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的文化阐释
2017-03-28黄卫星张玉能
黄卫星,张玉能
“国”字的文化阐释
黄卫星,张玉能
(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 100190;2.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 430079)
“国(國)”字的形义及其演变显示,其本义似应为“邦國”、“国家”,即“管理一个城邦或行政区域的政治体制”,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国土”、“国旗”、“国是”、“国粹”、“国药”、“国学”等词汇。从历史来看,古代的“国”、“国家”是由城邦及其管理而产生的,古希腊和先秦是中西国家的形成时期,因此,国家也是城乡分工、城市兴起、行政管理的结果。从政治学上来看,“国”、“国家”是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物,它是为了协调不同人群利益的机构,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灭亡而消亡。人类历史上国家一般分为:分封制,君主制,专制制,共和制,民主制等。中国的“国家”是“国”和“家”的组合,显示出其独特性,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家族等血缘关系为维系,形成了以宗法制度为主要表征的国家体制,从而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为维系而形成的法律制度。从象征国家的意义上来看,以“国”字所组成的词语,如“国土”、“国旗”、“国脚”、“国花”等等,主要是指代表一个国家或指一个国家中某一方面的最高水平。在汉语中,“国”还有“中国特色”或者“中国的”的含义,比如,“国药”、“国画”、“国粹”、“国乐”、“国学”等等。
国;国家;国土;国旗;国是;国粹;国药;国学
一、“国”字的形和义
关于“国”字的本义,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说文》:國,邦也。从囗,从或。段玉裁曰:“邑部:‘邦,國也。’按邦國互训,浑言之也。《周礼注》云:‘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析言之也。戈部:‘或,邦也。’古或國同用,邦、封同用。”舜徽按:古金文若宗周钟、毛公鼎,國字皆作或。或为古文,國乃后起字。[1]1535李恩江:《常用字详解字典》说:“国(國)。”〈辨〉国字繁体國从囗或声。其实,或就是国,甲骨文从戈从囗,象以武力守卫国家之形,详见或字下;后来或用为虚词字,遂加囗造國。囗读wéi,表示城邑或国界。异体囯,是为國最先造出的简体,从囗从王会意,表示国王治理国家。后来嫌它封建意识太浓,改王为玉。[2]146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说:“国,会意字。甲骨文写作或,或是国的本字,象像以戈守卫城邑。金文加四条短线,表示用戈来守卫四周疆界。篆隶楷从囗(wéi),从或,或(huò)兼表声。简体字将方框中的或改为玉。本义指国家。”[3]925李格非主编的《汉语大字典(简编本)》列举了10个义项,主要有:都城,古代王、侯的封地,国家,地方、地域,建国、建都,属于本朝的,中国的,代表国家的,在某方面为全国最突出的,姓,等等。[4]348宗福邦、陈世铙、肖海波主编的《故训汇纂》中列举了140个义项,主要有:邦也,邦國,王国,侯国,诸侯之国,都也,谓天子所都,千里之畿,郊內之都,城中都,谓城中也,城邑也,谓君也,亦指王朝,社稷宗庙朝廷皆为國,诸侯,天子诸侯所理也,诸侯所封之域,谓天子所都和诸侯之國中也,等等。[5]402-403
根据这些字书,我们可以确定“国”字的本义就是“邦國”、“国家”,即“管理一个城邦或行政区域的政治体制”,现代汉语中主要衍生出“国土”“国旗”“国是”“国粹”“国药”“国学”等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主要列举了如下的义项:国家,国产,国粹,国都,国防,国歌,国格,国故,国画,国徽,国会,国籍,国际,国界,国境,国剧,国立,国民,国难,国旗,国企,国情,国庆,国是,国术,国土,国文,国学,国医,国营,国语,国乐,等等。[6]519-523
二、古代的“国”
从历史上来看,古代的“国”、“国家”是由城邦及其管理而产生出来的,古希腊时代和先秦(夏商周商代)是中西国家的形成时期,因此,国家也是城乡分工、城市兴起、行政管理、阶级分化的结果。
汉语中“国”字的涵义类似于欧洲政治学观念中的“国家”(state,最早来自于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里所谓的statos,该词源于拉丁文status。现代汉语将该词翻译为“国家”),在汉语中“国”与“家”两个字所表示的本义是不同的。比如《周易·系辞下传》:“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7]88这里的“国”是指现代汉语的“国家”,而“家”则指“家族”和“家庭”。《孟子·离娄上》:“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赵歧《注》:“国谓诸侯之国,家谓卿大夫之家。”[8]2718秦汉以后统一天下,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在儒家“家国同构”观念的强调下,“家”“国”并提的条件逐步完成,出现了指一国整体的“国家”概念。尽管“国家”一词大概在汉代到明代之间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然而它并不是近代民族国家概念的表述,而是家和国“天下”的代名词。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的state才被翻译成“国家”一词。
国家起源的学说主要有:自然说、契约说、武力说、私有制说、氏族说等。亚里士多德是自然说的倡导者。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政治的动物。”国家起源于人类的这种政治的自然本性。契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格劳秀斯、霍布斯、洛克、卢梭等,而卢梭及其《社会契约论》是契约说的典型,武力说认为:国家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军事征服,此说近代欧洲较为流行。恩格斯及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私有制说的代表。梁启超主张氏族说。任公曰:“凡国家皆起源于氏族,族长为一族之主祭者,同时即为一族之政治首领。”(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载《新民丛报》第65号)尽管以上几种学说在一定范围内说明了国家的起源,不过相比较而言,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起源说更加合乎历史事实,也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
三、政治学上的“国”
从政治学上来看,“国”、“国家”是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以后的产物,它是协调人类不同人群利益的机构,也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灭亡而消亡。人类历史上国家一般分为:分封制,君主制,专制制,共和制,民主制等。中国传统的“国家”是“国”和“家”的组合,显示出中国特性,它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家族等血缘关系为维系,形成了以宗法制度为主要表征的国家体制,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及其法律为维系而形成的国家体制。
