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西民俗手工艺资源研究

2017-03-28

城市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柳编皖西根雕

熊 辉



皖西民俗手工艺资源研究

熊 辉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

皖西民间剪纸、根雕书法、舒城竹席、霍邱柳编、大红袍油纸伞、临淮泥塑构成了皖西丰富的民俗手工艺资源。精湛的技艺与优美的形态反映了皖西地域悠久的民俗文化底蕴。但皖西民俗手工艺的发展面临着后继无人、生产力低下、工艺产品销售无门等危机。为了传承保护皖西手工艺资源,政府应制定帮扶政策,加强文化产业市场监管,手工艺者应保持优良的匠人精神,民众应加强自身的民俗文化素养教育。

皖西民俗手工艺;工艺资源;霍邱柳编;舒席;临淮泥塑;油纸伞

一、皖西民俗手工艺的现状

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东北麓的六安市辖区俗称为皖西,它包括今六安市裕安、金安、叶集区,霍邱、霍山、舒城、金寨共三区四县。皖西历史悠久,“秦朝设六县,汉武帝时期设六安国,宋置六安县,元明清为六安州”。[1]这为皖西民俗手工艺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地域上皖西地处江淮之间,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与生态自然环境造就了各具特色的皖西民俗手工艺资源。

(一)皖西民俗手工艺发展的现状

皖西地区目前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即舒城竹席与霍邱柳编。另外有多项六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皖西民间剪纸与毛坦厂镇大红袍油纸伞,霍山县陈迪忠的根书艺术与霍邱田孝琴的临淮泥塑。

六安市金安区翁墩乡民俗剪纸以民间艺人徐圣年为代表。金安区毛坦厂镇的大红袍油纸伞手工艺年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手艺面临失传的危机。霍山县陈迪忠的根艺书法,将根雕艺术与书法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工艺,逐渐被人们知晓。田氏临淮泥塑近年来屡次获得工艺金奖,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舒城县城关镇舒席制造厂与安徽华安达集团公司的霍邱柳编,成为皖西民俗手工艺发展的中流砥柱。

总体而言皖西民俗手工艺发展的现状并不景气。其一,是皖西民俗手工艺市场化程度低,生产性保护成效小,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二,是当地民俗工艺监管服务部门的资金投入少,民俗传统文化建设得不到有效重视。其三,是手工艺人才匮乏。

(二)皖西民俗手工艺的研究现状

皖西民俗手工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特色鲜明。但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分析,目前仅有4篇皖西民间工艺相关的论文,其中有3篇论文介绍了翁墩乡民俗剪纸,如刘连以翁墩剪纸为例论述了民间剪纸的保护和发展。王海燕与朱亚论述了翁墩乡民间美术的创新及传承。熊辉完整地总结了皖西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以上研究的内容仅限于民间剪纸,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皖西民俗工艺急需展开分类、资源调研、工艺流程及特点、民俗文化等相关的研究,所以有必要对皖西民俗手工艺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分析。

二、皖西民俗手工艺资源分析

“民俗手工艺与民众生活密不可分,许多民俗工艺不仅切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甚至就是生产生活内容本身。从民俗手工艺与生活的关系角度出发”,[2]可将皖西民俗手工艺分为三类,一是生活用品类,包括舒城竹席、霍邱柳编、大红袍油纸伞。二是审美装饰类,即皖西民间剪纸工艺、霍山根雕书法工艺,三是娱玩教化类,有田氏临淮泥塑。

(一)皖西民间剪纸工艺

皖西民间剪纸由三部分构成,其一,是六安市金安区翁墩乡剪纸。它以新农村新风貌题材为主,并融合了南北剪纸艺术特点,形成了粗犷与精细并存的翁墩乡民俗剪纸风格。其二,是以霍邱县张玉柱为代表的张氏剪纸。他的剪纸以传统题材为主,如祈福纳祥、美德教化等。撕纸手艺是他的绝活,特别是以马为主题的撕纸作品惟妙惟肖,恰如汉代画像石中的奔马,雄浑有力、自信高昂。他以憨厚朴拙的撕纸工艺形成了张氏撕纸艺术风格。其三,是以方军化为代表的文人剪纸。他的剪纸以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并在装裱剪纸时常配以书法、诗词、印刻等,从而形成了诗书画(剪纸)印四位一体的剪纸工艺。[3]方家剪纸体现出一种悠然淡泊的文人剪纸风格,它为皖西民俗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皖西民俗剪纸艺术的传承开辟了新途径。

