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艺匠的共感在“雨屋”的片刻狂舞
2017-03-28冯节朱鹏飞钟毅
冯节 朱鹏飞 钟毅
光影艺匠的共感在“雨屋”的片刻狂舞
Empathy of Light and Shadow Artists
冯节 朱鹏飞 钟毅
Ecological empathy improvisation “re-originality”, triggered from immersion-style experience in cuttingedge “Rain Room” Exhibition, is also unique inspiration for the urban fashion art. At the same time, this exhibition overwhelms many social circles and creativity circles thanks to the rapid spread of Internet, Weibo and WeChat, and sparks the author’s reflections over communication media for the urban fashion artists.
由参观伦敦兰登国际艺术家的新锐作品“雨屋”展的浸入式体验而触发的生态共感即兴“再创意”,也是都市时尚艺术的独特感悟。同时该展因搭载互联网微博、微信秒传,微震了不少社交圈和创意圈,引发了笔者对都市时尚艺匠传播媒介的别样思考。
2015年初,一则关于伦敦兰登国际艺术家的新锐作品《“雨屋”来了》的消息在网上频传,9月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以其新锐独特的艺术创意和科技工程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其150平米的超大空间尺度、无数隐蔽的3D摄像镜头和感应控制系统,使雨水仿佛如来旨意、与穿行其间的上海观众亦呼亦应,挥洒自如、错落有致。最大特点是透过雨丝的强光照射使每一个观众在进入作品时成为了“剧场中心的演员”,身临雨阵却且行雨且停,耳听雨声滴答却淋不到雨,在雨的包裹中思辨与冥想,真可谓奇妙的体验!吸引着几乎所有时尚人群的目光,且迅速红遍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有报道指出,人们来参观“雨屋”,如果不发一条朋友圈,就如同没有来参观过一样……。这样的另类体验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新锐的艺匠与都市时尚
新锐且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常常率先在时尚都市得到前卫人群的呼应,是由于大都市具有的积极、开放、包容和自由的精神土壤使然。创意创新、谋求突破和发展的潜意识深藏在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中,《雨屋》的到来无疑点燃了这种默契。
《雨屋》的作者是三位来自伦敦的设计团体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的成员,汉内斯·科赫(Hannes Koch)、佛罗莱恩·奥特克拉斯(Florian Ortkrass)和斯图尔特·伍德(Stuart Wood)。他们致力于实验性的当代艺术创作,大胆创意又严谨探索,使用科技手段强化艺术创作的语言,并以积极参与及互动的方式引发观众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现象的深入思考。他们游走在艺术、设计、科学与建筑边缘,旨在延展当代艺术创作的角度,力图使艺术成为时尚都市中艺术家与公众交流行为的一部分。《雨屋》是他们创作的跨界力度最强的里程碑式的大型艺术装置,该作品2012年首次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展出,2013年夏天在纽约MoMA展出,被余德耀美术馆收藏后2015年秋天在上海展出,所到城市均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作者颇具匠心地为参观者营造了在似乎日常和雨的感知中又错觉地自控雨滴的互动体验,让雨具有了生命的感应。运用高科技手段融入艺术行为来感知生态变化,这种“浸入式”体验使艺术装置也不失为一种严肃的启示,让人们在互动中思考熟悉的自然现象以及改变自然规律的可能方式,也是艺术家对社会实验的一部分。
大字不识
佛罗莱恩·奥特克拉斯说他们一开始甚至认为观众对这件作品兴趣不大,但观众表现出来的热情让他们大吃一惊!他觉得最理想的效果甚至是希望观众不会看流出来的照片,而是去展厅进行一次全新的毫无思想准备的体验,这样才会对作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判断。他也惊叹“雨屋”得到了时尚都市上海的强烈回馈,完全是得益于互联网络的疯转和年轻人群的狂热参与。
二、光影艺匠的共感
“雨屋”独特的创新艺匠与科技具有紧密关联。从技术角度说整个装置采用了“地面互动投影”技术,其中所采用的传感器和投影仪均位于顶部水流喷头的开和关。其核心技术是由3D深度传感器对人体移动的范围进行侦测,作出允许雨滴在人体所在上空停止、当人离开后又继续落下的指令。“雨屋”的同时参展人数在纽约展出时被限定在10人,在上海展时限定在最多不超过20人。3D传感器结合水滴的运用,制造了“神奇”的人机互动体验,吸引了广大参观者的同时也成为展览卖点之一。