从广义来看,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历史的社会群体就是国家;那些拥有共同领土和政府的社会共同体也可以称为国家,世界上大多数的多民族国家就是此例。作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按照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即为国家;按照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也可以称为国家;一个领地或者城邦的人群,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也可以称为国家。从狭义上来看,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就是国家,国家的象征一般是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国家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行政机构,国家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在原始社会以后的阶级社会中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它的阶级性。国家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管理范围,固定的社会人群,拥有完整的政府管理机构、军队、独立的元首。从政治学来看,国家是一个存在于阶级社会中却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政治学上的人类群体构成大概是:社会—政治—国家—政府,国家的位置就处于由抽象概念到实质概念的过渡中间。
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指出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原始公有制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的直接结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人类社会始终存在着两种生产:物质和精神资料的生产(衣、食、住及生产工具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种的繁衍及婚姻家庭形式的发展)。人类的这两种生产制约着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在物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中,产生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制度,它成为国家产生以前管理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使得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逐渐替代了血缘关系,从而发生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具有公共权力的国家制度取代了由血缘关系决定的氏族制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强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原始公有制社会逐渐瓦解的过程中,形成了国家产生的前提: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奴隶阶级的形成。在原始社会中,物质生产发展促成了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奴隶(主要是战俘)开始出现,接着农业与手工业分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奴隶已成为农业、手工业的主要劳动力。然而当时国家尚未出现,只是在阶级形成后,在私有制条件下奴隶主和奴隶这两个对立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达到不可调和时才出现了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观点。国家的政治学分类一般有:分封制(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即分封诸侯的制度),君主制(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包括国王、皇帝、天皇、苏丹、天子等,君主具有绝对的政体权力,君主终身任期而且世袭),专制制(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个别独裁者独断专横的统治),共和制(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有民主共和与贵族共和两种),民主制(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普选政府首脑,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等。西方最早的国家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西方最早的城邦国家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国家;中国最早的国家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夏商周,夏朝是夏部落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西周是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强盛时期,它实行分封制。秦朝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实行了君主制、专制制。从秦朝直至清朝,中国一直实行着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实行共和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实行了民主共和国制度。
中国国家制度在古代主要呈现出“家国同构”或“家国一体”的社会格局和鲜明特点。“家国同构”或“家国一体”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也就是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形成了严格家长制的家与国的系统组织与权力配置。历史上,夏朝已从部落联盟组织转化为国家。“但这个国家还保留氏族组织,土地基本上国有,并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形成宗法关系,这些长期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8]22家庭观念和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儒家“家国同构”或“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儒家政治家按照“家庭—家族—国家”的序列,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反映出农业社会自然经济条件下“家”与“国”之间的同质联系,形成了“家国同构”或“家国一体”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政治文化和管理文化中的重要传统和显著特征。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家国同构”或“家国一体”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而剔除其狭隘家族观念和乡土观念的排他性与封闭性,构建中华各民族人民民主、自由、幸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家庭。
四、象征国家的“国”
从象征国家的意义来看,以“国”字所组成的词语,如“国土”、“国旗”、“国脚”、“国花”等等,主要是指代表一个国家或者指一个国家中某一方面的最高水平。
“国”字的象征性意义一方面可以指称或代表一个国家,比如“国土”、“国旗”、“国企”、“国是”、“国界”、“国民”、“国剧”等。另一方面,“国”字的象征意义还表现为:一国之内水平最高的。比如,国宝就是指“国家的宝物,比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脚就是指“入选国家队的足球运动员”,国球就是指“在一个国家广泛开展、水平在国际居于领先地位的球类运动,如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国色就是指“在一国内容貌最美的女子”,国手就是指“精通某种技能(如医道、棋艺等)在国内数第一流的人,也指入选国家队的选手”,等等。这些都是以“国”字来象征一国之内水平最高的人或物。
