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代民族声乐的反思

2017-03-28霍伟玉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发展思考演唱技巧民族声乐

【摘 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保留了传统民歌特色和充分借鉴了西方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训练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在民族性、艺术性及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希望为当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77-02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民族声乐艺术就是光辉灿烂的精神财富之一。新中国建立后,民族声乐学科以及民族声乐研究机构相继设立,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生机勃勃;改革开放后,民族声乐由于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既继承并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精华,又借鉴并吸收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与优点,形成了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艺术性特征的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声乐的发展对于民族声乐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问题若干,应该引起重视。

一、民族性的缺失

民族声乐艺术的核心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是“民族”二字,民族性的继承与彰显是民族声乐艺术和教育成功的关键。目前的民族声乐教育在民族性的继承与彰显上有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建设上。

教学理念上,目前我们民族声乐教学法采用西方美声唱法结合民族声乐风格的教学模式,沿袭了建国之后引入的西方美声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地要求民族声乐学生進行发声练习,无一例外要求“腔体打开”、“气息下沉”和“强调共鸣”,追求“声音的金属感”等。由于这种模式长期一成不变地运用,声乐老师互相效仿以致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

民族声乐课堂上,老师刻意强调民族声乐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多听民歌,但是练声方式和要求还是以美声唱法为标准,演唱效果也完全由美声唱法所追求的唱法特点来评判。练声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在此基础上强调音色;发声技巧要适合学生的自身条件,对有独特技巧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不应该只靠美声发声的要求作为训练标准,演唱效果也不能仅仅由美声唱法所追求的唱法特点来评判;只要发声悦耳,能够凭借自身的技巧来演唱就有其存在的意义。

课程设置上,音乐院校民族声乐课程设置覆盖面很广,但针对性弱。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科期间会设置基本乐理、作曲理论、练耳、视唱、基础和声、伴奏以及声乐课和钢琴课等课程,但却没有设置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理论、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和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等课程,学生没有机会学习和了解与民族声乐艺术有关的人文、自然、社会等理论课程,无法准确处理作品,在演唱时只有技巧没有艺术表现力和情感表达,一味地模仿,难有突破。

师资力量建设上,应该强调多元化和开放性。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面了解歌曲的文化底蕴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其实,学唱民歌很困难,民歌中经常出现的哭腔、吆喝、嬉笑等特有的内容、大跳和半音阶音程组合等极具特色的旋律线条以及快速变化的节奏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困扰。作为民族声乐老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还要了解民族声乐作品,具备很强的人文知识,以加强学生对民族声乐的“民族性”学习。

在中国,民族声乐传承的两大主要载体是民间与学校。其中,民族声乐产生于民间,也发展壮于大民间;而声乐教育和传承的主渠道是学校,所以,二者的通力合作是民族声乐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二者完全是两个毫无关系的独立体,交集甚少。另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引入并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使得院校里的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时俱进,可是民间止步不前,被边缘化。如果二者长期失衡,民族声乐就会失去其成长和发展的沃土,丧失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及自身的个性和优良传统。因此,回归民间,民间和院校之间相辅相成,彼此合作才是民族声乐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艺术性的缺失

声乐艺术要求歌者用歌唱来反映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和情感,思想情感表达和传递是民族声乐教学和演唱的重中之重。我们现在的民歌唱法却将艺术性置于“科学性”之前,在“科学性”的引领下,片面追求声乐技巧和技术,急功近利,艺术精神被严重忽视。

著名书法家启功曾经说过,唐朝以前的诗歌是长出来的。真正的民歌乃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艺术歌曲也像唐朝以前的诗歌一样,是长出来的。也就是说依赖于真实生活现实,萌芽于人们的生活,带有泥土的芬芳。而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风格的民歌。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土人情,造就了精彩纷呈,风格多异的民歌。这些民歌处处体现着艺术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性有别于西方文化的艺术性,体现美和善的结合,脱离现实功利的束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要求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一定处在一种虚静的状态。作为一种以口头传承创作艺术形式的中国民歌,处处体现着艺术的精神。以前的民族声乐工作者扎根民族艺术的土壤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创作了很多久唱不衰的艺术精品。

在所谓科学精神的引领下,今天民族唱法,确实解决了民歌唱法的技术问题,善于演唱以高亢嘹亮为特点的颂歌体裁的作品,可是颂歌的程式化、庸俗化,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由于民族声乐工作者采风、体验生活越来越少,缺少生活的积淀,所以只能把怪异当个性,追求技巧和技术。而歌手也没为学一首民歌,与民间艺人同吃同住,共饮共醉,这种向生活学习的精神。

三、培养模式的落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为繁荣音乐文化艺术事业立下汗马功劳。但我们音乐的教学是以欧洲古典音乐体系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样也以它的评判标准评判教学成果。欧洲古典音乐教学体系的引入对我国音乐教育的规范化和系统化起到推动作用,但由于过分强调,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出现很多弊端。最突出的是我们学生忽视民族的艺术文化包括民族声乐艺术,不会欣赏自己民族的东西,更谈不上继承、发扬和创新。目前我国民族的音乐领域,没有一套自己的、完整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声乐教学中的发声技能技巧及评判标准都是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和样本,完全放弃了自己民族音乐的传统,整个声乐领域充斥着洋腔洋调,即使听到我们的曲目,也是失去原有风格特色的唱法。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很多民族声乐传统的保护、抢救、利用及传承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目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探索一个我们自己“民族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在全国上下铺开。很多学校在尝试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制订培养方案时打破原有框架重新调整,不再墨守成规,增加本土艺术内容及特色课程;挖掘、整理民族艺术中的“原生”部分,使那些濒临灭绝、失传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得到有效保护、整理、传承并纳入教学内容;同时,大胆改变以美声唱法为评判标准的审美习惯,以我们民族审美习惯作为评判依据。希望通过尝试,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有自己特色的、适合在中国推广的民族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模式。

四、结语

民族声乐艺术,经过几代民族声乐人才共同的努力奉献,在演唱和教学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鉴于声乐教育的特殊性,必须在今后系统性地整理和归纳,在强调民族性、突出艺术性的基础上,形成体系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教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崔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作家,2014,8(28):86-87.

[2]张少飞.声、器乐创作的本质区别与管弦乐作品的“器乐化”和“声乐化”[J].音乐创作,2013,3(8):64-65.

作者简介:

霍伟玉(1995-),女,河北保定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猜你喜欢

发展思考演唱技巧民族声乐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南阳市卧龙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