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机理与路径研究
2017-03-28李天芳
李天芳
摘要:在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内在机理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陕西省南部地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存在的优、劣势及面对的战略机遇和外在威胁分析,提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耦合;路径;陕南
中图分类号:F320.3;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4-0787-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兴起,陕西省南部地区(以下简称陕南)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利用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并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当前,面对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市场需求的新变化,立足陕南资源优势,遵循产业发展演进规律,研究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陕南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而且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实现循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1.1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基本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在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的前提下,吸收传统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生态旅游是一种非消耗性、教育性、探险性的新型旅游,其目的地是那些自然风景异常优美、文化和历史意义突出且几乎未受人类干扰破坏的地区,旨在欣赏当地的自然、社会文化历史[1]。生态旅游业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它要求旅游业发展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安全,积极寻求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点,实现适宜的利润和持续的环境资源价值维持。从产业演变和发展的进程来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都是人类面临人口增长、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资源匮乏和生存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重新反思人与自然关系,通过转变产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减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冲击和消极影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相互关系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互动作用不断增强,两者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一些学者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两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构想和实现模式。李建丽[2]根据对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提出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生态农业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相磊[3]研究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共生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共生模式。杨红[4]通过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产业耦合系统的演化机理。马点明[5]基于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互关系的分析,提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一体化协同发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产业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
1.3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耦合机理
产业耦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原本分立发展的产业系统之间通过某种性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演进、共生发展的现象。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为其耦合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这种关联不仅体现在生态农业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乡村风光、农事生产、农业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农产品的前向联系,还体现在生态旅游业通过旅游消费,为生态农业创造了更多的市场需求,从而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后向联系。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决定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之间关联效应和协同效应的发生和发展。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者的耦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要素、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制度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生融合方面。其中产业要素的耦合主要体现在两大产业间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管理、资本和市场等方面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产业结构耦合则不仅包含生态旅游业推动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从纵向一体化逐步裂变为横向一体化的结构转换,也包含生态农业对生态旅游业产业结构的拓展与优化;产业组织耦合是不同产业主体间的交互融合与共生发展。在产业组织耦合方面,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耦合通常是由分属于两大产业的不同主体的合作经营来实现的。不同产业主体间基于利益需求,建立起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组织,或直接从事跨产业经营,形成企业网络等新型经济组织;制度耦合则主要体現耦合产业间各项政策制度衔接和配合方面。
2 陕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战略分析
2.1 优势分析
1)资源优势。陕南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气候温润,土壤肥沃,雨量丰沛,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陕南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区域内没有密集工业区,环境污染小,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同时,由于陕南地处中国南北交汇地带,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中国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特色最突出的地区之一。据统计陕南现有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国家级风景区45个,其中国家级4A风景区8个,3A风景区2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7个。
2)产业优势。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生态农业在中国推广以来,陕南三市因地制宜,有机结合地方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农业科技,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茶叶、核桃、板栗、魔芋、食用菌、生猪、蚕桑等特色农业种植,无公害果、蔬,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其中,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以富硒为特色的生态富硒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安康市富硒生态农业为例,2012年,该市富硒食品实现产值94.4亿元,增速54.7%。当前,为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陕南各地结合产业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生态农业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商洛市提出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的战略目标;安康市以畜牧、茶叶、魔芋、特色瓜果和设施蔬菜五大产业为重点,积极探索生态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汉中市坚持走“有机、绿色、安全”生态特色之路,创立了猪—沼—菜、猪—沼—果种养休闲生态循环模式,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努力创建国家绿色产业基地。
目前,陕南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0%左右,比陕西省平均水平约高出19%。近年来,陕南各地紧紧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成功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并辐射带动当地服务产业蓬勃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陕南三市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生态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超过8 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00亿元。