(二)根雕书法工艺

根雕书法工艺,是将根雕技艺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它以奇形怪状的树根作为书法造型的基本笔画元素,遵循书法艺术语言,顺势造型,并以根雕作为书法形式的载体呈现视觉艺术美的过程。陈迪忠是霍山县根雕书法工艺的传承人,他以草书为范本,长期研习书法艺术,并结合霍山县盛产各类根茎而创造了根雕书法工艺。

制作根雕书法工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选材。好根材自然天成,无需人为加工,这样的材料一般都生长在岩石峭壁上。寻找好的根材需要一双独具审美艺术的慧眼,要做一个处处留心之人。其次是加工处理。将选好的根材浸泡、去皮、阴干、杀虫防腐、打磨等。根雕技艺讲究“‘三雕七磨’,即以模仿根茎自然形态的磨制法为主,以局部的雕琢为辅,使雕磨过的根茎与原有的形态融为一体,”[4]再次是构思。依根形而造字,这个过程是整个根雕书法创意的关键,运用传统书法造型艺术方法与意象造型法,将汉字解构或重组。创作最基本的要求是依据根茎的形态造字,绝不能臆断拼接,否则就失去了根雕的灵魂,根雕造字强调单个字形的完整性、流畅性、质朴性与艺术性。最后是组合根雕字。组合不是简单的拼接或堆砌,而是根据根茎的纹理、色彩、质感、气势与韵律等因素有机组合成名词锦句、诗文、格言等。接下来是打磨上漆,根据根雕书法字体大小装裱成框,并加上陈迪忠特有的书法与印章,才算完成整个工艺。

(三)舒城竹席

舒城竹席,“据《舒城县志》记载,1949年全县共有篾匠、编匠740人,1953年专业工匠走合作化道路,全县组织蔑业合作社17个”。[5]早在1906年舒席作为国际产品在巴拿马国际商品会上获一等奖。2008年舒席工艺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舒席编制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舒席,以精细柔软的质地,优美的图案,且可折叠便于携带而著称。[6]舒席编织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选材与备料。材料应选用当年生的小叶水竹,它具有质地坚韧、竹节稀疏、篾丝如发的特点。备料一般由裁料、开竹、破条、切割、划条、起簧、撕篾、蒸煮、刮篾、染色等10道工序组成。其次是绘制舒席图案。在正式编织之前要创作竹席图案,手工艺人应掌握基本的绘画知识并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素养。精细的舒席图案能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相媲美。最后是编织工艺。主要运用挑压编织法,被压住的篾丝为经条,织入的篾丝为纬条,经纬篾丝交错的过程就是编织的过程。舒席讲究篾纹严丝合缝、笔直干脆,经纬篾丝井井有条,图案精致细腻。编织结束时需进行收尾与包边工艺。

(四)霍邱柳编

霍邱柳编生产发展于六安市霍邱县,它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淮河岸边的浅滩是杞柳种植的理想之地,这为生产霍邱柳编提供了原材料基地。从2000年至今柳编产品由原来的笆斗、簸箕、笸箩、篮、篓、筐等几种日常家用产品发展到近2 000多个品类。目前霍邱柳编生产主要集中在临水镇、临淮岗乡、城西湖乡、周集镇等5个乡镇,它已成为当地民众谋生致富的手段之一。

霍邱柳编的编织工艺主要包括选材、蒸煮、染色、浸泡、编织、收口、缠沿、刷漆、凉晒、修整[7]等10多道工序。霍邱柳编工艺的关键是编织技艺,不同的产品编织方法不同。常见的编织方法有立编、平编、扎编、扭编、缠绕编等。

