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IP技术在现代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2017-03-28张琳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应用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配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想实现对配电线路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利用好时下最为先进的技术要求,对电力行业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进步。配电自动化(DA)是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与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产物,为实现该系统运行的实效性,可将IP技术应用其中。为此,本文就IP技术在现代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IP技术;配电自动化;应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6.202

0 引言

现如今,人们基本生活、商业运作与工业化生产等对电能的需求量增大,电力供应问题变得异常突出。为充分解决电力供应所面临的困境,必须增强供电的可靠性,严格控制供电质量,及时开展城网改造,打造配电自动化系统(DAS),将最为稳定、先进的IP技术渗透其中,以提升配电系统性能,通信系统变得更加完善,对供电系统的运行具有积极影响。

1 IP技术的相关概述

IP技术是一种用于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主要是一种与无连接分组通信协议有关的技术。该协议相当于相对开放的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现如今,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就是以TCP/IP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当前,在地面通信网络系统中,3G、4G与NGN等都要以IP技术为基础,且几乎全部通信设备、移动终端等都指出该项协议。由此可见,IP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要素,其存在地位与价值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2 IP技术在配电自动化中应用的优势

新时期,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对配电系统的要求更高,若想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与质量要求,必须实现配电自动化(DA),打造更为完善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将IP技术应用其中,以提高通信质量。

IP技术在DAS中的应用,能实现系统功能的独立性,也能充分发挥好DA的功能,使得整个通信系统变得更为完善[2]。通过此项操作,能实现配电网络系统通信建设成本的控制,可实现配电信息的科学共享。此外,应用IP技术时,使用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能让DMS、LM、地级与县级的SCADA等实现自动化控制。在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配电网内,低压环境下,电费计费系统、SCADA、DMS、LM等能相互融合在同一通信系统内。基于IP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能够提供相应的寻址功能,这能为供电一方的具体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利,进而实现自动抄表系统、停电报警系统等都能正常的运行。

3 IP技术在现代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IP技术成为重要的产物,正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将IP技术应用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之中,能解决通信、管理上的难题,按照要求在配电网的接入点上分配唯一一个IP地址,让其在整个系统中保持独立,还会充分发挥DAS的功能。将IP技术应用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必须要严格规范通信信道,保证信道能够容纳一定的通信协议,分为为第1、第2层通信协议,还要确定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应融入QOS与实时性协议。IP技术的应用,应从寻址方案、开发协议、接入点与实施通信等层面着手,及时了解该项技术应用的价值意义[3]。

(1)寻址方案。DAS中IP技术的应用,配电网部门应及时在接入点位置上分配唯一的一个IP地址,并指明该IP地址在整个配电网系统中的具体位置,也就是说此时的IP地址就是计算机的网络地址。例如,在DA通信系统中,借助馈线来分配一个地址,为全部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也能为每阶段中FTU分配相对应的特殊地址。在IP技术条件下,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寻址方案不断被完善与优化,这样可及时满足一些通信上的需求,通信质量会大大提升。

(2)接入点。基于IP技术的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属于一个相对对等的网络系统,在数据发送之前就能对接入点进行封装处理,封装成数据包后再进行发送,然后在接受方一边,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包接收、管理与处理方式,在相对等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数据的有效传递。为保证传输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接入点在接收到数据包发送的信号后,必须对整个数据包开展分析与处理,以提升整个自动化通信系统的通信服务能力。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接入点是公开且透明的,这会使得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变得更加方便、高效,让配电自动化系统为电力供应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4]。

(3)开放性的协议设计。在应用IP技术时,实施信息交换时,都是在开放互联参考模型(OSI)的前两层,即应用层与表示层。换句话说,在DAS中,只要在OSI前两层协议范围内都是可用的。由此可见,对整个配电系统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好通信问题,结合整个系统的实际通讯需求来科学组建配电通信网络,保证整个网络系统运行的高效性与可靠性,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具有积极影响。

(4)保证网络实时通信安全。IP技术的应用,主要凸显配电网通信的实时性与在线性,若仅仅依靠增加带宽是无法保证通信质量的。面对此项问题,应使用具备IP技术元素的RSVP,在通信数据流链路内要做好资源预留工作。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当进行消息发送时,接收一方也会获取路径信息,能及时让主机与路由器都可准确、无误的接受消息,且还要预留出部分资源以保证信息能够成功、完整的被接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的不断发展,IP技术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到其他领域,当然,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也不例外。将IP技术应用到配电自动化之中,应及时为各个接入点分配唯一的一个IP地址,并及时做好数据封装形成数据包,并构建起对等网,为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提供了通信服务,能大大提高通信的质量与效率。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IP技术,使得整个系统中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可大大增强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與稳定性,进而可促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国政,徐丙垠.IP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07):57-60+69.

[2]张小秋.刍议IP技术在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13):160-161.

[3]袁维.IP网络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4):41-42.

[4]李战平.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85.

作者简介:张琳(1982-),男,福建福清人,本科,研究方向:配网运维、配网自动化、配网工程。

猜你喜欢

配电自动化应用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探析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