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督动态

2017-03-28

财政监督 2017年2期
关键词:三资财政资金

监督动态

湖北麻城歧亭镇:“三部曲”唱响“三资”违规合同清理

近日,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专门成立“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清理工作专班,采取“三部曲”对全镇16个村(社区)的“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一是强化组织全面发动。该镇纪委成立督查专班,对工作进展缓慢的村进行重点督办。全镇通过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及时把“三资”清理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等传达到村组,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清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全面摸底夯实基础。全镇以村为单位对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进行清理登记造册,并参照《农村集体“三资”评估参考标准》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进行公示,确认无误后再上报镇“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是逐一评议严格审查。全镇经清理,村集体共发包合同121份。各村对清理出来的合同进行逐一评议,看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履行到位、群众是否满意。对于程序违法、价格过低、期限过长、改变用途、拒不履行的合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邀请司法、工商、林业、水利、财政等部门进行集体研判,废止、终止或依法重签。

截至目前,该镇共废止农村集体“三资”违规合同31份,重新修订20份,村集体2016年因此增加经济收入52万元。

(马才宣 卢保权)

安徽阜阳颍州区:强化财政系统内部监督与控制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不断完善内部监督、内部控制及乡镇财政监督制度,积极转变监督理念,丰富监督内容,创新监督方式,努力构建“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财政“大监督”格局。

一是内部监督防风险。出台了《颍州区财政局内部监督办法》《颍州区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颍州区财政局项目支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制度,进一步推动了财政局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开展会计业务展评活动,组织各参评单位学习优秀展评材料,对问题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发挥内部监督预防预警和规范管理作用。

二是内控制度促规范。制定了区财政系统八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内容涉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公共关系、机关运转、岗位利益、信息系统管理等;并联合监察局、审计局等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制定单位内控制度实施规划。

三是乡镇监督去死角。在各乡镇办事处财政所现有人员中择优选配一名财政监督员,对本乡镇的财政收支、财务、会计、资产和绩效实施监督;在编制乡镇预算、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招投标、审核验收、资金拨付等环节进行监督。同时,结合乡镇实际,建立了便民服务机制、就近监督机制、激励考核机制等。

(苑文龙)

江苏灌南:多措并举提升财务监督管理水平

近日,江苏省灌南县财政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四项措施提升财务监督管理水平,助推灌南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及公务卡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扩大到258个县直预算单位,并积极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效防止资金拨付环节滋生腐败;进一步扩大公务卡适用范围,开卡单位达到240家,累计开卡6500多张,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不断减少现金结算支出,强力打造公务“阳光消费”。

二是继续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指导各预算单位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通过政府和部门门户网站等渠道进行公开,主动“晒账本”,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包含全部财政拨款的县直部门75个,加快打造阳光财务、阳光财政。

三是定期进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推行“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进一步加大各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范围和政府采购规模,不断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及政府采购机制,沿着资金拨付流程跟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检查长效机制。采取财政局各科室分口不定期检查、全县每年两次行政事业单位全覆盖财务大检查、审计财政联合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部门财务实行多层次、网格化全方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切实规范全县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

(张瑾)

湖南汝城:“三大要求”促进城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以来,湖南省汝城县针对当地城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采纳财政监督提出的效率、精细、规范“三大要求”,严格内部财务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投入效益,加快形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城市管理能力,为促进该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是抓“效率”,保障问题反馈解决有道。2016年6月至8月,该县审计局联合财政监督局对城管局此前两任局长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进行了财务审计,审计总金额4637.54万元,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违规发放补贴42560元,包含无依据发放弱电管网建设协调指挥部人员补助17920元,超范围发放加班费24640元,这些行为违反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定》。在明确问题相关责任后,该县城管局以高效的运行方式,迅速将违规金额存入国库,实现了财政监督审计工作“零拖延、零推诿、零积压”的“三零”工作效率。

二是严“精细”,保障工作进程井然有序。城管事业发展,在大范围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小范围的精细管理也必不可少。针对出具的财政监督审计报告,该县城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最新规定要求逐一进行检查对照,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改、补充,一一完善,其中最小的金额仅为5元。财政监督审计工作人员的严谨细致及城管财务精细化管理得到充分展示。

三是明“规范”,监管资金安全事无巨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县城管事业能够迅速健康发展,一方面得益于财政监督、审计部门的悉心指导,定期开展财务审计检查,排除“害虫”;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城管财务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制度,在“两学一做”及中央“八项”规定的大前提下,该县城管系统在制度上也有了大面积改革。新修订了2016年《票据核报制度》,对局经费坚持“集中管理、分块使用,归口统一、分类核算,先审批、后开支”原则。

(祝军飞 郑玉波)

湖北应城:全面启动“小金库”专项整治

为有效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建立完善全覆盖、零缝隙、无空白的财政监管体系,日前,湖北省应城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小金库”专项整治的通知》,全面启动专项整治工作。

本次专项整治的范围为纳入预算管理或有财政拨款的部门和单位,重点是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整治的内容主要包括:在2016年1-12月期间违反法律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规定账户、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进行清理检查,坚决查处贪污、私分、行贿、受贿,以及套取会议费、培训费和出国(境)费用设立“小金库”等八类问题;对2014年以来全省“小金库”专项治理和2015年省纪委对各县(市)巡视中发现“小金库”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督办,确保整改和责任追究落实到位。

(方应凯 陈应峰)

云南富源:多措并举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管理,提升社保资金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作用,近年来,云南省富源县财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社保基金编制、规范资金拨付程序、按月对账,多措并举提升社保基金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社保基金预决算编制联合工作机制。富源县财政局与人社、卫生等社保经办机构密切配合,建立“财政牵头、部门配合、沟通协商、共同推进”的社保基金预算决算管理联合工作机制,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编制,提高预算决算编制的准确性,注重社保基金收支绩效评价,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提出有利于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规范资金拨付程序。严格按照“社保经办机构编制实际支出花名册或当月用款计划—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批—国库拨付资金”的程序拨付社保资金,做到手续齐全,账目清晰,程序规范,防止社保资金被挪用与流失。整个资金拨付流程全部通过网络多部门多人共同完成,既确保资金拨付的安全性、准确性,又确保了资金拨付的及时性。

三是强化社保资金对账。为确保社保资金安全,提高社保资金使用效率,该县财政局建立“内外”对账机制。首先,社保科与预算科、国库科分别对预算指标、拨款、社保专户等收支账务进行核对,通过内部对账,明确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职责,建立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牵制制度;其次,社保科与地税、社保经办机构、社保专户银行按月对账,确保数据一致。

四是提升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保障能力。该县财政、社保经办机构主动与社保经办银行对接,争取银行给予大力支持。对社会保险资金财政专户存款全部按规定执行优惠利率,将各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以及低保资金、再就业资金等纳入优惠利率政策范围,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是规范管理。严格执行社保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三专一封闭”管理,即基金专户管理、财务专账核算、资金专人管理、基金封闭运行,在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下按险种建账,分账核算,提高社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社保资金监督管理水平。

(张怀能)■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三资财政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