3)交通区位优势。陕南位于“西三角”腹地(“西三角”是指西安与重庆市、成都市联合,组成一个对中国西部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三角形经济区),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江汉经济区的交汇地带,是连接中国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区域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纵横交错,特别是西康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西城高速铁路,使陕南逐步融入西安一、二小时经济圈,与川、渝、甘、鄂、豫等周边中心城市的交通网络也大为改善。航空航运方面,目前汉中城固机场已经开通至西安、北京、深圳、上海等国内大城市航线,安康富强机场也正在筹建之中。随着陕南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运输能力的不断增强,长期制约陕南发展的交通瓶颈将被逐渐破除,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日趋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文化优势。陕南文化素有秦风楚韵之称,北接周秦汉唐中原文化,南承巴蜀、荆楚文化,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由于秦岭隔阻、巴山屏护,陕南在历次战乱中所遭破坏较少,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稻田养鱼、植物性农药防治农作物害虫、农业间作套种、施用有机肥、循环生产等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陕南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古迹、遗存和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从历史上看,陕南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源点,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出生于城固,张骞墓作为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标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古丝绸之路丝茶贸易的重要起点,陕南丝路文化资源优势明显。
2.2 劣势分析
1)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足,产品层次低。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模式、资金、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被视为两个不同的产业分立发展,业已明确的产业界限深刻制约了产业间的互动交融。尽管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早,但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整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主要表现在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产业链短,技术落后,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项目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
2)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经营主体主要以农村合作社、中小企业、旅行社和农户为主,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自身品牌和特色。由于缺乏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主要依靠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主要集中在观光、餐饮、休闲等较低层次,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小,布局分散,管理粗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强。
3)耦合主体整体素质不高,新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大批具有突出专业技能和广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现有从业者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服务礼仪以及经营管理等基本知识匮乏。陕南有6所普通高等学校,每年培养旅游、农业、管理、营销专业毕业生数千名,但选择在农业企业和旅游企业工作的毕業生较少。传统的就业观使当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十分短缺,既通晓农业知识又兼有旅游专业背景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更为匮乏。
4)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陕南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所辖28个行政区划中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十分有限。现有的生态农业园区、绿色产业基地、生态旅游景区、休闲农业观光区道路、水电、通讯、网络、环保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尤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步伐。
2.3 机遇分析
1)战略机遇。随着中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一带一路”等国家层面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陕南从过去西部欠发达的边缘地区转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秦巴扶贫中心区、“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源点。这些重大转变为陕南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传统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重要契机。
2)市场机遇。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的耦合互动、共生演进既是中国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体验田园情趣的市场需求日趋增长,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3)政策机遇。为促进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各级政府在财税、土地、金融、投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优惠鼓励政策。各种面向陕南发展的专项资金、农业专项资金以及旅游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工作程序,开辟绿色通道,积极为企业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4 威胁分析
1)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以物质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向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并重,文化、服务消费需求增长迅速,消费需求逐渐从基本需求型向多元需求型转变。以旅游为例,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基本需求正在向“商、养、学、闲、情、奇、新”等新需求、新要素拓展,旅游的商务需求、养生需求、研学需求、休闲度假需求、精神情感需求和探险寻奇需求不断增长,个性化深度旅游、私人定制旅游正逐渐升温。然而,陕南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市场结构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新需求,转型升级压力大。
2)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导的新科技革命正逐渐渗透到现代产业的各个环节,利用新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综合开发、产品生产、服务设计与营销推广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起步较晚,网络基础设施、综合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难以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产业耦合发展的新趋势。
3)周边同业竞争者的威胁。近年来,与陕南毗邻接壤的川、渝、甘、鄂、豫等省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并将两者的耦合发展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扶持引导,初步形成了耦合产业链的网络结构,打造出一批极具特色的耦合产业新形态。如与汉中毗邻的绵阳、广元、陇南等市均为中国生态资源富集区,通过规模化的开发建设,一大批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精品景区和优质生态产品相继推出,力图在市场上占居更有利地位和争夺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对陕南生态农业旅游市场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4)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中国GDP增速在历经长达十多年的连续两位数增长之后,逐渐回落至个位数。受国内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陕南三市经济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15.3%下降至2014年的11.4%,且市场需求总体疲弱,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强,企业利润增速低迷。在陕南经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尽管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耦合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方向之一,但由于资本投入增长乏力、生产成本上升,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耦合发展动力减弱。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也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回落,增收难度大,居民消费支出意愿减弱。以生态旅游业为例,近年来,陕南接待境内外游客增幅、旅游综合收入增幅持续下降,市场新增需求不强。
3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3.1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战略选择
从资源禀赋特点和国家功能区定位来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是陕南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两大产业,两者耦合发展不仅符合产业演进规律,也与陕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相契合。通过两大产业系统的耦合作用,能够推动陕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陕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还处在低度耦合阶段,耦合机制还不健全,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前,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规划推进实施的历史机遇,树立“大耦合”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系统布局和顶层设计,降低产业耦合壁垒,扩大产业对接合作和创新互动,深化产业耦合层次,提高产业耦合综合效益。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新产业形态,使其成为陕南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3.2 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路径
