和意义[J].电视研究,2017(09):50-51.

[2]周美露.泛娱乐化背景下文化情感节目的内容回归——以《朗读者》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8):124-125.

猜你喜欢

朗读者类节目综艺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