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证环环相扣,文章行云流水

2017-03-28向明康

求学·素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议论文虚拟现实观点

名师简介:向明康,湖南省特级教师,中国修辞学会阅读与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专家评审组评委,湖南省中语会会员。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类与文学类作品3000余篇,主编参编教学论著56部。

议论文重在推论说理,所以逻辑思路要清楚,思想脉络要分明。善用过渡,会使文章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语意分明,文气贯通,结构严谨,全文浑然一体。就议论文看,过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由材料到观点的过渡

对于材料作文和议论文首段用来引发议论的材料,都需要对材料作全面而深刻的解读,再提炼出切合材料意旨的观点,进而作为文章的观点加以论述。这就需要学会从材料到观点的巧妙过渡。如2016高考全国Ⅱ卷满分作文《投身社会生活提升语文素养》的过渡:

如何提升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文题材料给出了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似乎千真万确、无可厚非,但仔细考究、认真体味,我倒觉得能够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或者说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

此段开篇以一个问句,紧扣命题材料主旨,接着概括叙述 “语文学习”的三个方面,再以“这似乎……但仔细考究、认真体味,我倒觉得……”一句过渡,进而提出观点:“能够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或者说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过渡巧妙而自然。

⊙由论点到论述的过渡

写议论文,须根据文题的内容和指向生发开去,阐述见解。在提出中心论点,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时,一定要有过渡性的语言,才能使观点与材料结合紧密,避开观点与材料发生分离的误区。所以,我们应该掌握由论点到论述的过渡技巧。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多一点表扬,少一点责骂》的过渡:

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正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既不能缺少轰隆雷鸣的马达,也不能松懈默默无名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可能对于小亮而言,九十分是他永无无法企及的高度,及格便是其尽其所能的结果,若是我们只是用统一的标杆来评价不一样的人,那世间将会埋没多少奇能与怪材!

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正如航天器的研发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十多位,而汪洋恣意的书画只求神形具备即可;正如廉颇以身经百战显赫战绩位列上将,蔺相如以如莲巧舌精巧说辞为上卿……各行各业,各得其所,通过差别待遇而实现整体的共赢!

在此,前一段文字阐释“社会对于每个人,应有不同的要求”的内涵,亦即“社会需要差别待遇”的观点,后一段文字以“是的,我们社会需要差别待遇!”过渡,进入对观点的论证。

⊙由理论论证到事实论证的过渡

理论论证可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能使论证显得具体,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若结合使用,就要注意由此及彼地恰当过渡。

(1)先理论论证,再事实论证。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的过渡: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就在这起伏之间。宽大的大海永不会如一潭碧湖般文弱恬静,清浅的水面可以保持平稳,但也失去了承载大舟的能量。

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没有后退,没有低谷,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空间,也就没有厚积薄发的震撼。就像生活在南极冰海的企鹅,想要跃到岸上,并不是在水面上拼命挣扎,而是猛地扎进深水,凭着一股冲劲儿再跃出水面,华丽地落在岸上……

前段文字是对“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哲言内涵的阐释,后一段文字用“是的,起伏的波浪才是更具力量”一句来过渡,再联系材料展开事实论证,后一段文字做到过渡恰当、巧妙。

(2)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如2016高考全国Ⅰ卷满分作文《让教育如春风拂面》的过渡:

当今社会,看上去波澜不惊,内部却杂草纷芜。教育这块净土,难免良莠不齐,而让每个孩子生活在春风之下,享受“风乎舞雩”的温暖教育,是太重要的话题。但若要施行,也并非難事。父母在家中,不是紧盯着卷面分数、学校排名,而是睁大眼睛找找孩子的优缺点,共同帮助孩子进步、进步有奖励,犯错有劝诫。如此,……也会在家中徐行。

三毛有诗言:“种桃种李种春风”。愿父母种下的种子,在春风之下,破土而出,抽枝发条,茁壮成树。

这两段文字,前一段主要是论述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后一段文字用“三毛有诗言……”一句,自然过渡到对全文的总结——畅想教育的未来。后一段过渡得恰当自然。

(3)前一理论论证到后一理论论证之间的过渡。如2016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虚实之间,理性相待》的过渡:

虚拟现实为人类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丰富我们的生活。然而虚拟终究是虚像,不能成为现实,更不能沉溺其中。安·兰德说:理性是不在任何法律、制度、社会规范下的一种道德。面对虚拟现实,我们要保持理性,与它保持适当距离,生活在理性的穹顶之下!

逸仙先生曾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界,坐在井底望天只会让你更落后于时代。拥抱这个新时代吧……虚拟现实呈现的虽是幻影,但这将为人类社会打开全新的领域!

这两段文字,前一段以安·兰德的一句话进行理论论证,阐释了理性的内涵,强调须保持理性的观点。后一段用中山先生的言论,《天堂电影院》之所言共同论证了,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界,若坐在井底望天,只会让人更落后于时代的观点。两段理论论证之间,用“面对虚拟现实……生活在理性的弯顶之下!”来过渡,阐发了安·兰德之语,又与中山先生言论无缝对接。过渡自然巧妙,又有承上启下之效。

(4)前一事实论证到后一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如2016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该说就说》的过渡:

冯小刚在《一九四二》发布会上面对诸多记者关于“为什么要用如此直接的方式揭当年的痛处”的提问,淡淡地回了一句:“没什么值得掩饰的。” 的确如此,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让人们看到痛处,如此才能去治疗,否则……从此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

季羡林便是一位不掩饰自己苦痛的人,回忆当年“文革”被批斗时他在《牛棚杂忆》中写道:“这次的批斗颇令我不满意,没有戴高帽,没有坐‘喷气式……只有半个小时的教育。”季老用如此通透的态度轻描淡写了“文革”所受的屈辱与折磨,纵然写得幽默风趣,但仍能使我们窥得当年的黑暗……

这两段文字,前一段引述冯小刚在发布会上面对诸多记者的提问,淡淡地做出回应的情形,借以亮出文章“该说就说”的观点;后一段引述季羡林回忆在《牛棚杂忆》中叙写的当年“文革”被批斗时的情景,突出季老是一个不掩饰自己苦痛的人。其间用“的确如此,痛了,就直接说出来……从此留下难以抚平的伤痕”几句,自然过渡到对季羡林过往生活的回忆。这几句既紧扣了观点,又自然过渡的论证,很是得法。

名师谈技巧:

前面所述的几种方法为学生写作时常见的一些过渡问题。如何让自己的议论文在过渡时自然流畅,同学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应该多注意总结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争取让自己的议论文在高考中夺得高分。

猜你喜欢

议论文虚拟现实观点
议论文阅读专练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