五、中国特色的“国”
在汉语中,“国”还有“中国特色”或者“中国的”的含义,比如,“国药”、“国画”、“国粹”、“国乐”、“国文”、“国语”、“国学”等等。
国药就是指“中药”即中国的或者中国特色的药材,国粹就是指“中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国画、京剧堪称国粹”,国乐就是指“中国特有的传统音乐”,国文就是指“中国的语言文字”即汉语汉文,或者“旧时指中小学等的语文课”,国语就是指“中国汉语的普通话的旧称”,国学就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也指“古代中国由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
中国特有的绘画叫做“国画”或者“中国画”。国画是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又叫做丹青,以区别于欧美的“西洋画”。国画的主要工具是:毛笔、黑墨、矿物或植物等天然颜料、绢、帛、宣纸等,画家用柔软的毛笔蘸上调水的黑墨或者丹青颜料,在绢、帛、宣纸上描画线条、色彩,构成画幅,然后加以裱装成为册页、扇面、横幅、吊屏、卷轴等形式。国画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却并不要求逼真写实;因而,总体上强调“写意”,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不同于总体上追求“写实”的“西洋画”;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解衣盘礴,物我相忘,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追求诗化意境;国画一般不像西洋画那样以科学的焦点透视、光色原理等来构制作品,而是以主体感悟的散点透视(高远、平远、深远的“三远透视”)、墨分五彩等来创化世界;国画讲究“笔墨”的运用,运笔的轻重缓急、水墨的浓淡枯润,形成了一套笔法、构图法、皴法等固定的模式,因而国画又在特殊情况下被简称为“水墨画”;国画的特殊工具造就了“书画同源”的观念,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诗、书、画、印”浑然一体的特殊传统。国画,按绘画技法分为:写实国画、写意国画、工笔画、抽象国画、内画等;按绘画题材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类,即所谓“画分三科”,它概括了宇宙人生的三个方面:表现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是人物画;表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关系的是山水画;表现大自然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的是花鸟画。工笔画用细致的笔法制作,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写意画用笔不求工细,不重线条精细,而重意象生动,与工笔的精细相反,注重物体神态表现和主体情趣抒发,要求形简意丰,气韵生动,不求形似,以形写神,重在神似。写意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水墨画。水墨画指纯用水墨所作的画,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主张“墨即是色”(以墨的浓淡变化表现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以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色彩缤纷)。水墨画的基本特点是: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水墨画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继续发展。王维、苏轼、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石涛、八大山人(朱耷)、扬州八怪(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汪士慎)等是历代文人画的代表。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特别重要,故有人把水墨画作为国画的代名词。宋元以后士大夫尤其喜好水墨画,形成了国画的一种主流画种:文人画。文人画,又叫“士大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一般说来,“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木石虫鱼等,寄寓精神,比附道德,发抒性灵,表述爱国情怀、民族气节、政治抱负。国画还在北宋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以及南宋画院之中形成了一种比较工致的宫廷绘画,叫做“院体”或“院画”。此类作品主要迎合帝王宫廷需要,表现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题材多为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宗教内容,讲究法度规矩,要求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传统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成就卓著。经过历代国画大师的创造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工笔、写意、钩勒、设色、笔墨等表现方法和技法形式,设色大致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笔墨主要有: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
国剧,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传统的戏剧。相对于近代从西方传入的“文明戏”“话剧”等概念,“国剧”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国剧仅仅指中国传统戏曲的京剧,而广义的国剧却包含着中国传统的戏曲,除了京剧,还包括越剧、粤剧、豫剧、吕剧、评剧、秦腔、汉剧、楚剧、黄梅戏、昆曲、沪剧、淮剧、川剧、晋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等各种地方戏曲。1926年在徐志摩主持的北京《晨报》副刊上,赵太侔、余上沅等一批留美学生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他们主张整理与利用旧戏从而建立“中国新剧”,极力推崇、发扬传统戏曲“纯粹艺术”戏剧观念,提出“探讨人心的深邃,表现生活的原力”的戏剧表现形式。1931年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清逸居士、张伯驹等,成立北平国剧学会,编辑出版《戏剧画刊》《国剧画刊》,创办传习所,大力倡导改进旧剧,重点改革当时戏曲界最鼎盛的京剧,不过他们所谓“国剧”不单是京剧,还包括昆曲、梆子等中国的传统戏剧,即戏曲。相对于西方话剧而言,戏曲就被称为国剧。20世纪30年代,中国戏剧界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因为京剧艺术形式比其它地方戏曲高雅、完善、流传广,可代表近百年来的中国戏剧,因而称京剧为国剧。中国戏曲主要是综合了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而形成的戏剧艺术。国剧起源于原始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是一种融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表演等的舞台综合艺术,全国约有360多个种类,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国剧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些阶段: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班进京形成京剧的鼎盛。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戏剧,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戏曲作为国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念、做、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是世界戏剧舞台上的瑰宝。以集国剧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国剧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如,以挥动马鞭为骑马,摇动船桨为划船,以手势、步法代表开门、关门、过坎、越沟等,以圆场跑步代表越过千山万水,以旌旗代表千军万马。总体上来看,国剧的审美特征可以概括为:虚拟性,程式化,综艺性。
