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博物馆的绿色使命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绿色设计

2017-03-28张慧斌

科技与创新 2017年5期
关键词:绿色设计生态环境

张慧斌

摘 要:自然博物馆是绿色生态主要载体,也是集收藏、制作、陈列植物、动物、古生物和天文、人类等主体的机构,它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以其本身所肩负的绿色使命为基础,简要分析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绿色设计,这对于我国实现生态环境优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绿色使命;绿色设计;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42.5;TU20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5.033

自然博物馆这一理念最早出现于17世纪,当时它在欧洲只是私人收藏家的藏品收藏所,随着时代的发展才逐渐作为大众参观、普及科教知识的博物馆。最早的博物馆建立于1683年,是英国创建的牛津亚西林博物馆,而我国最早的自然博物馆则是1868年天主教传教士建立于上海徐家汇的徐家汇博物馆,当时主要是收藏动物标本。在那之后,我国的自然博物馆便如雨后春笋纷纷涌起,直至抗日战争前期,我国已经有超过200个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作为生态物质的承载体,自然博物馆本身承担了重大的绿色使命,这主要体现在室内外绿化方面,而这也是现代自然博物馆力求发展的主要研究点。本文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主,主要研究其绿色设计。

1 自然博物馆所承载的绿色使命

1.1 宣传自然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研究的重点,尤其是近几年环境污染加剧,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相关单位和个人对室内外环境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自然环境保护也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自然博物馆作为体验自然、感受自然的主要场所,加强环境保护、环境绿化的宣传是其所承载的基本使命。我国的自然博物馆利用一些馆内展览的相关活动,可以有效宣传自然环境保护工作,鼓励人们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这对提升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传播生态文明

自然博物馆中除了收藏一些古生物、地质标本外,也致力于收藏动植物标本,例如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等。这一点可以体现出自然博物馆对于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因为馆内一部分收藏为濒临灭绝和已经灭绝的动植物标本,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会联想到这些生物健在时的场景,经过岁月的变迁不得不消失匿迹,这也为我们的生活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重视环境保护,继续破坏环境,加重污染,那么,终有一天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会消失。

进入21世纪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无论是工业,还是制造业,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量都过大。这种不可持续的方式对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比如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储量下降等。因此,作为收藏、陈列地球自然遗产的自然博物馆,其本身的办馆理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作为以自然环境优化为主的现代化社会,自然博物馆务必要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绿色使命,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从之前举办的自然博物馆国际论坛会议中可知,来自15个国家的数十位馆长与专家齐聚上海自然博物馆,以21世纪自然博物馆要实现的挑战、所肩负的使命和未来的发展为主要内容,针对环境污染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经过研究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时代在变,自然博物馆也要改变传统的使命,致力于传播生态文明,宣传环境绿色,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 重点体现绿色科普精神意义

上海自然博物馆中摆放了多种绿植和珍贵树种,其中包括室内摆放的30多种美化环境的绿植和中心景观庭院30多种名贵树种,东立面垂直墙由多种植物组成了垂直绿化生态墙。这种设计让游客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到博物馆中的植物,认识到丰富多样的植物对于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真正实现自然博物馆绿色科普的精神意义。一方面,游客在参观时,可以向有关人员了解馆内植物生长的基本形态,适合生长的环境以及有关分类等常识。除此之外,一些珍贵树种的生理、遗传和进化等内容游览参观时也可以了解到。例如馆内展览的树化玉,它是由普通的树木沉淀而成的。另一方面,馆外的垂直绿化生态墙也体现了植物的多样性和功能性。根据植物的特性,设计者在布种阶段就有的放矢选择了四季常绿、便于养护的瓜子黄杨、扶芳藤、金森女贞和红叶南天竹等,不同植物的相映成趣赋予了垂直绿化生态墙极高的观赏价值。在具备了观赏价值的基础上,垂直绿化生态墙靠着这些绿色植物最基本的特性——光合作用,能发挥很好的节能减排作用。从多个方面来看,垂直绿化墙不仅可以节能减排、降低能耗,还可以组成建筑观赏墙体,在连接两个不同空间的同时,为馆内提供更加优美的绿化风景,从中也体现出了植物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然博物馆的形式对保护植物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科普传播,真正达到保护植物资源的目的。