“雨屋”的观览展线在空间过度上也颇为用心,参观者首先会经过很长的一段蛇形通道排队,渐渐暗适应后进入“雨屋”内。据观察这可能是安保上的要求,然同时也给参观者造成一种焦急等待和想象扩张的情绪。在这段等待时间里,部分参观者在观看介绍短片,部分参观者已经开始拿起相机在拍照留影。
珠玑-求索
进入场馆后,参观者的眼睛瞬间被聚焦、受到强大的光影刺激,随即听到密集的雨丝闪烁下落的声音和前组人群在雨阵中摆出各式扭动姿态;前组刚退、等待的观众已迫不及待想进入装置内部,即刻化身为一场艺术交响曲的创作者,不约而同地摆出各种造型的同时,探寻奇妙的雨水是如何听从指挥的?果然,人进雨停、人退雨落、完全没有湿身之忧。有人跳跃,尖叫,尝试在雨中疾跑急停。由此,自身的动作形态也成为了装置艺术的一部分,状如走T台、向“雨屋”深处款款而行,潇洒自如地拗造型,透亮的雨水在周身形成了动态的光影轮廓;从单个到双仨,从扭动到狂欢、狂舞、尖叫,更是带了些超现实主义色彩,伙伴们相互间迅速拍摄留影。似有谁突然发现平面影像充满诡异的张力、因而片刻间灵感倍增疯狂扭动不断记录下有趣的瞬间。当然,移动速度一旦过快,雨水也会落在身上。整个过程时间虽短、但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观众的身心得到异空间多维度的发散而变得充满愉悦,这是展览非常积极的一面,也是此次展览的最成功处之一。从艺术传播方面来讲,观众在体验过程中的拍照行为本身也参与了艺术再创造,令人恍然大悟的是原创艺术家搭了有趣的舞台、而观众是任性发挥的演员。结束后即刻将观感和自身的行为艺术在朋友圈发发发,似乎比参观更酣畅淋漓!形成了第二层次的大众传播效应,可谓妙哉!
《雨屋》恰是一个融合奇幻与真实的独特诗意空间,它吸引人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艺术构思新颖、浸入式体验的超现实性,还在于它的错觉性。人们所到之处即是一种输入,再通过系统进行处理后输出的是落下的雨,使人们产生对雨的一种自我控制错觉,即所到之处雨即停止。而这种控制错觉,与强光照射黑暗环境中所呈现的光影效果,使人们心理上产生一种沉寂,似乎能听到内心探求的声音。这种沉寂和雨滴滴落时的巨大声音,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心理对比,加之它的科技感触,形成的是一种全新的独特体验。虽然整体装置形态有可能趣味性还不够,但它并不无聊,对于当下浮躁的社会状态,给人以心灵上新的洗礼和启迪。
三、互联网的“圈红”泛起
也许,真正让“雨屋”火了的是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当下人们在大多数的空余时间里,都会停留在手机社交软件上面,浏览各种朋友圈的“状态”,这种社交性也萌发和强化了全民自我展示的一种兴趣。通过发送或转发具有个性化内容的“状态”到朋友圈,获得朋友的一个“赞”,心理上可以得到被关注被认同的感受,同时也传递了热点新闻,这种线上社交始终饱含正能量。
其实,上海的“雨屋”在开展前亦已经红遍了微博、朋友圈,参观者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迅速火热而慕名前去。在进入“雨屋”后,参观者大都会对着伙伴们的千姿百态拍照留念,而并不刻意追问雨是怎么停止、并从身边落下的,有的参观者甚至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均在拍照。如果创作者所用匠心是希望让参观者自由地感受一种沉寂和空灵为初衷,而现场却变成了火热的拍照、然后发朋友圈,这种意想不到的“临场再创意”形成的“圈红”泛起,也许反过来可以拓宽艺术家的视野,刺激馆方主办方改变传播媒介方式。同样,这种现象在前段时间民生当代美术馆举办的“GUCCI”展和凯迪拉克艺术基金赞助的“梵高”大展等展览中得到体现而成为都市时尚热闻。
从理论研究的资料认为,这即是大都市普遍存在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现象,即担心错过。在朋友圈传递的时尚潮流中你“赶趟”了吗?这种担心错过的状态备受评论家的争议,原因在于它一方面促进了人们进入美术馆或博物馆观看最新展览的热情,达到展览教育传播或娱乐大众的目的;另外一方面是质疑这种作品到底有没有艺术价值?笔者更愿意倾向于它积极的作用,即这种“浸入式”体验的展示方式可以促进艺术家与公众的交流,促进人们对新锐事物的发现和兴趣,这也是当代美术馆的功能之一;其次,它也潜在地影响广大青年受众的艺术认知,在放松心情中焕发新活力。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文创和公共服务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
随着新锐艺匠的创作灵感和都市时尚的快速更新,艺术家与工程师的跨界合作使作品更具有魅力更易唤起普通人群的共感。乘着互联网的快车,使人们的艺术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快捷便利。在社交网络影响下的“圈红”状态,虽然受到某些批评家的质疑,但它对于新锐艺术思潮的传播普及和参与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一件好的充满新颖艺匠的作品必然会得到公众的关注和认可、并因得到观众的共感、创意延伸而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长发善舞
雨境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