国乐是“中国音乐”的简称,主要就是指中华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狭义地讲,国乐就是中国大地上各民族人民,从古流传至今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艺术。而广义上,国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国乐一般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民间戏曲音乐。中华民族的民间歌曲丰富多彩,广为流传,是中华民族人民反映生活、抒发感情、表达意愿的重要方式,《茉莉花》《采茶调》《康定情歌》《牧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优秀民歌,不胜枚举。民族器乐曲,如《喜洋洋》《花好月圆》《旱天雷》《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平湖秋月》《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等等流传不息,现代作曲家也创作出了许多现代国乐经典,如刘天华的《空山鸟语》《光明行》《良宵》《病中吟》《飞花点翠》、阿炳的《二泉映月》、聂耳的《金蛇狂舞》等等。国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音乐构成方式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所谓五声调式,是指由宫、商、角、徵、羽(C宫、D商、E角、G徵、A羽)这五个音组成的调式,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5、6”所组成的调式。五声调式的特点在于:缺少半音和三整音这类音程的尖锐倾向,宫角之间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小六度)。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五声调式有五种:以宫为主音的叫宫调式。以角为主音的叫角调式,其它的依次类推。国乐中的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后来发展起来的。因此,五声调式又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民族调式”。第二,中国音乐的表现形式注重旋律的表现性,即音乐的横向进行。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国乐作品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较少运用和声。这种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的“线”型单声织体的音乐表现体系,使国乐旋律不仅婉转迂回具有曲线美,而且可以让国乐更加深刻地抒发情感。国乐不同于以旋律、和声、复调共同表现内容的西方音乐,而主要以单声旋律来表现音乐的全部内容。国乐在长期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演变得复杂多样,形成了国乐独特的单声音乐审美观念。第三,中国传统音乐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奏乐器。比如,笙、竽、箫、笛、唢呐、喇叭、钟、磬、筑、板、编钟、锣鼓、大钹、小钹、二胡、月琴、杨琴、琵琶、阮、古筝,还有蒙古族的马头琴,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纳格拉、手鼓、冬不拉、热瓦普,苗、壮、彝、侗、瑶等民族的芦笙、铜鼓,朝鲜族的长鼓、伽倻琴等等。
国学,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中国的学术或者中国特色的学术。英文译为“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国学”目前尚无统一的,大家认可的定义。一般说来,“国学”主要是指以先秦经学典籍和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明清小说兼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广义的国学囊括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文化和学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包括在国学范畴之内。“国学”的本义,原指国家学府,如古代的太学、国子监。清末开始有“国学”之名,与当时西方学术东渐的“新学”“西学”相对,以“旧学”“中学”或“国学”称呼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主要指经、史、子、集等“四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子部”主要是指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深远广泛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先秦诸子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农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思想从各个方面论述治国理政的道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逐渐形成了儒道互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经部”主要指从先秦两汉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有“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主要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的部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经书成为国学的核心内容。“史部”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历史典籍,主要有“二十五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等,还有《资治通鉴》等其他史书,这些历史典籍是历代统治者“以史为鉴”的教科书,也是士大夫、文人学士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集部”就是历代的著名学者的著作专集,它卷帙浩繁,内容广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国学的最大特征就是文、史、哲不分家,浑然一体,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以政治道德伦理为重,以文字训诂为方法,以先王圣贤为鉴镜,以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从学科来看,国学大致分为:数理、天文、算学、地理、博物、农学、化学、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国学和人文国学;“道法自然”的道家学说是自然国学的核心和主流,“修齐治平”的儒家学说是人文国学的主流和核心;从思想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家:儒、道、释,道儒互补贯穿并主导国学思想史,其他各家如墨、法、兵等家,处于辅助从属地位。清代以后国学专注于人文国学,如清朝乾隆皇帝诏谕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一流学者编修的《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重点却在经、子两部,尤其重视经部。民国以后基本承续清代观念,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将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章太炎《国学概论》指出: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9]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批判继承国学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现在的意义上来看,“国学”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文化精华相融汇的学术精髓的简称,是中国特色的学术,因此,值得我们今天发扬光大,促进发展,繁荣昌盛,臻至完善。
