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面向体验经济时代的城市客运枢纽
2017-03-28王昊
城市客运枢纽接驳专题
导读:面向体验经济时代的城市客运枢纽
Guide of Special Topics:Urban Public Transit Hub in an Era of Experience Economy
过去20年,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成就让世界叹为观止。“十二五”期末,中国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已达1.9万km,到2020年,新建车站将超过1 000座。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达到4 153 km,建成车站超过2 000座。在轨道交通出行越来越便捷的同时,乘客却似乎对车站建设越来越挑剔:进出站要爬楼梯?差评;出站找不到厕所?差评;乘出租汽车要过街,还要打伞?差评。这些不断升级的需求不仅源于“钱多任性”,也体现了中国从短缺经济时代迈向过剩经济时代,人们对物质空间需求的变迁。在短缺经济时代,首先要解决有无问题,空间只要能够满足功能需要就合格。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正是快速实现从无到有的利器,工程技术复杂的高铁枢纽、轨道交通车站正是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实现了迅速的规模扩张。因此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高铁车站、轨道交通车站大多是标准化设计的产物:除了特别重要的车站,铁路客站建筑设计基本都有统一的标准模板,唯一的变化是建筑立面。但是,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体验经济时代到来,人的追求已经从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逐渐转向获得更加丰富美好的体验。枢纽的设计也将悄然从标准化的批量生产,向个性化的私人订制转变。这样的趋势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心耦合。枢纽在发展初期,确实只是为了实现交通方向或者出行方式的转换,是中间地而非目的地。但是,随着枢纽区位价值和空间聚集效应的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城市正在推动枢纽与城市功能中心的耦合布局:为保持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纽约进一步扩建曼哈顿岛内大中央车站、宾夕法尼亚车站,新增Fulton车站,通过枢纽与中心的耦合增强服务业的辐射能力;巴黎结合奥斯特里兹火车站的改造升级,助推“左岸计划”实施,使其成为最重要的城市更新项目;日本京都站和大阪站更是枢纽与城市中心耦合的典范。由枢纽和中心共同构成的车站地区,成为重塑城市活力的触媒和承载城市生活的客厅。枢纽,从与城市隔离的交通场站,变为嵌入了交通功能的城市有机体,它体现的是特定城市、特定地区的功能和形象需求,无论是大阪站、柏林站或者京都站,都与“交通建筑”这一刻板的印象渐行渐远。
第二、功能融合。随着服务业主导的体验经济模式逐渐普及,按照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四大类功能机械划分空间,已经不适合未来城市的发展。走在东京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地下街中,交通空间与非交通空间的界限已经消隐在丰富的服务业态和贴心的环境设计之中。对于高效的商务出行而言,在高铁车站吃早餐和晚餐,逐渐会成为常态化的选择;对于以通勤交通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而言,在换乘和集散过程中安排就餐、娱乐、接送小孩、晚课培训、健身、接送托老所的老人等活动,也会使乘客的一日生活更加方便和丰富多彩。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更多的枢纽将面临功能融合的机会和挑战。打破条块分割的圈地思维,将交通与各项服务功能融合在一体化的建筑空间中,才能更好适应服务型社会和体验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空间整合。在体验经济时代,枢纽建设面临同质化竞争的压力,也面临生态绿色发展和健康生活的要求;对于既有建成区而言,地面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的天然分割,只有在枢纽的位置才能得到有效的织补与连接;对于城市外围地区或者小城镇,枢纽更面临聚集客流与城市人气的挑战。正因如此,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在支撑TOD理念的3D策略(密度、多样性、合理的设计)中,结合车站与枢纽的城市设计才是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基石。枢纽要通过城市设计融合功能整合室内外空间,提升空间吸引力与价值,同时也赋予空间新的灵魂。为了使枢纽的空间有颜值、有内涵、有温度:日本京都车站空中庭院中设置了婚礼小广场;而大阪站的更新项目,则由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以水都大阪为母题,统一构建了立体的公共空间系统。在中国,这样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枢纽不仅保证我们能够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能给我们的一日生活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多愉快的体验,还能给我们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