1)树立“大耦合”观念,运用新思维,科学规划。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发展观念,将两大产业系统间的互动耦合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并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消费者思维,促进业态裂变和跨界耦合,推动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在产品、技术、资本、信息、市场、政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耦合。当前,尽管在陕南三市出台的相关规划中,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互动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但规划较为分散,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要推動两大产业良性耦合发展,必须打破地方行政区划障碍,树立开放耦合,协作共赢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区域层面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规划,明确耦合发展的目标、重点、进程和路线图,引导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良性耦合和持续发展。
2)抓住机遇,创新定位,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之路。面对周边地区严峻的竞争态势,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找准发展定位,形成特色,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在耦合层次上,应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逐步从产业链低端的对接合作向中、高端的耦合协同发展,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是旅游产品中的教育要素及根据市场需求设计体验,同时保护环境和社区[6]。为适应未来发展趋势,陕南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耦合发展中,应充分利用陕南生态农业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充分挖掘具有教育功能和旅游价值的生态农业体验项目,对于具有养生功能或药用价值的生态农产品应进行深度加工和开发,推动其形成特色化、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体系。此外,汉文化、民俗文化是陕南文化的突出特色,在两大产业耦合内容上应紧密结合陕南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开发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传统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基础上,注重对陕南传统生态农业文化、丝路文化等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尤其是要主动传承陕南传统文化中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事习俗和丝路文化精神,打造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特色和亮点,丰富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内容。
3)借力“互联网+”,搭建产业耦合新平台,促进产业深度耦合。“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互联网+”运用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过程之中,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产业链网络,促进耦合产业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创新,提升耦合产业系统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当前,“互联网+产业”已经成为陕南“互联网+”提升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平台是推动两大产业深度耦合的重要途径。首先,搭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产业耦合平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领域,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其次,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两大产业生产服务体系,深化互动合作,打造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生态农业旅游精品园区,积极发展私人订制农场、个性化定制旅游,开发陕南旅游手机APP,将线上操作、互动娱乐与线下生态农产品配送、生态农业旅游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化、智能化的生产服务体系。第三,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基础上,利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微信和APP等新媒体渠道,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整合营销和精准营销,促进耦合产业产品与服务从“传统营销”向“智慧营销”转型。
4)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产业耦合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推动产业耦合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产业耦合目标的关键。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需要一大批既精通农业、旅游业专业知识,又熟悉新技术、新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从陕南人才建设现状来看,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在坚持和完善现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各地通过顾问指导、短期聘用、咨询讲学、科研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引才聚智。同时,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训平台,大力培养适应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陕南地方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委托式培养、基地式培养、半工半读培养等多种形式,为企业输送具有复合性知识和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在员工培训方面,企业必须改变传统封闭独立的培训观念,根据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对员工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建立跨行业、跨企业、跨区域的合作培训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合力。在培训方式上,结合员工实际,采取名师带徒、专家面授、模拟演练、交流研讨、拓展训练、网络培训、移动学习等多种形式,引导员工改变传统思维惯性,开阔视野,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培养员工自我创新意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自我创新能力。
5)优化产业耦合环境,强化支撑体系,推动耦合新产业发展。产业耦合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目前,陕南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政策机制、组织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影响两大产业互动合作的部门、地区和行业壁垒还没有彻底破除。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两大产业系统间的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建设开放包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生态圈。优化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环境,积极推动陕南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养生农业等新型交叉产业发展,努力使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从初级耦合向深度耦合发展。
总之,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是陕南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陕南实现循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厚重的生态农业文化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以生态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创新定位,走多元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新型交叉产业,增强陕南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为陕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SIRAKAYA E,SASIDHARAN V,SONMEZ S. Redefining ecotourism:the need for a supply-side view[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9,38(2):168-172.
[2] 李建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对佛山迳口华侨经济区的调研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5(5):72-75.
[3] 相 磊.黑龙江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共生模式研究[J].华章,2010(29):19-20.
[4] 杨 红.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产业链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M].北京:經济管理出版社,2012.
[5] 马点明.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南方农业,2015(12):123.
[6] 克里斯·库伯,约翰·弗菜彻,艾伦·法伊奥.旅游学(第三版)[M].张俐俐,蔡利平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