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去唤醒孩子的“真善美”
2017-03-28重庆市江津区贾嗣祥瑞希望小学校
□文/重庆市江津区贾嗣祥瑞希望小学校 帅 芳
用爱去唤醒孩子的“真善美”
□文/重庆市江津区贾嗣祥瑞希望小学校 帅 芳
现代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生着深刻变化。对于一名现代教师来说,教给孩子知识是教师的本职所在,但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则是国家与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在我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甘有苦,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当然有付出也有收获。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当班主任的过程当中,对班级里的一名叫做小红的女生的教育感化故事。
小红是本学期从城市转学到我班的,与千千万万小学生一样,她有着对未来的憧憬,有着对新知的好奇。她的家庭条件是优越的,父母很早下海淘金,收获了财富,但是随着父母生意的不断扩大,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却没有生意上的“得心应手”。孩子由原来父母手中的掌中宝贝、“白雪公主”,慢慢地演绎成了一个骄横与任性的学生。在班级里,学生每天来我这儿告状反应最多的就是她。面对这样一个家境优越、聪明伶俐却缺失美好品质的学生,我心里暗暗给自己定下任务,一定要把小红引入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来,让她成长为一个品行健康、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开学的第一周,我就开始注意小红每天来到学校的举动。通过近一周的“侦察”,我发现她到学校的第一件事不是拿出课本开始认真学习,而是把书包里面好吃的零食拿出来,给“左邻右舍”享用,看着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带来的零食,她表现出了一种骄傲与满足,脸上时常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微笑。大家都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就不应该出现这种人格高低之分,何况还是小学三年级的小孩子。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呢?放学回家,我把这种表现通过百度搜索,得到的答案是心理学中有一种症状叫做“给予性满足”。弄清了“症状”,我恍然大悟,原来表面上看小红是绝对不缺乏物质生活享受的,但是她的内心里却是一片“荒芜”。如何用班级与师生的爱浇灌与滋润她的内心,我想到了采用对比的方法,决定先带着她到班里家庭条件最差的同学家里去体验一下。
“今天,老师要去家访廖林。”要知道廖林家是我班条件最不好的。一放学,我急忙叫住小红,“走,给我一起去廖林家去,到农村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毕竟“师命难违”,我与小红来到廖林家,廖林的父母正在家务农,才从田里回来,腿上还沾着些泥土。我把廖林在校的情况给她父母交流之后,父母感激得不得了,而此时也应该是把小红派上场了。“来,小红,你与廖林一起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吧。”廖林拿出自己的书包,皱巴巴的书包里面除了书本与笔盒,再无其它。小红却不好意思地倒出了书包里剩余的零食与书本。此时的她脸上有了一片淡红。
家访完毕,我与小红在回家路上,“廖林的书包与你的书包整理好了,有什么感受?”她抬头看了看我,喃喃着:“她的书包没有零食。”“知道廖林书包里为什么没有零食吗?”“她家穷。”“但是廖林对班上的伙伴热情吗?”“嗯。”“所以呀,在班上,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学生。你有零食,给大伙吃是好事,但是不能认为这是一种施舍,要知道好的东西与他人一起分享,这是一种幸福。我相信你会继续与同学们分享这一种幸福的。”她点了点头。似乎有什么东西撞击了她的心灵,而这种东西我想应该是“平易近人”吧。
第二周周末,我叫街上住的几个同学与小红一起,来到了敬老院。大家在敬老院里,打扫清洁卫生,小红似乎有点害怕,双手好像被拴住了一样,动作相当的缓慢。我看在眼里,思索着如何驱除她内心那片“嫌赃”的阴霾,我叫上她,来到吴奶奶的房间,我倒好了水,在小红面前认真地给吴奶奶洗起脚来,洗完了脚,我又拿出一个面盆,倒上水,“小红,你给吴奶奶洗洗脸吧。”小红拧干洗脸帕,真的特别认真地洗了起来。我急忙拿出手机,认真地把这一段拍了下来。“今天,大家都表现得特别好,都有一颗尊老爱老敬老的美好心灵,我替这些爷爷奶奶谢谢你们,同时,也请大家把掌声送给自己。另外,老师也请大家看一看我手机里的视频。”当大家看见小红给吴奶奶非常认真地洗脸的视频后,有的向她投去赞叹的眼神,有的竖起大拇指,“小红,你真棒!”此时,我也注意到小红的脸上有了一种自豪的表情——微笑。我也第一时间把视频传给了她的父母,电话里,父母对小红的表现赞不绝口,在我们的心里,此时真的感觉的她长大了,懂事了。
在后来的时间里,我不时地电话询问她在家的表现,及时与她的婆婆交流,当然,小红的婆婆也给了我一个个肯定的答案。在班上,我也通过孩子们的反应来了解她在班级中的情况,反响是热烈的。
现在的小红似乎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再那么骄横与任性,她已经成长为班级里的生活委员,每天都在尽职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我班在期中还被评为“最美班级”。
小红,一个曾经从城市来农村的孩子,此时也已与班上的其他孩子一起,正在享受着学习中的快乐、快乐中的学习。
事例反思:
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导致学生家庭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的溺爱,物质的不断满足,而慢慢地缺失了孩子最纯真的心灵,出现了一些与他人不和谐的音符。特别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会逐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种无名的优越感,做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去关注与改变这些不良的心理现象。
让每一位学生处于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对这些条件好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去责备其家庭,虽然家庭也是构成孩子教育的重要环节,但是更多的是老师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他们心里进行人格公平化的教育才是当下值得我们去不断研究与探求的事情。
对学生进行美好人格教育,应着力于学生美好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的宗旨,奉献社会的精神并将其落到实处,相反,忽视学生良好人格教育的教育将会失去根基而显得漂浮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