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课堂传播策略浅探
2017-03-28龙剑梅
龙剑梅
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传播活动中的运用以及受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等,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课堂传播的思维习惯和话语方式,给课堂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课堂传播主体的教师必须充分调整自我教学活力,适应新的课堂传播要求,探索新的课堂传播艺术和策略。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拟从整体宏观视角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差异化施教
课堂传播是在教师引导下,一群年龄相仿、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在相同物理时空下,通过相同路径设计,完成对规定知识掌握的一个动态过程。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其天资、性别、个性、家庭、地域、经济、文化程度与受教育的基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差异化特点,或先天的,或后天的。当然,人的差异是以个体的人具有正常思维能力为前提的,其中由社会、历史、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异成为重点因素。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教育历来面向统治者,比如“学在官府”就体现了西周教育特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1]实施的是愚民政策,享受教育成为少数有钱有势者的特权。同时,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根深蒂固。尽管时代走到了今天,女子与男子所受的教育及得到的社会承认度并不完全均等,这从当前女性求职就业等方面可窥见一斑。从历史和地域差异看,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从而导致各地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就是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其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或文化水平较优的学生,其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就较强,其父母社会地位、文化层次高,自然就可获取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综合素质就高,接受能力就强,就能轻松愉快完成学习任务。鲁迅说“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2]这体现的是家庭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而造成的差异。正因如此,为教师,就应尊重学生天性,用师德、知识影响和教育学生,不再人为拉开并加剧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再制造下一代之间的不平等。课堂传播在遵循教学大纲与计划的前提下,教师作为传播者就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内容安排上要有差异化考虑,课堂设计要有梯度和层次感,比如对中等生就应使之在课堂上获取和消化知识,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则安排“拓展阅读”及课后思考练习,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对后劲生则要多花精力和时间予以课后指导。就是同一层面的学生和同一难度的知识,学生在接受时也是有差异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深浅、广狭有时截然不同,其理解各有千秋,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教师往往难以预期,就应区别对待。这些都说明课堂传播应彰显人的个性,贯彻、实施人尽其才的理念。《论语•先进》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所述孔子与学生“言志”片段,展示出孔子对学生不同个性风格的整体把握: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畅所欲言,毫不隐瞒自己观点,在宽松、自由、愉快的教学情境中达到了教与学的相得益彰,师生各尽所能又各取所需。这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至境。这就是作为教师,头顶有天空,心中有远方、诗意,眼前有鲜活学生的动态情境教学图景。只有课堂上教师拿捏很准、进退自如,课堂氛围松弛有度、节奏有序,才能达到差异化教育教学策略实施的终极目的,从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这样,孔子“以人为本”“德治天下”的政治主张才可能代代相传,其“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才可以穿越时空,润泽后世。特别是在新媒体大量进入课堂传播的新场域下,作为传播主体的教师应摆脱其作为教学手段所带来的工具性规约,直面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和敏锐自我感知力的学生,承认并把握学生存在差异这一事实,构建基于差异化教学的协作学习共同体。
二、追求仪式感以内化学生自主性
随着传播高科技的发展,以投影仪、录音录像设备、计算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课堂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传播现场的生动直观、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互动交流的个性化与交互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与传统课堂手段相融合,给课堂传播带来便捷与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具有难于克服的负面效应。李希贵在《学校转型》中提出,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新媒体教学传播只可让41%的学生跟上教师思维,解决学习问题。这说明一些教师重在关注课堂教学进度与知识量的覆盖,对学生的差异及学习目标的达成缺乏全盘考虑。教师本应在课堂传播中起主导作用,但不小心就成了新媒体的“操作工”与“放映员”。同时,为了让学生的视线和注意力集中于屏幕,还要关上灯光及窗帘,致使传播环境昏暗、压抑,教学过程由“人灌”升为“电灌”,容易眼睛疲劳、精神困乏,难于调整学习激情和思维积极性。