立编工艺主要突出产品的立体感,经多纬少,比较适合表现小体量的产品。平编工艺是柳编的主要编织方法,采用经纬柳条相互交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形状的图案。霍邱柳编图案可分为传统的吉祥主题与现代构成设计主题。扎编也叫无经编织,其实是将柳编的经条替换为其他的材料,如麻线、藤蔓、稻草等。扎编产品柳条更加密集,且容易形成特殊的艺术肌理效果。它是一种精细的工艺手法,在其编织过程中常结合不同颜色的柳条形成不同的装饰图案。扭编工艺是隐藏经线的编法,经线为樑是产品造型的主要结构,在扭编工艺中,先支起造型的经樑,再用粗细一致的柳条进行左右穿插式扭编,最终将经樑隐藏在产品结构的内部。缠绕编也是无经线编织工艺的一种形式,它主要表现一些追求美感的艺术品,其实用功能稍弱,因其规律的缠绕手法与不同的变换花样,极大地提高了缠绕编的艺术性。

(五)大红袍油纸伞

大红袍油纸伞,产自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的承古斋作坊。它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选材、备料、制作伞架、铺贴伞布等四步。选材主要包括四种材料,其一,选用竹节稀疏而均匀的3-5年的老毛竹。其二,采摘毛坦厂镇当地野生的青色小柿子,自制红色土漆。其三,皮纸材料,用桑树皮捣烂后经发酵、漂洗、晾晒等工艺制作而成。其四,桐油是当地桐子树结的果实,采摘晾晒后压榨而得。

备料,是将选好的材料做进一步加工处理,如毛竹需浸泡、刮青、裁切后,再制作成伞骨、伞柄、寸骨、伞头。野生小柿子要捣碎在缸内发酵一周后与红色染料混合。皮纸要裁切成狭长的三角形,并分为长短两种规格。桐油要进行过滤等工艺。

制作伞架,将伞骨与伞头、伞骨与寸骨、伞柄与寸骨用棉线串联起来并牢系,油纸伞的框架就完成了。接下来是在伞骨外沿的10-15厘米处绕边圈线,其目的是再次加固油纸伞的结构。

铺贴伞布,一把伞布由36张皮纸组成。皮纸先用红色的野生柿子染料均匀涂抹,再用叠贴法将长短一对的皮纸粘贴在伞骨上。等伞布阴干后,再在伞面上涂刷一遍桐油,油纸伞才算制作完成。

大红袍油纸伞是当地结婚习俗中新娘出嫁必备的一种民俗道具,新娘撑着红色的油纸伞出嫁有避邪消灾、鸿运当头的寓意,红色圆形的伞面象征着美满幸福的婚姻。大红袍油纸伞的民俗实用功能,体现了皖西民俗工艺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了民俗工艺的实用性与民俗性。

(六)田氏临淮泥塑

田孝琴是霍邱县临淮泥塑工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她生长于淮河岸边的临淮岗乡,自幼深受祖父的艺术熏陶,从事泥塑创作30余年,形成了淳朴、亲切的乡土艺术风格。

田氏临淮泥塑的制作工艺可分为几个方面,其一,是选泥,即选择合适的土料作泥塑的原材料,田氏泥塑坚持从江河、湖泊挖取天然细腻的泥土(又叫猫屎泥)。其二,和泥,将挖来的泥土晒干、碾碎、浸泡、过滤后再加入棉花充分揉搓融合,并阴至三分干后进行密封保存。其三,制作泥塑草稿,手艺人在纸上绘制泥塑草稿的形态特征。创作需要匠人真切的艺术审美体验,正如田孝琴本人所言,创意过程需要一定的悟性,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其四,是起型,用钢丝或者其他材料固定制作物体的基本骨架,再依照骨架塑造具体的形态,一般小型泥塑无需制作骨架,直接按照草稿塑造物体的形态。其五,是修整。泥塑初稿完成后,要进一步对照原来的图稿进行神态、纹理、质感的修整。

田氏临淮泥塑以农村生产生活为题材,如农家乐、喜丰收、老少欢等,这正反映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她的泥塑造型大胆夸张、形态神似、粗犷憨厚,造型表现一般不用色彩装饰,这反而更突显了临淮泥塑的乡土气息。农村的民俗乡情塑造了田氏临淮泥塑田园乡土、淳朴亲切的艺术风格。

