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剧本《比伯粉》的成与败

2017-03-28王仁昊

戏剧之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舞台创新

【摘 要】尽管一部戏剧之中剧本为一剧之本,然而演员却是“戏”的核心。《比伯粉》正是突出了演员,突出了角色,也借此获得成功。

【关键词】独幕剧;新锐戏剧;舞台;创新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50-01

由纽约的年轻剧作者利亚·菜菜子·温克勒创作的剧本《比伯粉》可谓是先锋剧作中不可多得的新锐作品。本剧只用一个演员,一个场景,一段舞蹈以及一首歌便完成了所有的戏剧冲突,尽管篇章不长,演员独特且是一个独幕剧,但并不缺乏一部戏剧的任何一个元素,可谓是创新大胆却也谨小慎微。

《比伯粉》与其被称为一个剧本,不如描述为一个孩童对内心情感的宣泄和爆发。初读起来可能更多的人会认为这仅仅是一篇比较细致繁复的演讲稿,可三遍五遍读下来,任何读者都会对作者温克勒独特而又卓越的思想惊叹不已。

诗化的语言塑造了夸张的人物性格,尽管主人公只是十三岁的少女,可言语之中依旧透露出她对自己偶像,自己“男神”的狂热。你的确很难想象剧本中那些夸张的言语是出自一个十三岁少女的嘴巴,比如“别的妈妈子宫里喷涌而出的都是垃圾,幸运的帕蒂拥有了你,一颗绿宝石”以及“两岁的时候我已经在寻找你”。这些台词尖锐极端又赤裸,在我们眼中可能是与现实严重偏离的,但在温克勒的笔下却那么自然。在《比伯粉》中我们不难看出温克勒对于台词艺术的塑造上是疯狂与严谨并存的。尽管在人物台词,也就是仅有的独白部分设计异常疯狂,台词跌宕起伏犹如万山千影重峦叠嶂,又好似大浪滔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总体来说台词设计在诗性满满的同时保持了严谨与逻辑思维的完满。作为独幕剧的《比伯粉》运用大量桥段直观地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来扩大戏剧效果,并且通过少女的口吻来朦胧地复述那些曾经发生的事情,真假掺杂又并存,或者换句话说,让一个十三岁的少女来演独角戏,并且是一个内心极其复杂,过往极其丰富且精神世界很唯一却也过分崇拜的角色的独角戏,无异于是对演员的苛求了。但换个角度来说,这种表现方法也有其独到之处,虽然另类,不失坦诚。

《比伯粉》作为一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成功的剧本,将虚构与非虚构的部分掺杂而成,节奏拿捏恰到好处,虽然全篇充斥着非理性的元素,但实际上逻辑思维相当清晰。

相对于剧本,某些时候我更愿意将《比伯粉》看做是一篇成功的演讲稿。通过自己对比伯的热爱,主人公将话题引到了“粉”与“黑”之上,继而借此将现实与梦想比对,迫切又强烈地表达出“没有人比我更爱你,也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爱你”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渴望认同的感觉。

但从剧本来看,可能《比伯粉》这部作品的构成略显单薄,略显冲动,更有一些年轻人的不成熟与冲动,但正是这些不成熟的,冲动的,非理性的部分成就了《比伯粉》的新锐与超然。正是因为它超脱了传统独幕剧的构造,所以在艺术表达上它达到了新的高度。偏向演讲稿风格的台词内容更随性也更加具有张力,冲动是魔鬼但冲动也是艺术萌发的源泉之一。虽然理性的内容应该作为剧本创作的一大核心,但温克勒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以“非理性”元素为主体的《比伯粉》恰恰更为切实地表现出当下年轻人冲动莽撞但也更有冲劲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整合,反传统却不反现实,反常态却不反规则,这正是《比伯粉》的成功之处。

但正如同光明所到之处必有黑暗,夜晚之后才是黎明一样,《比伯粉》在保持了自己独特性的同时也有着些微的不足,整个剧本由大段大段的台词构成,除去开始与结尾之外,几乎没有对舞台的调度与指挥,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在单独看剧本的时候读者脑海中的画面感可谓是少之又少的,这也就为整部戏剧的编排以及导演的二度创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剧本被称为“一剧之本”,而表演中又以台词为王,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应该注重调度内容的存在,毕竟一部好“戏”不应该是单纯的念白,而该是言语与行动的完美结合,冲突与表现的并存才能造就有趣且吸引人的作品。尽管一部戏剧之中剧本为一剧之本,然而演员却是“戏”的核心。《比伯粉》正是突出了演员,突出了角色,也借此获得成功。

但是在对剧本《比伯粉》的分析之中我们更多应该看到的是作者对新的剧本形式的尝试,对新领域的探索与发觉精神,“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开拓精神。温克勒借用大段的台词取代了本应存在于剧本中的对行动的描繪,尽管画面感欠缺了一些,但却极大地带动了角色情绪的起伏,对整部戏剧的起承转折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主人公的台词或者说整部剧的设计编创之中,“贾斯汀·比伯”作为一个关键名词,或者说“关键道具”的存在至关重要。正如同剧本名字那样,《比伯粉》的创作源泉正是处于十三岁小女孩对贾斯汀·比伯的狂热爱恋而出现的,而这种近乎痴狂的爱恋正是整部戏剧的核心事件。

总体来说,《比伯粉》的成功在于其实验性与非理性的双向存在,既向读者与观众展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内心世界,也表达出创作者本身对戏剧实验的探索与尝试,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作者简介:

王仁昊(1997-),男,汉族,辽宁省大连人,辽宁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在读,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猜你喜欢

舞台创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春天大舞台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