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浅析

2017-03-28刘兴灿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经济

刘兴灿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经济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浅析

刘兴灿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民营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形式,在经历了几十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潜力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民营经济的老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同时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因子不断向各个经济类型蔓延,对此,深化认识民营经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和建议十分必要。

民营经济;问题;对策;创新发展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

从狭义上看,民营经济主要是指除了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从广义上看,主要是指除了国有和国家控股经济所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经济的统称。本文所说的民营经济是从狭义上理解的民营企业。

(二)民营经济的特点

首先,我国民营经济的微观主体以“私”为主,它是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组成的,这与公有制经济相比确实有很大差别。其主要表现是:民营经济在产权关系方面比较明晰,权责也十分明确,无论是个体经营还是多人合伙,都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享受利益,自负盈亏。

其次,在经营机制方面,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更加灵活,因为它始终以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在企业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所以取得利润的方式自然多种多样。在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由于没有其他的“保护伞”,只能靠实力取胜,所以民营经济有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因为只有不断创新,创造新产品,扩大新市场,才能发展壮大。而且,民营企业中的人才竞争机制主要看的是个人综合能力,实行优胜劣汰,没有“铁饭碗”,晋升制度也不是“铁交椅”。

第三,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空间布局方面有所改变,不再像以前一样存在很多小规模零星片区,而是在市场规律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出现了空间上高度聚集的特点。这种产业聚集现象在我国的东南部,尤其是在广州和浙江两个省表现较为明显。

最后,从产业结构看,虽然民营经济在我国起步较晚,个体实力相对薄弱,但在政治壁垒和资本壁垒相对较低的第三产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民营企业在一些原材料制造、大型工业装备等价值链上游的领域中涉足较少,相反比较多地集中于产业价值链下游的领域。这是因为传统的产品制造业所需资金少,技术方面相对要求较低,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要求也不高,所以市场准入相对容易。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创新方面资金投入少、创新率低

我国虽然一直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但是目前来看,重生产、重管理、重销售仍然是很多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多民营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到科研创新对企业长足发展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思维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产品的开发自然就不符合大众口味,有些企业确实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市场进行考察,但是考察之后思维就会出现定式,不再花时间寻找新的突破口,保持现状、固守基业的现状很严重,企业的资金很少会投资在科技创新上。另外,人力资源成本比较高也是创新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的主要支出之一,创新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人力成本,这也导致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有心无力。如此一来,企业在未来市场经济的竞争和发展中将会缺少活力。

(二)融资渠道狭窄

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1]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都困难重重,渠道狭窄,可选择性比较少,尽管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对民营经济的发展照顾有加,但还是没有扭转民营企业在融资中的弱势地位。此外,先天资金不足,后天融资困难也导致了一部分企业破产。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依然是内部筹资。另外,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渠道比较狭窄,就目前的金融市场来看,民营企业融资的渠道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银行进行贷款,另一种是股票、债券融资。银行信贷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风险和成本相对比较低,但是它更倾向于向国有及大型企业放贷,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有很多条条款款的限制,贷款额度跟企业的实际需求相比也比较低。民间融资虽然也是民营企业获取资金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其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利率高、经营不正规、非法集资现象频发等,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民营企业经营的成本和所承担的风险。

(三)市场准入限制

虽然新旧“36条”的颁布为我国民营经济进入原有垄断行业(除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业外)扫清了理论和制度上的障碍,但是这些措施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条件不够成熟而难以落到实处,长期存在的隐性壁垒和潜在规则很难突破,既得利益团体的阻碍和观念的束缚使很多领域仍然对民营经济有限制,比如金融、铁路、电信、能源开发等等。这些既得利益获得者害怕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而使其高额的利益受损,必然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支持性政策加以抵触,甚至还有些人觉得如果民营经济进入过多的领域会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威胁,会对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就减少了民营经济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影响了市场整体经济效益的发挥。另外,大量的民间资本无法进入垄断性实体经济,也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四)现代企业文化缺失

现代企业文化缺失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不应该忽视文化的力量,企业的健康发展一定离不开文化的引导。因为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两者之间是一种相生相克的的关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会使员工树立好的心态、好的工作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确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和发展目标,如此企业才能长久发展。反之,如果企业文化缺失,就会拉低生产、经营以及服务等环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口碑。在我国,有些规模较大的民营家族企业中,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家族文化的扩大,企业文化的优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的精神气质、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这与真正的企业文化大相径庭。例如,很多地市或县级的中年企业主,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步将企业发展壮大,他们有丰富的管理以及经营经验,但是由于没有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就造成了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出现经营管理“分散”的现象。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培训公司也应运而起,这些公司以提高企业利润为旗帜,以文化为表现形式,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系统化呈现,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口号、团队协作法、奖惩法等等,目前这在社会上颇受欢迎,它也显示出很多民营企业看到了企业文化缺失的弊端,认识到了打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三、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对策

