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培育研究
--基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分析

2017-03-28陆亚玲仇文利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效能价值观职业

陆亚玲,仇文利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中的体现,是对职业价值进行判断的重要尺度和标准,是人们选择职业及认可职业价值的持久动力源泉,它支配和调节着人们在职业生活领域的行为,决定着人民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确定职业理想,个人职业生活质量,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方面以及当代工匠精神塑造的要求。因此,在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大环境下,针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加强对职业价值观自信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职业自我效能感视角下的职业价值观自信的主客观影响因素

(一)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内涵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领域的体现。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逆境时的持久力、意志力。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总的说来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是个体自身的因素。首先,个体过去行为的结果影响。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多次的失败可以降低,也就是目前心理学上认为的“成功是成功之母”,而非“失败是成功之母”之观点。其次,个体的情绪和生理状态。焦虑与紧张及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消极影响和不胜任感。第二是外在环境的因素。首先,别人的成败得失对自我效能感的正反面影响。其次,他者的评价、引导和劝说。当劳动者受到表扬,被他人认为胜任某些工作时会倍加努力,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反之,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个体的职业价值观自信。

(二)职业自我效能感视角下的影响职业价值观自信的因素

职业价值观自信是对职业价值追求的高度认同,是培育职业精神的重要支撑。一般说来,职业效能感低,职业价值观自信就不足;职业效能感高,职业价值观自信就高。培养职业价值观自信,必须考虑影响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从业人员个体自身对职业价值观自信的影响

加拿大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替代性经验、社会说服、想象性经验、个体直接经验及生理状况等几种,它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已经从业的人员。而高职学生在大学阶段,与职业活动相关的直接经验较少,心理生理还未完全成熟,因此更多的是间接经验,他人的行为、说服、教育与引导对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职业价值观自信的树立更具有重要的作用。

(1)间接经验——他人行为的影响

间接经验也被称作替代性经验,并非个体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后得到的经验,而是个体在观察分析榜样或他人的行为后获得的经验。成功的间接经验可以帮助观察者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形成职业价值观自信。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价值观自信通常会受到校友们的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这对在校的缺乏实践经验、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的高职学生来说无疑也是最大的。但一旦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直接的成败经验就会上升为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自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他者说服——他人言语的引导

社会说服,也是社会引导,即个体通过亲近的或者较为信任的人,如父母、师长、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所给予的肯定、鼓励与说服,从而在内心产生对自身能力的信心。言语说服可以借助于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实现其效果的最大化,当然言语说服并不是依靠华丽的辞藻就能产生效果,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事实、范例的基础上,否则很难让人心悦诚服的接受。

(3)想象性经验——个体内心的倾向

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主要在于其具有较强的符号认知能力,并具有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想象既可以来源于个体曾参与过的类似活动的直接经验,来源于别人实践得到的替代性经验,也可以来源于他者的劝导。不过,内心想象的作用要弱于自身参与实践的直接经验。人们可以在头脑中想象自己在某个方面具备相当的能力,该能力可以帮助自己解决未来可能存在的困难,实现特定的行为与目标,这种内心的想象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建立起相应的自我效能感,树立起职业价值观自信。

(4)直接经验——个体行为的体验

直接经验就是个体通过直接参与某项职业活动,自身所获得的相关的一切经验。一般而言个体职业价值观自信的形成和成功的直接经验关联密切。即如果从业者在完成任务或工作中取得成功,则其自我效能感就会必然增强,职业价值观自信随之确立;反之,如果连续遭遇失败,则必然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相应的职业价值观自信就会缺乏。当然也有个体差异,具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人,在遭受挫折或失败时,往往不会把失利原因归结于自身能力的欠缺,而是更多地从外在环境、准备不足等方面寻找,不会因此而对职业价值观自信产生怀疑。这类人往往不会被失败打倒,反而会越挫越勇,能够不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改进策略,最终走上成功之路。

除了上述因素,对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自信造成很大影响的还有生理情绪状态。疾病缠身、焦虑不安、抑郁难解等不健康的生理心理状态不利于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自信的产生;反之,身体健康、轻松愉悦的身心状态则有利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和职业价值观自信的树立。

2、职业环境对职业价值观自信的影响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总量与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对等,有些职业求者甚众、趋之若鹜,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报酬不高的职业,越来越被学生、家长及社会冷落。国家卫计委2016年11月5日公布的《2013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有66%处于就业状况,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有3.4%为管理人员、8.5%为专业技术人员、4.1%为办事人员、13.1为商业/服务人员、55.2%为农林牧渔业水利生产人员、55%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0.1%为军人。[1]但是,事实是过去30多年就业稳步增加的是非农职业,且非农职业中的商业、服务业人员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在各阶段上升势头均非常明显,而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等职业的情况是总体上呈波动性递增趋势。有关研究显示,当前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是我国各职业类别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最高的,也是受教育程度最低的。[2]这就意味着社会的职业环境,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放弃对这些专业的选择,即使学习相关专业,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自信也不会高。

