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走向“世界”:略论《世界文艺季刊》杂志
2017-03-28郭淼
郭 淼
《世界文艺季刊》(下文简称《季刊》)是一本专业性的纯文艺性季刊,创刊于1945年8月,两年共出版四期。前身是《世界学生》月刊——针对学生群体发表综合性文章;《季刊》则立志从世界角度审视中国文艺,在当时激起了一层浪漫水花。
一、《世界文艺季刊》概况
《季刊》以西南联大为阵地,聚集了一批以文学研究为业的学者,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凭借《世界学生》积累的办刊经验与读者群,取得较大成功。
(一)诞生背景
抗战后期,国民上下共抗外辱,国民党在西南地区加大法西斯式的新闻检查力度,针砭时弊的报刊无法生存,促使《季刊》的出版,代替《世界学生》继续革命。先进的印刷出版技术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大批文学研究者及职业作家、翻译家成为文学期刊的主力军;西南联大的学术氛围、学生力量及校园社团的发展为其提供强大动力与广阔市场。
(二)创刊宗旨
1945年,由杭立武先生与商务印书馆接洽,决定把《世界文艺月刊》改为《季刊》,由“世界文艺季刊社”编辑,商务印书馆印行。
《季刊》命名与宗旨,在“编者前言”中写道:
“文艺的接触,不独能赛助我们了解旁人,而且能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在今日的国际形势与交通方便的情形之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孤立而生存的。我们必在整个的世界中认识自己的国家,同样的也必在整个的世界文艺中认识自己的文艺。我们必在人类整个的创造力中找到我们努力的方向与文艺的目标。”[1]
编者们认为文艺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必须立足世界,在世界文艺中了解自己的文艺。文艺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要发展中国人自己的文艺就要了解世界文艺。《季刊》希望借文艺向读者展现中国情况,以实现更大理想。与《世界学生》相比,《季刊》更重“文艺”,声明“这个文艺园地是公开的,不但欢迎批评,更其欢迎投稿,只要是关于文艺方面的,我们都愿意刊载,不论是研究与介绍,翻译或创作”[2]。不但欢迎中国文艺,还欢迎世界文艺,只要关于文艺,都愿意刊载,为文艺发展做准备。
二、《世界文艺季刊》的主编与作者群
主编杨振声和李广田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编辑风格与文学追求影响《季刊》的风格与面貌。
(一)主编杨振声与李广田
杨振声被鲁迅称为“极要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家”,“在现代文学创作上,他曾发表过《渔家》《玉君》等一大批新文学的作品;在文学教育上,他有着大学管理者与文学教育者的双重身份”[3]。任《季刊》主编前,杨振声就有丰富经验,他参与创办《新潮》杂志,经常向《现代评论》等刊物投稿。任主编后,杨振声倡导用开放的眼光引介世界文学,“让我们放开眼光到世界文学的场面;以现代人的资格,用现代人的语言写现代人的生活,在世界文学共同的立场上创造现代的文明”[4],这种胸怀影响了《季刊》专题式的办刊思路,形成《季刊》大量翻译西方作品与不登商业广告的风格。杨振声将中国文艺看作自己的责任:“我们不作任何其他的工具,因为我们已经答应文艺了;文艺是我们的工具,我们也是文艺的工具。”[5]《季刊》是杨振声的工具,他把它当作打开生命之路,挽救国家危亡,作最后抗争的号角。
杨振声为《季刊》指明道路,具体工作则由李广田负责。“我现在代替别人编辑《世界文艺季刊》……主编是杨振声先生,他现在海外,责任竟全落在我身上。”[6]“作为《世界文艺季刊》的主编,刊物中的编者前言与编辑后记也大多出自李广田先生之手。”[7]他的文学风格影响《季刊》的内容选择和编辑。抗战期间,李广田将文学作为抗战工具,“在工作中,我感到了无上的快乐……对于政治问题,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文学,也确定了新的观点”[8],即文学与革命是可以和谐的,是可以做革命的文学的。这一观念使《季刊》成为中国文艺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的纯文艺性刊物,是抗战思想在文艺上的表现。
(二)《世界文艺季刊》的作者群
《季刊》作者群较固定,大都关注文艺,作者情况见表1。
《季刊》作者群共32人,7人毕业于北京大学,9人任教西南联大,9人就读于西南联大,2人毕业于四川省里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各1人。主要作者基本以西南联大为阵地,他们大都有着夹杂在乡缘、亲缘关系中的学缘关系,是一个以“学缘”关系为纽带的作者群。在广义上,“学缘”包括两层意义:“一是较为正式的学术关联,例如师承(包括同学与师友)、同事;一是相对的较非正式,如个人为着共同目标,或因志同道合组织、汇合而成的关系,较常见的是学会会友、社团社员等。”[9]