三、皖西民俗手工艺资源的发展困境与措施

皖西民俗手工艺资源形成了以实用工艺为主、娱玩与装饰审美为辅的格局。它们集中反映了皖西地域民众集体智慧的思想结晶,体现了民众生产生活的物质与精神文化。

(一)皖西民俗手工艺资源的发展困境

其一,皖西民俗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如舒城县的舒席工艺,因为现代工业生产的冲击,舒席的经济效率低,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舒席手艺。诸如此类的还有田氏的临淮泥塑、大红袍油纸伞与皖西民间剪纸等。

其二,民俗手工艺资源保护与创新之间存在着“矛盾”。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并对传统民俗工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民俗手工艺必须与时俱进,应以生产性保护为主,“在不违背传统技艺的生产规律和自身生存方式的前提下,将其引入机械生产领域,融入当代社会生活,让更多人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8]不能急功近利,忽视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性。创新的前提是尊重传统。

(二)皖西民俗手工艺资源的发展措施

发展民俗手工艺资源需当地政府与市场、手工艺人与民众四者共同努力。

政府监管部门是皖西民俗工艺资源发展政策的执行者,既应给予民俗手工艺项目充足的资金支持,又要规范市场商业化运作机制,坚守生产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监管与政策调控的作用,切实为急需保护的民俗手工艺资源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既应看到民俗传统工艺巨大的文化财富,又不能盲目跟风,过度开发利用现成的手工艺资源,应懂得合理利用与活态的保护相结合。

手工艺者应秉承匠人精神,面对商业利益诱惑仍然坚守崇高的艺德艺风。皖西地域民俗手工艺人应成立工艺委员会,互通有无、团结互助,为民俗工艺事业建言献策。

民众应加强自身的民俗传统文化素养教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施行小学、中学、大学分阶段,有目的的民俗工艺文化教育,切实做到让优秀的民俗工艺后继有人。教育的目的是让民众学会尊重民俗艺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欣赏民俗工艺的艺术美。总之,皖西民俗工艺资源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1] 黄克顺. 六安古“八景”:地方历史记忆与皋城社会镜像[J]. 皖西学院学报, 2016(2): 45-46.

[2] 潘鲁生, 唐家路. 民艺学概论[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5: 29-30.

[3] 熊辉. 皖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与特征研究[J]. 艺术科技, 2015(7): 3-4.

[4] 陈迪忠. 独树一帜的根艺书法[J]. 美术教育研究, 2010(3): 54.

[5] 薛政, 张程. 舒席制作工艺及其传承保护[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10): 134-135.

[6] 田自秉.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2版[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263-265.

[7] 葛田田, 刘青. 淮河柳编艺术初探[J]. 蚌埠学院学报, 2012(4): 127-128.

[8] 段友文, 刘禾奕. 传统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文化哲思[J]. 民间文化论坛, 2013(3): 66-67.

(责任编校:彭 萍)

Research on West Anhui Folk Crafts Resources

XIONG Hui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West Anhui University, Lu’ an, Anhui 237012, China)

West Anhui Folk paper-cut, Carving and calligraphy, Shucheng mats, Huoqiu willow, Dahongpao oil-paper umbrella, Linhuai clay sculpture constitutes of West Anhui rich folk handicrafts resources. The exquisite technique and graceful form reflects the long-standing West Anhui folk culture. Howeve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West Anhui folk crafts facing successors, low productivity, craft products can not be sold. In order to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the West Anhui handicraft resourc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rmulate rul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e industry market supervision, craftsmen should maintain good artisan spirit, people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own folk culture literacy education.

west Anhui folk crafts; craft resources; Huoqiu willow; comfortable seats; Linhuai clay sculptures; paper umbrella

J 528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1.017

2096-059X(2017)01–0096–04

2016-08-02

皖西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WXSK201703)

熊辉(1985-),男,河南新县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民俗艺术与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柳编皖西根雕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程河柳编 编出农家新生活
回马枪
回马枪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根雕艺术成收藏新宠
务柳·织柳黄土地上走出的柳编“神话”
传承柳编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非遗柳编展神韵
根雕艺术品正逐步进入收藏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