平泉市绿化管理部门非常重视城市建设用地内附属绿地的建设,近年来紧抓省市级园林式居住区及园林式单位庭院的建设,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另外,我国存在着浓郁的“官本位”传统思想,因此在人们的头脑中职业不仅有收入的高低区别还有社会地位高低之分,职业环境总的说来不如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单纯”,这也是造成职业价值观自信不足的重要因素。如扬州市职业大学,作为苏中地区老牌的、具有相当竞争实力的地方性高职院校,连续多年会计电算化、护理和学前教育专业报考人数持续上升,之所以成为学生集中报考专业主要原因是社会认可度高,特别是毕业后可以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与之相关的专业更加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或为名声—白领,或为编制—教师、护士)。这样的社会风气下,选择热门专业的高职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具有较高的期许和信心,因此职业自我效能感较高,职业价值观自信相应提升。与此相反,那些被动选择“冷门”专业的高职学生容易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景悲观、存疑,他们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自然也会比较低,职业价值观自信也就不足。

3、职业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的影响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家庭及自身的因素,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呈现出职业价值功利化、职业定位模糊化、职业取向多元化和职业道德薄弱化的态势。在物质利益面前,对专业是否对口以及职业的长期性甚至终生性很少考虑,理想和人生追求是否可以实现更是不会考虑。频繁跳槽,“走一步、算一步”,对适合自己的职业缺少分辨力,缺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淡薄,选择工作时往往要求工资高事情少,根本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奉献更是无从谈起。[3]

究其原因,很多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基础性工作还存在不扎实的现象,在办学中尚未形成一套契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协同教育制度,有些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过多地关注知识技能培育,对学生价值观和职业精神培育重视不够,大多数学校没有单独开设此类课程,即便开设课时也较少,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比较滞后。高职学生的心理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这也是他们职业价值观逐步修正、确立和完善的时期。学校教育的缺失自然在使得学生在心目中淡化了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学生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就业过程中各种不良问题的产生。另外,有的学校教师对职业的困惑、歧视及对自身职业的散漫态度,无形中对学生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自信与学校教育的理念、课程规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职业自我效能感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培育对策

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价值观自信较本科院校学生低。为此,高职院校需着力做好教育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构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培育体系。学校是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培育的主要阵地,人人都是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培育的主体。从理念到制度设计,再到实际行动,从学校到全体教职员工,再到学生自身,合力营造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培育的良好氛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1、转变理念,提高学校对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首先,学校的管理者要从思想上认识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以积极负责的态度研究新时期高职生价值观培育问题,在思想上要与时俱进,要有前瞻性,科学谋划新形势下高职生职业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顶层设计,同时要以身作则,在工作中展现正确的价值导向,将诸多的德育要素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其次,学校要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育队伍。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还取决于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价值观教育能力。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流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需要拥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还需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只是实现了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还有更高的目标,也就是价值观教育的培养。而这一切也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的水平和意识。只有教育者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技术能力,提升职业价值观,才能完全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因此,学校应该把提高教师实施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的重点,为每一位老师制订职业发展愿景,从成长历程、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制订年度发展目标,促使教育者自身能力的增强,着力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育队伍。

2、言传身教,形成培育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的合力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充满正能量的校园环境必将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奋发进取,而某些不良风气、错误言行以及灰色文化的影响,会使学生误入歧途。因此,学校应大力倡导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都要育人”的教育观,不仅要使这个观念深入人心,还要把它变为广大教职员工的自觉的行动。

全校教职员工都是育人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主要一环。言传身教是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有他对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于高职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不能只靠灌输,还要靠全体教职员工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更是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牢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目标,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以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学识影响教育学生。管理、教辅和后勤等学校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要以良好的态度、高效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共同营造和谐校园,为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3、激发自觉,加强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的自我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任何一种外界的教育信息,都要由受教育者将其转化为个体的自我价值意识,才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这表明,外界的教育固然不可或缺,但也不能忽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5]

首先,发挥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作用。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与增强职业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人认识自我比较难,尤其是心智还不成熟的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更难。一个人只有形成对自我正确的认知与了解,明白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才能进行自我教育。由于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人把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职教育看作是一种“二流教育”,造成许多高职学生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教育者有帮助学生对各种思想、价值观进行分析判断,使之充分了解高职院校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地位和作用,形成对高职教育应有的正确认识。

其次,发挥榜样的激励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力量体现时代价值,榜样力量引领社会进步。对于职业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高职学生来说,榜样的影响更具有标杆和激励意义。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从学生需要出发,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使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价值取向转化为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的精神需要,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时就会改被动为主动,自觉、

努力、积极地去开展。因此,利用校史展览和邀请杰出校友与学生交流等活动,感受本校毕业生的成功,有助于提升学生职业价值认知水平,增加对自己专业及未来从事职业的自信心,从而促进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最后,发挥社会实践的自我教育作用。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这个基本途径,任何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实践活动,自我教育活动亦不例外。在校内,通过课外举办各种技能竞赛展示活动,聘请相关职业的专家或权威人士,开设职业专题讲座,介绍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联的产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与前景,营造浓厚的职业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职业价值观自信;在校外,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自觉地增强劳动意识和责任感,大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同时,高职生也了解职业及其过程对自身的价值,为以后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6]

三、结语

职业价值观正确与否关系到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他们的职业生涯、职业理想能否实现。所以,高职院校应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自信为己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理念,进一步提升职业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实效性,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职业潜能,大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其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1]2016中国城市、农村人口就业状况、各职业类型构成情况分析,中国产业网,2016.11.6

[2]48%:农林牧渔仍为我国第一大职业[J].领导决策信息,2013(14).

[3]马子雯.“90后”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2):54-57.

[4]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01.

[5]单连春.当前社会人生境界思想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127.

[6]胡颖颖.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以“三全教育”为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31-34.

猜你喜欢

效能价值观职业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我的价值观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