2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绿色设计

2.1 形似绿螺的建筑设计

在绿色设计所用语汇方面,上海自然博物馆从外观看来宛如一只静待的绿螺。这一设计灵感主要来自螺壳体形态,其本身也蕴含了一定的精神含义,即这一螺形经过大自然上百万年的雕琢,才能达到现在这种和谐比例、动态力学的协调性。“绿螺”的设计也体现出设计者在这一建筑物中蕴含的绿化科普意义,即通过绿色植物等生态主体的保护,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外,椭圆水池的设计也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中心,各个展厅在参观流线的指引下坐落于螺旋空间内部,且建筑物的内部功能与外观形态完全融合。在设计时,“绿螺”所用设计语汇来自于一些常见的自然元素,即高山、绿水、广阔无垠的陆地和自然雕琢的岩石,建筑主体的外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的景观配置无一不体现了这几种自然元素。这不仅强调了自然元素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建筑与绿化的融合,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绿化,致力于绿化保护。

在立面设计方面,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外部立面主要有3 种不同的墙体系,而西侧和北侧是一面条形岩石肌理、斑驳质感构造的墙体。这种设计形象意味着地壳形成与变迁时所呈现出的不同运动状态。建筑的东北侧设置了一面垂直绿化生态墙体,这一生态墙体界定了拱廊街道,并将城市与公园入口有效连接起来,为办公区遮阳。同时,绿化生态墙依靠这些绿色植物最基础的光合作用,也能够发挥节能减排的作用,开发和再利用馆内绿化植物资源,使其不仅能够发挥观赏的作用,还能从精神层次向游客普及生态、绿化的积极意义,使其认识到绿色植物自身所蕴含的科普教育意义。生态墙体的运用是公园水平绿化向建筑竖向表面的延伸,在整体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筑南墙是由与人体细胞结构类似的图案构成的,其中,看似尺度较大的内层结构体现的是人体骨骼,它有效支撑了博物馆墙体和屋面。另外,比较小的尺度图案共同构成了建筑的外层,体现了人体的组织和肌肉,这是内层玻璃遮阳的重要部分。

2.2 绿色景观的自然渗透

在设计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景观时,有效结合了建筑形态。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屋面绿地与公园绿坪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且绿螺与博物馆中心景观围绕盘旋。为了设计出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的自然景观,当初在设计时,主要运用了2种不同的策略:①岛状植物组群的引用。岛状植物组群也被称作“原始森林”,通过植被构成形似自然的起伏状态,并以岩石为界,将其分散在基地中,上下起伏的地形便成为博物馆中自然体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休息区域和社交场所。夜间,起伏地形在灯光的照耀下也可以作为多个光线反射体,减少了对人工光源的需求。这样做,可以真正实现绿化植物的有效利用,在基本光合作用的基础上将植物与建筑设计融合起来,使游客在参观的同时能够认识到不同植物对于生态环境的作用,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②岩石图案的铺地与墙体。运用岩石图案是体现博物馆原生态的重要因素,该背景也能够让游客想象到地球地质构造层,由水平构造层向室内空间和椭圆水池下侧延伸。除此之外,地球、植物等元素的运用也是进行景观设计的亮点,在游客参观、体验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场馆内部多为展厅,在展厅设计中也融入了一些绿化设计,除了地下空间的展厅外,地面上的空间将建筑与绿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例如,沿着螺旋绿色屋顶盘旋而上,博物馆最高点是一片屋顶草坪,种植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种植百慕草,秋冬季则种植黑麦草。因为黑麦草本身属于冷季型草种,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它也是绿色的,因此,屋顶一般會利用草种的交替保证四季皆绿。另外,博物馆顶端由地面向上升起,恰似公园所切割的一块绿地,并将其平地升起,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也满足了植物绿化的要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这个以绿色、环境保护为主的时代,自然博物馆作为承载绿色使命的主要载体,必然要向社会宣传绿化、生态环境保护等理念。经过分析了解到,自然博物馆不仅能够推进室内外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虹,李岩松.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分析——以上海自然博物馆设计实践为例[J].绿色建筑,2012(01):25-29.

[2]张锋.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设计赏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20-123.

[3]吴晓明.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时期的自然类博物馆展示——兼谈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展示实践[J].科普研究,2010(04):75-79.

[4]赵颖.浙江自然博物馆生态建设临时展览实践与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89-94.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绿色设计生态环境
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浅议生态视角下的绿色服装设计
食品机械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与阐述
基于绿色室内设计的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