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系统运行方式节能优化调整
2017-03-28牛志成
摘 要:结合300MW机组设备运行特点及我厂热力系统改造,对目前设备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和改造,节约了厂用电,减少了工质的损失和浪费,实现了机组节能降耗。
关键词:运行方式;节能;调整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4.063
1 前言
近年,我公司通过历次大小修,对#5、#6、#7、#8机组热力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目前,#5、#6、#7、#8机组名牌出力由原来的300MW提升为330MW,机组热力系统优化改造后,使得机组出力增大,给公司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机组热力系统的优化改造不仅仅带来的是机组名牌出力的提升,同时给我们的运行方式的调整也开阔了空间,近两年来,运行部加强节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认可的措施,进行了多项运行方式优化改革尝试,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方式,进一步节约厂用电,减少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进而实现机组节能降耗,最大限度的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下面就机组热力系统改造后,在机组运行方式方面做的调整及优化逐一论述。
2 运行方式优化调整
2.1 采用汽泵代替电泵提高机组启停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我公司四台机组给水系统配置2台50%汽泵和1台50%电动给水泵。原设计机组启动时采用电泵向锅炉上水,直至点火、升温升压、汽机冲转、暖机、发电机并网,当机组负荷升至100MW-150MW时,才依次启动两台汽泵。汽泵带负荷正常后将电泵停运投备。这个过程大约10-12小时甚至更长,机组停运过程中也需运行5小时以上,由于启停机过程中电泵运行小时数均较多,导致厂用电消耗大,机组经济性差;另外如果启停过程中电泵故障跳闸,锅炉将面临断水干烧的危险。因此,充分利用辅汽汽源,通过优化小机进汽和汽泵给水管路,实现机组启停全程用汽泵代替电泵上水,既可大量节约厂用电,实现了节能降耗;同时因有电泵始终备用,又极大的提高了机组启停的安全性。
2.1.1改造方案:
小机汽源正常由四段抽汽供给,为实现机组启停全过程小机代替电泵运行,经过研究采取给四段供辅汽逆止门加装旁路手动门的办法,在机组启动时开启该手动门由輔汽向四段抽汽供汽,提供小机启动汽源。同时为保证锅炉水位调整需要,在A汽泵出口电动门加装旁路调整门,用于给水流量调整,在机组启动接带负荷至100MW~150MW时进行小机汽源切换,将小机汽源倒为四段抽汽接带,系统改造如图1:
通过上述改造实现了汽泵代替电泵的全过程机组启停
2.1.2 经济及安全性分析:
对运行方式优化改造前机组启、停过程中电泵全程上水运行电耗搜集、汇总、整理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利用电泵全程进行锅炉上水:机组冷态滑启电耗在1.3-2.0万KWH,滑停电耗也近1.2万KWH,如果再加上组织管理、人员操作、缺陷的影响,厂用电耗十分惊人,这明显大大增加了机组正常启、停费用。
通过对改善后机组启停过程中用A汽泵代替电泵全程上水时A前置泵运行电耗搜集、汇总、整理如下:
为了科学论证改造效果,必须计入A小机在机组启停过程中的热耗等价电耗进行比较。结合多次开停机跟踪记录A小机运行情况如下:
(1)冷态启动等效电耗:3602KWh
(2)滑停等效电耗:2001KWh
计入启停机过程中的A小机等效电耗,得出采用A汽泵代替电泵全程上水的实际电耗如下表:
机组启停过程中,用汽泵全程代替电泵运行,节能效果十分显著:单机启动节电1.2万KWH,停运节电0.7万KWH 。以我公司4台机每年各启停3次计算,可节约外购电量22.8万KWH ,以0.36元/KWH计算可节约人民币8.208万元,长期效益及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从统计资料看,300MW机组启动过程中因电泵故障跳闸导致锅炉干锅的事故并不鲜见,而采用汽泵全程代替电泵从根本上杜绝了此类事故的发生,机组启停安全性大为提高。
2.2 机组启停过程、低负荷使用单台循环泵,降低厂用电
我公司#5、#6机组循环水系统配置三台循环水泵,以前机组启停及低负荷过程中两台循环泵运行,由于循环泵实际流量比设计流量大,在机组启动或低负荷时,两台循环泵运行流量明显富裕,经过试验,目前机组启停时保持一台循环泵运行就可以满足需要。春秋季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循环水温度在8-15℃之间,机组负荷在200MW及以下时保持一台循环泵运行,大大节约了厂用电,实现了节能降耗。
效果分析:
启停机时停运一台循环泵可节约厂用电如下:
电机功率:P=1.732UIcosφ =1.732 × 6 × 137×0.85 =1210KW;
按照启动至接带200MW负荷用时10小时计算,可节约厂用电12100 KWH;
按照200MW负荷滑停至盘车投入2小时计算,可节约厂用电2420 KWH;
