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制度 路径 文化
——基于朝阳小学实际谈教师发展策略
2017-03-28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文/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李 静
理念 制度 路径 文化
——基于朝阳小学实际谈教师发展策略
□文/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李 静
以“快乐卓越,实现自我”,为教师文化的建设目标;以“做快乐、卓越的朝阳教师”,为教师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以“主动发展、快乐发展、特色发展”来营造的教师发展文化。学校教师文化建设,靠的是理念引领,制度保障,平台搭建,文化浸润几位一体的管理策略。
一、理念:快乐、卓越
(一)快乐:让教师体验完整而快乐的教师生活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教师的发展,不仅是专业的发展,更是人生的发展。所以,我们更加关注教师的情感、意志和心理。我们从教师内在的需要和体验出发,激发教师从平凡的教育教学小事中寻找快乐、从课堂激情与智慧合作生成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从所从事的职业中蕴涵的生命意义来感悟快乐。教师在寻找的过程中逐渐变的平和、大气、从容,越来越能享受到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快乐和尊严。
在我校校园网上,曾长时间保留着全校老师表达快乐心情的《我是教师,我幸福》的只言片语;在由学校班主任研究室组织编撰的《心叶纷飞》、《阳光的味道》等书里,记载着师生间一个一个感人的小故事。而由学校课题研究小组编撰的成果集《寻找自我的力量》一书中,则完整记录了研究小组成员是怎样在专家引领下逐步认识到自我的力量,通过对身、心、灵的统整,发展专业,提升职业幸福感。
2013年,由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传承与创新——走向幸福的朝阳教育》中对我校教师发展的理念、目标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释。
(二)卓越:让教师成为所在学科、所在行业的佼佼者
我们对卓越的定位是:广博的知识、合理的技能结构、精湛的教育艺术、良好的合作精神。我们鼓励朝阳校园内人人争做卓越教师,人人成为卓越教师。从八十年代开始的“三大工程”建设,对促进教师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从八十年代开始的“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子,徒弟成长作为考核师傅工作业绩等方式,来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从九十年代末,我校开始实施“博学工程”。学校提供专项的博学资金用于教师购买教育教学类书籍。教师在开学初制订博学计划,开展博学工程,在期末进行博学展示。对于在博学工程中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在第二年对其增加20%的博学资金以示鼓励。
从2001年开始,我校开始实施“名师工程”,重视对各级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2009年开始建立“导师引领制度”,邀请校内外专家导师与校内教师缔结师徒关系,通过追踪课堂、指导赛课、会议交流发言、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等形式,推动优秀教师快速发展。
二、制度:继承与创新
(一)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度——主动发展
这是从老朝阳“教师学习制度”演变发展而来。每位教师以5年为周期,通过对个人专业现状的分析,确定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然后进一步确定自己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学校在帮助定位、推荐书籍、提供展示机会、安排互助教师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
(二)主题式校本研究制度——重要载体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而明确的研究主题可以使思维聚焦,研究力量集中,并使研究呈现应有的深度,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研究内容重复或处于同一水平层次的问题。其操作流程为:学校提出本学年研究大主题→教研组确定本组研究小主题→教研组开展组内研讨活动(沙龙教研、组内转转课)→教研组提供研究成果(校级研究课、说课、评课文章),形成一个不断反思、完善的过程。我校近年来实施的“主题式校本教研五步法”、“视频课例研究”、“教研组课例研修”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三)月考核制度——过程管理
教师的评价与激励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改进,已初步构建起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发展评价模式。该模式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评价主体全员化,人人皆参与评价;二是评价内容个性化,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评价内容;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化,自评、他评相结合;四是评价过程公开化,人人拥有知情权。这种铸基在民主、平等原则上的评价模式,较为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内在的积极动机和形成良好的教育行为。
(四)科研成果申报制度——重在激励
我校是重庆市科研先进集体,有着多项科研成果,教育科研制度完备。从参与的角度,实现了全员化;从研究的角度,实现了层级化;从管理的角度,实现了制度化。朝阳校园内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同层次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队伍,课题从申报、立项、研究、结题、奖励等都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五)优秀教研组、年级组评选制度——集体激励
每年一度的学科优秀教研组、五好年级组评选,虽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团队建设,团队奖励,意在促进个人与团队的融合。每年的年级组、教研组工作汇报会,成为全体教职工最关心的大事,成为朝阳小学的年度盛会和独特的风景线。
(六)骨干教师评选制度——个人激励
每三年一届的校级骨干教师评选为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学校通过本人申请→资格审查→统一考核→学校评审→公示初评名单→宣布评审结果等程序严格把关,公平公正地推选出大家信服的校级骨干教师,他们同时也作为区、市级骨干教师侯选人。
三、路径:一步一个脚印
(一)一个起点——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学校会帮助每位老师进行一个为期5年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我的认知分析。包括所处阶段、发展现状、知识结构、课堂教学上的优劣势等。二是对自我发展方向的定位。自己是更以教学见长,还是以研究或者辅导见长,从而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教学型、研究性、辅导型还是导师型优秀教师。三是对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途径的拟定。这必须要是自己认可和能够操作与坚持的。
十六世纪哲学家蒙田说:“如果允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再过一次我自己所决定的人生。”我们期待着朝阳小学的教师发展从一开始就是自愿、主动,充满目标与方向感的发展。
(二)一个基础——教师“博学工程”
朝阳小学教师“博学工程”,又称“小书架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由学校提供书籍购买资金,教师在分析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购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开展为期一学年的读书活动。活动开展之初教师要拟定详细的博学计划,活动结束之时要提交详细的博学小结和经验论文,中间有以“朝阳教师论坛”为平台的读书交流活动。这项活动也成为朝阳教师夯实内涵素养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一条路径——教研组课例研修
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历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三条路径。朝阳小学的同伴互助更多地体现在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究上。从“五步教研法”到“视频课例研究”,到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的“课例研修”,再到现在以特色构建为主的“阳光课堂”打造,朝阳小学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各项教学研究从未停止,并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四)一条捷径——教师小课题研究
朝阳小学的校本教师小课题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呈现出参与全员化、研究层级化、管理规范化的三化特征。老师们以教研组、年级组或所属部门为单位,以4-7人为团体组成研究小组,就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真问题,提出小、实、新的教师小课题。在教科室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为期一学年的研究,由学校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近年来,老师们研究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发明创新能力培养”、“英语语音教学实践”等小课题已经升级成为了区级或市级课题,在区域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四、文化:潜移默化中的浸润
朝阳小学丰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财富。学校通过大量的集体活动,如沙龙教研、教育论坛、工会集体活动、游学考察等形式与渠道,在教师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老师们认真遵守《朝阳小学群体生活十大原则》,和睦相处,坦诚相待,真诚互助,直言敢谏,建立了温馨和谐的同事关系。这成为老师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成为老师们坚守朝阳,乐于奉献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