《季刊》作者群中除了西南联大人士外,还有少数其他人员。沙汀任西南文联副主任,与萧萸共同毕业于四川省里第一师范学校,是其师弟。刘澎德毕业于中国大学,后在云南任教。庄寿慈,翻译家,担任桂林《文学译报》编辑。李何林,昆明文协成员。白平阶,云南人,其《金坛子》刊于《今日评论》,该刊说白平阶“多就西南边境取材,因之别具风格,为西南作家最值得注意者”[10]。这些作者大都在昆明、桂林任职,熟悉西南地区,他们的加入扩大了《季刊》作者群。
三、《世界文艺季刊》的编辑特色
《季刊》具有自己的编辑特色,每一期都试图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探讨,介绍西方文化,注意作者群老中青结合,不登任何商业广告。
(一)专题式的办刊思路
《季刊》每一期都试图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沿袭了中国近代以来报纸杂志出版专号的传统。第一期着重介绍中外短篇小说及中西文学的不同;第二期侧重介绍罗曼·罗兰与歌德;第三期重点探讨美国近代诗歌和评论《大雷雨》;第四期着重分析传记文学、约翰·史丹倍克和萨洛扬。该形式能够针对某一专题进行深度探析。
(二)重视引介西方作品
该刊共载文64篇,其中翻译作品19篇,占近30%的篇幅,不包括评论西方作品的文章,如杨周翰的《路易·麦克尼斯的诗》、张君平的《冈察洛夫的〈悬崖〉》,这与《季刊》“不但欢迎中国新旧文艺的著作,同时还欢迎世界新旧文艺的著作,只要关于文艺方面的,都愿意刊载,为将来的文艺发展做准备”的宗旨契合,促使中西文化激烈碰撞,读者在碰撞中明晰中西文化差异。
表1:《世界文艺季刊》主要作者
(三)注重作者来源多元化
作者的选择,注重老中青结合,有以李广田为代表的“老”作者,也有以吕德申为代表的年轻作者,他们针对同一文学现象与作品展开讨论,表达不同观点。这种作者群的设置使《季刊》在文学方面的讨论能够兼顾各种观点,新旧观点的碰撞,形成“文艺大碰撞”效果,体现了该刊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
(四)不刊登商业广告
《季刊》除商务印书馆新书推介与“要目预告”外,无任何其他商业广告。为保证其纯文艺性与严肃性,不刊载任何有损文学性的内容。《季刊》刊载的图书广告,一般出现在杂志的封二和封底的后一页,有“商务印书馆初版新书”字样,包括新书名称、作者与售价,竖排版。“要目预告”包括文章名称、作者与译者,竖排版,没有页码。杂志内部无任何图画与广告。
四、结语
《季刊》的存在与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批忠诚于文艺事业的编辑与作者们,在战争时期,为了发展中国文艺,他们集聚在一起创作与翻译文学作品,讨论各种文学现象与问题,努力从“校园”走向“世界”,成为当时中国文艺的一股新生力量。在杂志中,我们看到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学的变化及中国文艺者在文艺事业上的不懈努力。该刊针对性强、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汇通多种文学观点,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1]李广田.编者前言[J].世界文艺季刊,1945(1.1):1.
[2]李广田.编者前言[J].世界文艺季刊,1945(1.1):3.
[3]李宗刚,谢慧聪.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001.
[4]李宗刚,谢慧聪.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342.
[5]李宗刚,谢慧聪.杨振声文献史料汇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357.
[6]李岫.李广田佚信[J].新文学史料,2010(04):163.
[7]王景山.李广田和《世界文艺季刊》[J].新文学史料,1993(1):207.
[8]李岫.李广田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3).
[9]李家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知识文化的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7.
[10]蒙树宏.云南现代文学大事记初编(三)[J].楚雄师专学报,199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