正因如此,传统的课堂传播媒介(如板书、非语言符号)被挤压,特别是课堂环境、教师仪表及语言对学生精神属性和个性化的影响被忽视,致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庄严感、神圣感,损毁了已形成的规范化教育成效。说到底,就是课堂传播仪式感的缺失。仪式是一个群体在重大事件和非常时刻形成的程式化、模式化的活动形态。仪式感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成长教育,是一种由外到内的养成教育,在感染和教化中激发自主性。教师设计并给学生传达一种什么样的仪式感,学生就会获得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仪式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到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团仪式、毕业典礼、颁奖仪式等,小到校门外问好仪式、上下课仪式等。学校常规活动仪式的价值,就在于赋予某个时空以特殊意义,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和形式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性。课堂传播更应有仪式感。学生进教室上课,教师上讲台授课,本身就是充满仪式感的活动。这种仪式感能让学生更好地自我约束和自我督促,促使其不断超越自我,臻于完善。比如,学生在课前将需要使用的教材、笔记本等学习用品按惯例一一清理、摆好的过程,会让其调适心态,稳定情绪。同时,一些看似无关乎上课的行为,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课堂的重视,说明了在作为接受者的学生心中,上课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过程。再比如,上课铃声一响,老师的一声“上课”,班长的一声“起立”,伴随着全班同学的肃然起敬和异口同声的“老师好”,接着就是老师的一声“同学们好,请坐下”,简短的课前师生问好仪式,让学生瞬间摆脱了课间的杂乱喧嚣而迅速静下心来,融入课堂传播境界。这种仪式程序不但没有浪费时间,相反大大增强了课堂传播效果,也正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仪式所带来的是一种神圣感、庄严感、参与感、被重视感或归属感,唤醒了学生内心沉睡的自主意识,暗示学生做出自我调整,做到与群体成员步调一致,也满足了学生的某种精神需求,培养和内化其自主性。
三、树立教师自我形象以实行身教
教师要具有仪式感教育意识,并贯穿于课堂传播始终,身体力行,树立表率,首先在于教师自我形象的塑造。仪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基点,实际上就是情境化教学的一种体现。教师在课堂显得庄重、肃穆、认真、神圣,话语形式流畅优美,从里到外充满正能量,学生首先就会为这一情境所信服和打动,对老师的师德及课堂传播状态产生认同感、自豪感。这就是教师自我形象的内在力量和外在感染。虽说教师不像医生、法官一样,会有固定、统一的制服,但教师职业不允许教师着装随意、邋遢、前卫、时尚(当然艺术类等特殊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有特定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穿正装,精神饱满,就直接为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树立了榜样,形成一种仿效的印象。言教寄于身教,有时身教重于言教。着装可以表达内心诉求,也可以传递情绪和人格,体现教师作为传播主体的审美取向,以无声的外形培养学生的品位,提升学生的精神气质。从教师的课堂礼仪行为和话语特征看,教师进教室前准备好教材、教具、教案,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对待每一位学生,更不讽刺挖苦学生,就会通过无形的自我形象潜在地影响学生。总之,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自我形象,彰显的是内在的涵养、丰富的学识、情感的能量和道德的力量。教师就是内外兼修的美的使者,是受教育者的标杆、榜样,堪为学生终身师表。
四、挖掘文化资源实行境教
课堂传播应该与挖掘文化资源以实行境教这一方式相结合。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讲究程序和规矩,时间管理严格,承担着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培育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学校就是专门用来教与学的地方,是庄严神圣之所在。无论是校门、国旗、升旗台、操场、球场、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寝室等看得见的硬件,还是校训校歌、学风教风、教育发展质量、历史沿革、办学理念、管理水平等难以看见的软件,或者学校的建筑设计、整体布局、道路标识、大楼标牌、亭阁台榭都表征着历史文化底蕴,富有教育的意味。这是课堂传播空间的整体环境,也是校园各种元素的布局状态,往往体现了教育者的匠心,对身处其中接受教育的学生无疑有陶冶性情,培养情怀,导引价值取向的作用。教室外面走廊的布置,所张贴字画的内容选择、装帧风格、审美启示等课堂传播小环境,都能让学生进入一种文化的殿堂,神思飞扬,创意活发。而教室则是传播主体的教师具体授课的场所,课堂是知识传播的主阵地,讲台、课桌、黑板、投影仪、电脑等各种为教学服务的基本设施,洁净有序,使用方便,都能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形成对学习的喜悦感和对生活的热爱。黑板上方悬挂的国旗,鲜艳醒目,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形载体,教室后墙的班级日志、学生出版手抄报或板报,左右墙张贴的励志格言警句等,看似是有意无意的布局安排,实际上是学校组织管理者、班主任的匠心、智慧所在,能引导学生步入另外一个时间、空间,实现角色的转换,张扬读书学习的气场。踏入教室,意味着一个时段的结束或开始,在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接受新知,感悟和体验所获。课堂传播的力量,在于“塑造”,而不是“灌输”,即使是日常固定的小举动,也会在瞬间的美好中使学生渐渐形成对生活的理解。这是一种持久、缓慢而温暖的养育力量。从这个角度而言,境教其实也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能够使自我优化,逐步提升专注力、反应力、思辨力,引领其道德取向、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当整个课堂营造出了富有文化气息与审美含量的传播氛围,就能对学生进行一种无声的潜隐的养成教育,以其内化渗透作用而形成长远传播效应,着眼的是当下,影响的是学生一辈子。[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课堂传播论”(11C0841)的阶段性成果]
[1]赵又春.论语真义[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37.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M].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