(一)实施企业创新人才吸纳培养战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2010年度千户民营企业问卷跟踪调查》表明,43.8%的民营企业认为缺少人才是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重要困难之一。[2]作为企业,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产量,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吸纳。“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正常运转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人”这个主体具有创新意识,并将创新意识付诸行动,形成创新行为,企业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其次,要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和资金的支持力度,将人才引过来之后更要注重持续性的培养,实施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认定标准,设置专门的奖励基金,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转化比例,让素质高、能力强、敢创新的有为青年不仅能进来,而且想留下来。另外,从整体上看,企业应该实现发展模式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只有这样,创新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才有存在的土壤。由于长期以来企业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企业人才短缺、内力不足,持续健康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因此,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应该启动创新驱动发展,遵循绿色循环的原则,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进而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自主革新技术的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强PPP投资模式的运用

民营企业要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必须做到自我增值,增强自我实力,提高自身水平,同时对企业加强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努力提高财务管理和决策水平,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资金。民营企业在提高企业信用度的同时要着眼于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众,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树立影响范围广、质量高的企业形象。另外,民营企业还要搞好自身的金融形象,在与银行、信贷公司进行业务往来时要诚信第一、童叟无欺,力争改变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的偏见和消极态度,这也是企业能够继续获得借资支持的关键。民营企业要始终以国家大政方针为指导,在国家鼓励支持的领域中不断加快改造产品和服务,实现转型,形成特有的发展模式,提高社会认同感,使企业接近并符合市场融资的要求,取得上市融资的机会。[3]

另外,在当前财税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是激发民间投资、开拓融资渠道的重要模式。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它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政府还可以通过贷款担保、税收优惠、给予相应的土地开发权等措施扶持私人投资者,在这个模式的推动下,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双方将实现互利共赢。[4]

(三)拓宽市场准入标准

拓宽市场准入,最迫切的是改革工商登记部门的变相高门槛,加快“先照后证”“三证合一”改革,杜绝民营企业审批过程中“跑断腿”的现象,禁止在规范流程之外增加民营商事主体设立程序,除法律另有规定和国务院决策保留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其他事项一律不准作为工商登记的前置审批,在政策上为民营企业降低门槛,营造更加包容、更加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尽可能地满足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需求,并且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加大监督,督促各政府部门贯彻落实,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同时要真正落实新旧“36条”及相关配套措施,采取渐进的方法破除垄断壁垒,及时扫除民营经济的发展障碍,消除不同领域既得利益集团形成联盟关系的可能性,为民营经济营造平等的市场环境,为民营经济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营管理以及服务活动中共有的行为准则及价值取向。具体来说,一个现代的企业文化主要包含时间文化、学习文化和“变”文化。如今社会的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甚至出现分秒必争的态势,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时间即金钱,时间观念不强,步伐就会落后,个人的发展是这样,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是如此,因此时间文化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学习文化的营造是民营企业进步的阶梯,要始终倡导“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民营经济所掌握的社会资源本来就不多,如果再不去广泛学习、拓宽眼界,那么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将会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古人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允许一成不变,应该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民营企业的发展之道也是如此。

(五)深入了解“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

最近几年“天猫双十一”“京东618”等网络购物节风靡大街小巷,有效的宣传、便捷的购物方式、折扣的力度等种种因素,赢得了巨大的利润,“菜篮子”“同城购”“当日达购”等可以很好地满足日常生活用品和食材的消费需求。很多人不再去逛超市、逛菜市场,而转向网上购物,认为这是一种提高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学生网购的频率尤其高,学校里面也会专门设置多个人工或者自动快递点,某些高校还因快递包裹爆仓频繁上头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实践证明,网购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已经孵化成为一种新的、适合社会发展的经济形态。这种新型经济形态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是显而易见的,很多知名的大型超市、银行等业务量的缩减表明了传统行业受到的冲击。人们日常生活所涉及到的教育、旅游、健康等领域的经营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民营企业应该跟上时代,抓住机遇,深入了解“互联网+”,以互联网促发展、促革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自己拓宽新的发展渠道,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六)政府制度创新

政府制度创新对民营经济摆脱束缚、创新发展非常重要。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律制度规范,二是教育体制创新。

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是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环境保障,对市场环境的维护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支持。政府在维护民营企业的产权、产品安全的同时,要按照经济发展形势来制定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另外也要遵守市场法规,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在市场经济法律许可范围之内,不擅自越权,不多管闲事,在合理的边界处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之处。在企业实施创新人才战略的同时,政府要营造人才发展的大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能让创新人才层出不穷。要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加大高中教育的普及率,打好人才培养的基础,这样才能为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助一臂之力。

[1] 黄深钢,刘敏,张和平,付航.融资难,高息贷款就像“吃鸦片”[N].经济参考报,2011-06-03.

[2] 中国企业经济调查系统.经济转型中的民营企业发展——2010年度千户民营企业问卷跟踪调查报告[J].经济界,2010,(6).

[3] 李楠.吉林省民营企业创业融资问题及解决方案[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

[4] 任春玲.我国PPP模式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

[责任编辑:王 帅]

The Innovat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y

LIU Xing-can
(School of Marxism,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The private economy is a special kind of economic form in China.It has undergone decades of hard development.Now,the private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drive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the old problems are being solved constantly,new problems emerge in endlessly.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normal economy,innovation factors continue to spread to all types of economies.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put forward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private economy;problems;countermeasures;innovate development

F832.3

A

2017-05-28

1671-6671(2017)04-0092-05

刘兴灿(1992-),女,河南原阳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融资经济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融资
融资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