[1] 张舜徽集·说文解字约注: 第2册[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 李恩江. 常用字详解字典[M]. 上海: 世纪出版公司, 2002.
[3] 顾建平. 汉字图解字典[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08.
[4] 李格非. 汉语大字典:简编本[M]. 武汉: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96.
[5] 宗福邦, 陈世铙, 肖海波. 故训汇纂[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7]《十三经注疏》上册[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8] 林丙义. 中国通史: 上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9] 章太炎讲国学[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责任编校:彭 萍)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of’
HUANG Weixing1, ZHANG Yuneng2
(1.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2.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9, China)
The Chinese word of “’(Country)” and the evolution of form and meaning of words, like its original meaning should be “country”, “state”, that is “the management of a city or regional political system” in modern Chinese is mainly derived from “land”, “national flag”, “stat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medicin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and other words. Historically, the ancient “country”, or “nation” is composed of polis and management arising out of the ancient Greece and the pre Qin Dynasty (Xia and Shang Shang Dynasti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National Urban and rural division, city.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results. From the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the “country”, “nation” is a product after the emergence of private ownership and class, it is to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humanity among different institutions, but also a ruling tool. It produced with class production, will wither away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human class. History The country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feudal, autocratic monarchy, republicanism, democracy. Chinese “country” is a combination of “country”and “home”, showing the unique China “country”, it is based on natural economy, with the home, family and other kinship dimension system the main form, characterized by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to the state syste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on commodity economy legal system based on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to maintain and form. From the national symbol sense, with the word “country” consisting of words, such as “land”, “the national flag”, “International”, “flower” and so on, mainly refers to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country or a high level in certain aspects of a country. In Chinese, “China” and “China characteristics” or “Chinese”meaning, for example,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painting”, “quintessence”, “Music of China”,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nd so on.
country; country; land; national flag; national plans;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medicin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G 11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1.014
2096-059X(2017)01–0080–07
2016-12-09
2014年财政部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14-126);2015年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K25B00)
黄卫星(1974-),湖北蕲春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传播、文化软实力、文化科技研究;张玉能(1943-),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