春秋季机组负荷在200MW及以下时,由于循环水温度较低,一般在8-15℃之间,并且两台循环泵流量富裕,停运一台循环泵机组真空下降不大于1Kpa,而厂用电率下降0.8%,按照机组真空每下降1Kpa时对应供电煤耗增加2.6g,厂用电率下降1%时对应供电煤耗减少3.2g计算,只要循环泵停运时真空下降不大于1Kpa就可以实现节能目的。我厂#5、6机组在200MW负荷,循环水温度在13℃以下时,停运一台循环泵,真空下降0.5-0.7Kpa左右,可降低煤耗1g左右,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
2.3 暖风器疏水系统改造
2.3.1 暖风器疏水系统改造方案
在现有的两台疏水泵系统基础上安装一套多级水封系统,在原有的暖风器疏水至管扩管道上增加一管道与凝汽器相连,利用凝汽器真空来抽吸暖风器疏水。工作流程为:炉暖风器疏水→暖风器疏水箱 →多级水封→高加疏水扩容器 →凝汽器。通过多级水封及其后调整门共同维持暖风器疏水箱水位在正常范围,防止疏水箱被抽干,造成暖风器内的蒸汽被直接抽至凝汽器而影响机组经济性。
2.3.2 效果分析
暖风器疏水回收至凝汽器后,每天可节约除盐水80吨,效益明显。另外,暖风器疏水回收至凝汽器后,无需启动暖风器疏水泵,每天可节省电耗约500度,降低厂用电率,同时,系统改造后且减少了暖风器疏水泵的日常维护工作,使暖风器水泵运行时“跑、冒、滴、漏”的现象得到解决,符合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4 #7、8机循环泵两机三泵运行方式
2.4.1 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我厂#7、8机组各配有两台循环泵,正常运行时一台循环泵运行,一台备用,但在夏季工况时,由于循环水温度高,单台循环泵不能满足需求,而启动两台循环泵循环水流量又过大,冷却塔冷却能力不足,造成循环水温度过高,影响机组真空下降,并且厂用电增加较多。而我厂#7、8机循环泵出口母管安装有联络门,经过试验调整,在夏季工况时运行三台循环泵,开启循环泵出口联络门进行调整保证两台机组循环水流量平衡,同时开启塔池自流沟联络门保持塔池水位平衡,这样即满足了两台机组真空的需求,又将厂用电的增加降低至最小,提高了经济性。
2.4.2 效果分析
#7、8机双机运行时采取两机三泵的运行方式,表5是两机三泵运行时的主要参数: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机三泵运行时,兩机真空均上升1.2KPA左右。厂用电#8机上升1%左右,#7机6KV母线电流仅上升10A,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以上所述,根据经验值可推算出#7、8机供电煤耗平均可下降1.5g/kwh左右。另外,由于两机三泵运行时塔池淋水密度与单机两泵运行时相对较小,而且塔池在设计时都有一定的裕度,故循环水温度与单机单泵运行时几乎没有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2.5 凝汽器放水系统优化
凝汽器检修后,为了查找凝汽器铜管存在的胀口松弛,管道腐蚀破损,真空系统泄漏点等情况,利用除盐水充满凝汽器汽侧查找泄露点是火力发电厂一项重要工作,每次大小修后都要进行灌水找漏工作,但是找漏结束后凝汽器中的水就直接排放至地沟,造成浪费,并且由于排水井等限制,放水速度不能够太快,影响了检修工期,同时我厂#7、8机组凝汽器地沟无下水井,排水依靠潜水泵排出,流量有限,并且需要浪费厂用电,因此对凝汽器放水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
将凝汽器放水回收至凝汽器循环水回水管道,排放至塔池,改造系统如图:
效果分析:凝汽器灌水所用除盐水量大,约需1000吨除盐水。将1000吨除盐水回收排放至塔池后,可节约1000吨原水,1吨原水按1元计算,每台机组每次可节约1000元原水成本。每台机组投资增加低压阀门2只、部分管道,为一次性投 资,且投资小。#7、8机组无需启动潜水泵,节约了人工及厂用电。
凝汽器放水时间由原来的6-8小时缩短为2-3小时,大大节约了放水时间,为检修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6 除氧器排氧门调整,降低除盐水耗
除氧器的主要作用就是用它来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保证给水的品质。传统方式下正常运行中,除氧器的排氧门保持常开,工质浪费较大,为了减小工质浪费,在保证给水溶氧合格的前提下,将除氧器排氧门关闭,根据化学监督除氧器溶氧指标进行间断开启调整溶氧,从而达到降低工质损失的目的。
排氧门调整后四台机组每天节约除盐水约40吨左右,达到了节能减排目的。
3 结论
经过上述运行方式优化调整,节能效果显著,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厂家技术资料及说明书[R].2007(10).
[2]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汽机系统图[R].2009(11).
[3]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汽轮机运行规程[R].2009(11).
作者简介:牛志成(1972-),男,甘肃泾川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轮机运行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